非遺、文創、旅遊的深度融合內蒙古首家非遺小鎮揭牌

非遺、文創、旅遊的深度融合內蒙古首家非遺小鎮揭牌

6月9日一大早,蒙古族牛角弓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諾敏就趕到距家20多公里外的莫尼山非遺小鎮參加一年一度的“文化遺產日”。“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十中國的‘文化遺產日’”,諾敏說,與往年不同,今年內蒙古首家非遺小鎮——莫尼山非遺小鎮在呼和浩特正式揭牌。

非遺、文創、旅遊的深度融合內蒙古首家非遺小鎮揭牌

莫尼山主題小鎮正式揭牌

腦閣、爬山調、剪紙、晉劇、蒙古皮雕畫、燒麥製作技藝、蛋雕……上百種非遺展示、展演不僅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賞玩。非遺代表性作品暨活態非遺傳習體驗互動區更是拉近了公眾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近距離互動。“‘活態’的非遺展示就是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與遊客面對面”,呼和浩特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蘭毅說,過去大家只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做一個傳承現象。莫尼山非物質文化小鎮的成立就是要通過非遺技藝與旅遊產業有機結合,將非遺、文創、旅遊深度融合,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火起來、傳下去。

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遺小鎮也讓前來調研的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留下很深印象”。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準展示、接地氣、傳承創新是他參觀完這座非遺小鎮後提煉的關鍵詞。“這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不是廟堂之高的東西,大量民間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非遺展示在情感上拉近了人們和非遺的距離”,連輯說,莫尼山小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有生活價值也有很多生產性價值。

“我覺得莫尼山小鎮可以作為一個小鎮樣板向全國推廣”,連輯在談及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概念性、精神性的文化財富變成有經濟價值的產品時說,小鎮的設施、理念、物理空間的佈局都比較科學。依山傍水的空間佈局,讓小鎮具備文化傳承、遊客體驗的客觀條件。“此外,莫尼山小鎮由民營企業運營的機制也讓特色小鎮發展更加靈活”,連輯補充道,我國目前很多小鎮都是國家出資、政府運營。一方面,政府機關已經充分意識到非物質文化創新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更需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據悉,內蒙古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共有非遺項目精品集文創產品展覽展示展銷、傳承工藝助力扶貧等6大類38項內容。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項,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89項、自治區級項目704項;共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6人、自治區級傳承人666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