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爲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古代是一個皇權至上的年代,作為整個神州主人的皇帝自然就擁有了我們現代人羨慕不已的特權,在很多的和平年代,皇權往往都是會受到貴族或者是文臣限制的,但是無論他們受到多大的限制,他們都是整個國家的主人,在自己數萬人的皇宮裡面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在中國的歷史上早在殷商就有“寺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太監,以後換了很多個叫法,比如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但是都是一個性質——去了勢的人。

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后、太妃,下至妃子、宮女等,女眷較多,如果允許男侍出入,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所以絕不允許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宮內當差。同時,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消亡之前,沒有宦官的時代不多。太監,作為帝王與后妃的奴僕,支撐著皇家宮殿那廣廈高臺的金碧輝煌,成就了皇宮內統治者舒適優裕的生活條件。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伺候皇帝那自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皇宮大內,皇帝也要吃喝拉撒,還有處理軍國大事,批閱奏章。別看都是雜七雜八的小事,事情多起來也是挺耗費體力的。

因此在很多時候,宮女們並沒有足夠的體力去支撐她們完成這些繁重的瑣碎小事,這個時候太監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太監雖然不能被稱之為男人,但畢竟生理構造擺在那裡,太監的體力是遠遠要強於宮女的。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封建社會,帝王雖然是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但他的權力依舊受到兩股勢力的制約。一股是外戚集團,另一股則是權臣。當然,在很多時候這兩股力量往往是重疊的。從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皇權與相權之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權臣篡位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

當年西漢時期的王莽,以外戚身份干政,權力之大,可廢立皇帝,取而代之;而曹操之流,更是以權臣的身份,架空皇室,為後來的謀朝篡位打下基礎;而明朝的文官集團,更是常常悍不畏死,指責皇上。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因為太監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皇帝的衣食住行都由太監伺候。所以太監比大臣們更容易接近皇帝。所以他們往往甚至代替皇帝處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什麼樣的人皇帝才能把“工作”交給他處理?“自廢武功”乃是不孝之人了,所以跟他的上一代跟斷義絕了,又因為“自廢武功”,所以他不可能有下一代了。所以他有且只能“盡忠”於皇帝。而且也絕對不會跟皇帝的女人發生些什麼。當然,事實證明這也只是皇帝的一廂情願而已。宮中“對食”在明朝儼然成風。

所以到了清朝,康熙總結經驗,後宮、太監不得干政成為祖制。太監的命運一落千丈。但是拜慈禧所賜,清末安德海、小德張、李蓮英又引領了一陣風潮

皇帝為何用太監伺候,而不用美貌的宮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