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文章寫好獲取閱讀量?

如何把文章寫好獲取閱讀量?

如何把文章寫好獲取閱讀量?

文/洪門三少

曾在報道上看到,如今已經有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來寫作文章,這引起了網上很多人的熱議,其核心話題是既然人工智能能夠寫作得更好,那麼人們到底要不要學習寫作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爭議頗多,我個人意見是寫作不可能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類發明了文字從而使人們的思想和文明得以記錄和傳承,只有人們自己才知道真正想要表達什麼,機器只能是一種手段或者是一種形勢,就比如以前的人們用宣紙和毛筆寫作,後來改用圓珠筆和現代紙張,如今大多數人習慣用電腦來碼字,這只是寫作形式的改變,但主體仍然是人。

所以,我認為寫作這件事不是人工智能所能完全替代的,人們仍然要學習寫作,即便在某些方面不及人工智能,但我相信能流傳下去的仍然會是人們自己寫出的作品,這些作品有血有肉能夠透過這些作品嗅到作者的氣息以及領略到時代精神。

基於此,我們還是有必要談談寫作的問題,一起來聊聊寫作這件事。

當然,我自己的寫作能力也只有半桶水,談不上經驗總結,權當是拋磚引玉,如能引起諸位的思考,實感欣慰!

一、寫給自己看還是寫給別人看?

這貌似不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在大家看來,寫作就是寫給別人看的,別說寫長篇文章了,哪怕是發一條簡短的朋友圈或者微博,都是想為了想吸引別人的注意,證明自己的存在從而獲得人們的認可。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得出答案,寫文章就是讓更多的人看,獲得更多的瀏覽量,讓一部分人來認可自己的文章。

你既不是網紅明星,又不是成名作家,就不要想著文章一夜爆紅的可能性,實際情況是你花費了兩個多小時構思寫出的文章往往會石沉大海連個回聲都聽不到。更何況在這個人人都會寫文章的時代,每時每刻都有新文章發佈,憑什麼你的文章就能脫穎而出引得別人的注意?

如何把文章寫好獲取閱讀量?

二、如何寫好文章?

1、學一點文學理論基礎

要讀一些文學創作理論的書籍,學一些必要的寫作技巧,比如對於同一個故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述,有時候所達到的效果千差萬別。

如大家熟知的《水滸傳》,其實《水滸傳》中的故事在施耐庵寫作之前就已經廣為人知,並在不同的書場被說書人所傳唱,很多人知道其中的故事,但是卻寫不出《水滸傳》這樣的小說,然而施耐庵卻能夠著書成說,並不是施耐庵創造了這些故事,而是他的文學基礎與文字功底能夠支撐他將故事躍然紙上。

寫作就是要深入淺出,讓人理解的同時又能讓人享受到閱讀的快樂,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寫作技巧。

2、多看書,學習別人的經驗。

看書是學習寫作的捷徑,我們不僅能從書中獲得寫作的靈感,而且還能學習作者的行文構思和寫作文筆。

看書和唸經不同,唸經的時候我們未必要理解經文的意思,只要識字並把它唸誦出來就功德圓滿。但看書不同,我們要弄明白作者想通過這本書傳達什麼,這就是一本書的主題和精華。

如果看完一本書卻不知所云,那就如同走馬觀花一無所獲,只有弄清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我們才能進一步去了解他是如何對文章鋪陳和推進的,如何通過文字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

一本好書能讓我們廢寢忘食慾罷不能,這就是作者成功的地方,我們要總結這樣經驗並把它運用到我們自己的寫作上。

3、多寫,必要時還要逼著自己寫。

有一句話叫做,興趣是培養出來的,什麼是“培養”,就是要刻意練習。

人們做事喜歡與利益掛鉤,如果無利可圖,往往很難堅持下去。寫作恰巧就是這樣,它很難獲得你所期許的收益,至少前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要耐得下性子,在沒有一定的寫作經驗積累的情況下,儘量不要想著獲利,更不要試圖以此謀生。不要看到那些當紅網文寫手的高收入就眼紅,人家也是從當初默默無聞一步一步寫出來的。再有寫作天賦的作家,也需要經過時間的醞釀。

另外,人是有惰性的,在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我們往往會選擇不做,因為這樣會讓我們感到舒適。但是從你決定要寫一些東西的時候,就註定不會是件舒適的事情。當你每每打開電腦新建word文檔後,忽然就會從你的頭腦裡冒出一個念頭,不用著急現在就去寫,反正又沒人逼自己,要不就明天再寫,然後你關掉word文檔,拿起手機又開始刷朋友圈了。

這就是人的惰性使然,它無時不在,隨時隨地會從你的頭腦裡鑽出來阻止你去做費力費神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不成功並不是因為比別人笨,更多是因為比別人懶。

你想寫作,並打算將它寫好,那就要克服人與生俱來的惰性,必要的時候就要逼著自己去寫。有條件的話,我建議加入寫作興趣小組,大家互相監督或許更有成效。

綜上而言,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如果你有意於寫作的話,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如何把文章寫好獲取閱讀量?

三、寫作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終於談到寫作能為我們帶來什麼了,這或許是大多數人更為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寫作就是在創造,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寫作一篇文章,即便沒有其他人閱讀,我們也會有一種成就感,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寫作能讓我們勤于思考、善於發現問題,比如你想一篇文章《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自己的生活》,你就會去思考人們懂得了哪些道理,這些道理都是怎麼獲得的,可是為什麼人們知道了這些道理,自己的生活仍然過的一團糟,那麼知道了這些道理到底有沒有用呢,如何才能讓我們知道的這些道理用來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長期地堅持下去,能夠鍛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讓你看到事件的本質。

如果你在寫作上小有天賦,那麼當你寫作到一定量的時候,必然也會給你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看一看現在網文紅人或者自媒體大V就能明白。

關於寫作的好處就不一一枚舉了,畢竟這些都是口頭支票,只有當你在寫作上堅持下來以後,才有可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不必苛求,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不用刻意去做計劃,當下就是最好的開始。如果你有意於寫作,那就從當下的第一篇文章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