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既愛萌妹子,也喜小鮮肉——八一下劉邦父子的卦

衣賜履按:今天講講高祖劉邦和惠帝劉盈的私生活。不是故意扒出來的,讀通鑑,感覺文帝劉恆對美男鄧通好得太過離譜,於是,翻看《史記·佞幸列傳》尋找答案,驚見不只是劉恆,他老爹劉邦,他老哥劉盈,他孫子劉徹,似乎都好這一口兒。既然找到了,那就扒一扒哈。

別急,還有另一個解釋,指以男色事君的人,即男寵,如李延年、張易之兄弟、馮小寶、董賢等人。

哦,這樣啊,那一個傳就裝得下了,呵呵。

《佞幸列傳》載,俗語說,努力種田,不如遇到豐年;好好為官,不如貌若潘安(原文為“善仕不如遇合”,我附會了一下哈)。這不是空穴來風,不但女子可以用美色諂媚取寵,士宦也有這種情況。

衣賜履說:士宦,一般翻譯成士人和宦官,也就是說,用美色諂媚取寵的,可未必都是女子哦。

從前用美色取得寵幸的人很多(此處,顯然指男子)。高祖劉邦,是個剛猛雄壯的人,但卻有籍孺以諂媚得寵。惠帝劉盈時,有個叫閎孺(閎讀如紅)的,也是如此。這兩個人沒什麼才能,靠著溫婉柔順和諂媚得到了顯貴和寵愛,竟然同皇上同起同臥,連公卿大臣都要通過他們,才能與皇上溝通聯繫。劉盈當政時,郎官和侍中都在帽子上插上鳥羽,在衣帶上裝飾貝殼,塗脂抹粉,香風撲面,這都是受了閎孺和籍孺之流的影響。

衣賜履說:寫惠帝劉盈時,我的標題是《曾經,有一位風姿綽約的少年天子輕輕走過》,現在來看,“風姿綽約”四個字,用得還算貼切,呵呵。

另,佞幸可能沒有別的本事,但一定要長得漂亮,這一點絕不含糊。記得我們講喝人奶那個宰相張蒼嗎?人家因為長得好,被劉邦免了死罪哩!因此,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長得漂亮,是一種能力。

醬香通鑑|既愛萌妹子,也喜小鮮肉——八一下劉邦父子的卦

【想當佞幸,長成這樣肯定第一輪就淘汰,呵呵】

醬香通鑑|既愛萌妹子,也喜小鮮肉——八一下劉邦父子的卦

【至少也得長這樣吧?】

先說當爹的,劉邦

從史書記載來看,劉邦顯然不是一個同性戀,雖然後來不大待見呂后了,但身邊一直也沒少了戚夫人、趙姬、薄太后等等美女,那從哪裡冒出一個籍孺呢?籍孺是誰?讓我們猜一猜哈。

我們在《美人起舞,鴻鵠一曲盡悲聲——劉邦換儲風雲(下)》一文中曾經講過,劉邦一度病得很厲害,躺在宮禁之中,誰也不見。大臣們都不敢進去,鬧不清狀況。他的親擔挑兒樊噲聽到消息,來了,一把推開宮門,入得寢宮,見劉邦枕著一個美男的大腿躺在那裡,云云。

一代開國之君,病了之後,誰也不見,整天躺在一個可能是太監的美男的大腿上,這個場面當然算不得香豔,但讓人想想也口乾舌燥。劉邦喜歡的男寵,《史記》上只此一例,我們猜測,那個在宮裡陪著劉邦的,恐怕就是這個叫籍孺的吧。

再講講劉盈。

講到劉盈,不得不把他老孃呂后的面首審食其(這一家三口都夠可以的,食其讀如義基)提溜出來曬一曬。

闢陽侯審食其原是劉邦在沛縣時的貼身家人,在劉邦起兵時負責照顧呂太公和呂后母子。劉邦和項羽決戰時,太公和呂后被項羽俘虜,審食其一直陪侍左右。項羽把他們送還劉邦之後,審食其和呂后依然保持了良(曖)好(昧)關(情)系(調)。劉邦當了皇帝,感念審食其護家有功,封其為侯,不知道是否聽到過兩人的閒話,反正劉邦並沒有干涉。劉邦去世後,呂后把審食其擢升為左宰相,名義上在右宰相陳平之下,實際權柄蓋過滿朝文武。

於是,有人向劉盈打小報告,說,審食其和你老孃呂后亂搞。劉盈大怒,立即把審食其抓了,打算砍頭。而呂后自知理虧,不好意思去向劉盈求情。審食其急了,派人去找平原君朱建(口才了得,恐不在酈食其、陸賈之下),說想見見他。朱建推辭說,你的案子太棘手,我不方便見你。兩人關係不錯,朱建雖然沒有去見審食其,但還是想辦法解救他。於是,朱建去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盈的男寵

閎孺

朱建對閎孺說,審食其一死,你的性命也難保。

閎孺說,你扯什麼蛋呢!

朱建說,聽我說哈,皇上寵愛您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現在闢陽侯受寵於太后,卻被逮捕入獄,長安城裡的人都說,是您在皇上面前說的壞話。

閎孺說,胡說八道!

朱建說,如今之計,能救闢陽侯性命的,就只有您,我勸您趕緊去替闢陽侯向皇上求個情。如果皇上聽了您的話,放出闢陽侯,太后一定會非常高興。而太后、皇上兩個人都寵愛您,您的榮華富貴,還需要擔心嗎?

閎孺說,可是,我憑什麼要救闢陽侯呢?

朱建說,您救闢陽侯,就是救自己。我今兒就把話摞這兒,如果今天闢陽侯被皇上殺了,那麼明天早上太后震怒,把火氣撒到您身上,您還有命在嗎?

一番話下來,閎孺臉都綠了,趕緊入宮,找劉盈給闢陽侯說情。果然,劉盈就把審食其給放了。

醬香通鑑|既愛萌妹子,也喜小鮮肉——八一下劉邦父子的卦

【也許只是友情?】

衣賜履說:這實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能夠一句話就把呂后的姘頭給放了,閎孺得和劉盈親密到什麼程度啊。

籍孺和閎孺,史料記載不多,但名字都是個“孺”字。翻開字典,孺,指小孩子。也可以組個詞叫孺人,指古時大夫的妻子,也可通用為婦人的尊稱。這個解釋非常有趣,按我的感覺,是太史公硬派給他倆的。就如劉媼、張媼一樣,媼並非她們的名字,但她們符合“老太太”這一身份,太史公就乾脆給她們起名為“媼”。同樣,太史公對籍孺和閎孺沒什麼好感,硬給起了“孺”這個名字,意思是,你們兩個貨,根本不是爺們兒,你們就是兩個小娘們兒!呵呵。

我的感覺哈,那個時候,似乎帝王喜歡男寵,是個挺普遍的事兒,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也許,是他們找到了真摯的友誼,並沒有後人想像得那麼香豔,呵呵。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