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周激勵,讓員工天天「打雞血」

做好一週激勵,讓員工天天「打雞血」

文 | 董雨金

編 | 張曉莉

本文首發自《人力資源》雜誌

每每談到激勵,部門經理就覺得公司所能提供的資源遠遠不夠:工資不夠高、福利不太好、發展空間不足、工作環境不如意等等。

事實上,對團隊的日常激勵並非一定與薪酬福利掛鉤。根據人的情緒變化,把握特點,同樣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加拿大心理學家德比·莫斯考維茨認為,人們從週一到週五工作節律大不相同,前半周,人的精力旺盛,態度和行為比較激進;後半周,人的精力逐漸下降,卻也更易通融,故此有“星期一憂鬱症”、“星期二認命症”、“星期三亢奮症”、“星期四倦怠症”、“星期五振奮症”等說法。

因此,部門經理可以根據員工一週的情緒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週一:以目標喚醒激情

網絡上曾流行一個關於“星期一憂鬱症”的段子:“星期一憂鬱症,症狀如下:不想動,一動就覺得累,一累就想睡,一想睡就覺得自己不長進,一想到不長進就悲傷……”

作為第一個工作日,多數上班族突然從休閒狀態切換到工作狀態,確實需要一番“掙扎”。一方面,週末的輕鬆慵懶餘波會使人短暫懈怠;另一方面,連休兩日,工作量陡然加大,頓覺工作堆積無從下手。於是,週一成了上班族情緒落差最大、注意力最難集中的一天。

激勵辦法:對於部門經理來說,要使員工擺脫“週一綜合徵”,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員工從混沌迷離中脫離出來,調整至工作狀態。而要喚醒員工的激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明晰自己的目標。

因此,週一無論多忙,部門經理都要抽出時間給員工開會,通過會議重申部門的總體目標,強調本月、本週乃至當天的計劃和重點工作,使員工能明確其一週目標;同時,嚴肅地告知其完成目標可得到的獎勵與未完成目標可能產生的後果。明確目標就如同混亂中的一聲號角,讓無精打采的員工迅速抖擻精神進入“戰備”狀態。

避免誤區:週一一到辦公室就開始“親民”地與員工討論週末趣聞,這實非明智之舉,這樣做只會讓員工沉浸於週末的悠閒生活,使工作遲遲開不了頭,浪費寶貴時間,部門工作將會一片混亂。

週二:以溝通凝聚團隊

經歷了週一的過渡,員工基本已能走出閒散狀態。這是一週中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不少員工表示:“週二大腦最好使,工作起來甚至忘記吃午飯。”同時,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壓力的加大,大多數人會因此變得忙碌緊張。

激勵辦法:這一天,部門經理應該走出辦公室,跟每一名直接下屬進行溝通,瞭解下屬是否正確理解了一週的工作目標,是否想好工作開展的思路,是否按照計劃如期開啟了一週的工作。

除了監督者的角色,部門經理還應關注下屬是否需要資源支持,努力為其統籌協調所需的資源,為其營造工作所需的環境。若碰到思路不清的菜鳥,部門經理則還應該擔任起教練的職責。此外,部門經理還應該是一個微笑大使,通過自己的正面情緒影響員工,使其變得更加自信,從而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

避免誤區:週二安排部門會議、團隊活動,甚至為犒勞員工而安排聚餐都有些不合時宜。因為大部分員工在週二會保持緊張高效的工作狀態,甚至有人會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加緊工作。若在此時安排會議或輕鬆的活動,會成為員工的精神負擔,甚至打亂員工的工作節奏。

週三:以歡樂衝去疲憊

週三是一週的轉折點,儘管依然忙碌,甚至有些焦灼不安,但時將過半,週末不再遙遠,這種既期待又緊張的情緒會讓人有些小疲憊、小興奮。

激勵辦法:這一天,聰明的部門經理應該儘量誇獎每一個下屬,幫助他們減輕工作壓力,尤其要幫助那些工作遇到困難的下屬解決問題。為了使員工戰勝疲憊的情緒,部門經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努力創新工作方法,譬如跟下屬一起到一個輕鬆的環境中討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為員工尋找解決之道,也可以給前半周表現優秀的員工一個小驚喜,譬如發張電影票,讓他們適當放鬆一下。

避免誤區:在週三增加工作任務是員工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因為已提前完成工作任務的人剛想放鬆一下,而未及時完成任務的員工卻正愁如何加快工作進度,以便在週末之前完成計劃目標。此時增加工作任務,對員工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週四:以輔導幫助成長

週四被稱為“黎明前的黑暗”。一方面,經歷了三天高強度的工作,員工都有些筋疲力盡,無論是任務即將完成,還是進度有可能滯後,員工在這一天都會變得更加焦灼不安;另一方面,週末在望,熬過這一天,將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激勵辦法:週末在望,部門經理應在這天對員工進行績效輔導與溝通,使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對於工作進度滯後的員工,部門經理要幫助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導其改進辦法,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對於工作提前完成的員工,要及時表揚,鼓勵其不斷總結經驗,並與團隊成員分享。

避免誤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週四這天切忌放鬆,否則,在週末來臨之前就會出現員工鬥志鬆懈的狀況;同時,部門經理不要對工作尚有差距的員工大發雷霆,或者因看不慣員工工作進度滯後而忘掉自己的教練身份,親力親為,使下屬因此失去成長的機會。

週五:以關愛贏得尊敬

週五,工作處於衝刺階段,員工的情緒也因此呈現出兩極:一方面,工作效率變得很高;另一方面,隨著下班時間的逼近,鬥志一步步減退,有的員工已提前呼朋引伴,準備歡度週末。已完成一週計劃的員工會變得無所事事,而未完成任務的員工則坐立不安甚至情緒狂躁。

激勵辦法:對於下屬表現出的“亢奮”情緒,部門經理首先要表示理解,畢竟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若臨近週末都不興奮,那說明對生活還不夠熱愛啊!

但是,部門經理也絕不可放縱下屬,可要求其提交工作總結,以此促其不忘工作任務與進度,令已完成工作任務的員工不至於無所事事,可藉此總結一週的成敗得失。對於有特殊要求的員工,如急著去約會、去接孩子的,在工作已完成的前提下不妨允許其提前下班。

下班時間到,則祝願(其實也是提醒)夥伴們有一個歡樂有度而又有意義的週末,為下週提高工作質量埋好伏筆。

避免誤區:如果在週五召開下週計劃會,只能說,這個會開了也白開,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這天員工們心不在焉,即使勉強記住會議內容,但經過週末兩天的休閒也會遺忘。

此外,週末加班對員工來說是件悲催的事。如果加班的確無法避免,一是儘量提前告知而非突然襲擊,以免與個人安排衝突;二是儘量採取彈性工作方式,若任務在家中利用零星時間即可完成,不必要求員工非到辦公室不可;三是適當補償,以示對員工的關愛。

就如同天氣一樣,雖可預報,卻常有誤差出現,員工每天的情緒也並不一定完完全全符合上述規律,員工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因此,激勵方式也應因人而異。真正懂得激勵的部門經理,能根據員工情緒的陰晴起伏,隨時隨地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使員工遠離負面情緒影響,將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注入到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