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翻身沒翻起來!是不是腎透支了?

這身沒翻起來!是不是腎透支了?

週五的甜棗還沒嚥下去呢,週一又捱了一嘴巴,說好的七翻身呢?

週末官媒說全面穩中向好,管理層說股市風險大幅釋放,現在看,市場似乎並不買賬,反倒是監管部門自己聽了官媒的話,覺得有道理,默默地又發了一隻IPO。

很多朋友今天盤中急吼吼的找利空,其實沒有新的利空。要說有,兩個:

其一是地產,從盤面上其實能看出來,山雨欲來風滿樓!地產板塊這個跌法,感覺不太正常,保利地產尾盤逼近跌停,剩下招萬金三家平均跌幅也在7%以上。事實上,因為地產尤其是保利的拖累,上證50指數率先在午後開盤不久就完成了陰包陽,幾乎奠定了今天的大基調。

難道國家要徹底放棄樓市了?今天看到一消息,六月底,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被“圍”了,數十名身著印有“退房”短袖的購房者聚集著要求退房。原因簡單,房價從4萬降至2萬,貶了一半,導致先期的購房者要求退房。當然,我們調查了一下位置也確實遠了點,別說北京市,距離通州中心都遠了點,緊鄰河北省廊坊市,有圈內人評價該項目:“翻個跟頭就出北京了”。

當然我們說個別例子不能作為判斷產業的依據,不過近段時間,國家對於地產的政策方向開始越來越明確。

今天棚改的利空等於是再次發酵,其實如果地產政策確定如此,那麼這個反饋倒是並不那麼意外。棚改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吹大的最重要推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棚改短期釋放了大量的需求出來(貨幣化安置催生大量購房需求),但地產商並沒有做到短期完全滿足房子的需求(房屋建築週期),導致供不應求的局面出現,一下子就把房價轟上天了。現在呢?這個上天的梯子撤下來了!按照我們溝通的一些開發商的說法——不少項目都在重新審批。而面對全球貨幣的緊縮週期,國家現在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匯率的走低證明了這一點,所以繼續向三四線樓市供水則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三四線的房價如果就此回落,有專家預測,回落幅度可能會有30%-50%!

有沒有這個空間,不好說,但是說一點三四線城市最大的護身符就是棚改安置款的增量資金,而並非一線城市配套服務(教育醫療)的稀缺性

,若如此,那麼近期地產相關個股開始下跌,應該說這是一種正常反應!

而地產下跌並不是孤立的。上面說沒有餘糧,就是另一個問題,匯率在繼續走低。匯率從6月中旬至今,貶值幅度已經吃掉了上半年全部漲幅還要多。從根本上來說,經常性賬戶在貶值前其實已經在萎縮——國家外匯管理局上週五(6月29日)公佈的今年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經常賬戶逆差341億美元,較5月初公佈的初值增加了59億美元,這是2001年三季度以來的首次季度逆差。

換句話說,不是國家不保匯率,而是外貿形勢已經有巨大的貶值壓力。不過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表示,雖然出現了大幅貶值,但是目前我國國內並沒有出現大幅的資本外流。但這裡面有多少是因為我們金融防火牆的因素,並沒有說。換句話說,國內資本換匯流出的通道本身是受管制的。

不過,有兩條通道並不受到限制,其一是股市買賣,因此大家看到外資最關注的品種,在近期也出現了集中地調整,尤其是上證50.其二是比特幣交易,通過虛擬貨幣流出,別的不說,近期比特幣的交易活躍度再重新提升,而價格也出現了今年下跌以來的企穩,這裡面是否有資金借道,不好說。

目前看,五窮六絕之後,七想翻身卻翻了車。這種走勢不太正常,也不太對,週一的下跌尤其是藍籌的下跌有點兇險。這裡面當然有一部分資金在創業板科技股中博空間的堅持。但是整體而言,市場疲弱得有一些超出預期。

這種模式下,我們認為救市可能真的需要更實質性的內容。不評價的表態,對於市場來說,可能遠遠不夠。或許真的應該快刀斬亂麻,言明暫停CDR和IPO。有的時候,後退不一定就是失敗,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當然,這只是我們作為小股民的想法而已。

說實話,A股本應該是一個更重要的市場,聯動金融和實體,一個遠比地產更有益於經濟的所在。尤其是7月6日,馬上毛衣要開打。這樣一個時間點,人家還沒有動刀,我們先腳軟了。有點慫過頭了。希望我們大A股,能硬起來!

七翻身沒翻起來!是不是腎透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