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最近心理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有人發表文章,指責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個謊言,批評津巴多操縱實驗過程。

輿論一片譁然。許多心理學愛好者感到很震驚:如果這麼有名的實驗都不靠譜,那心理學還有用嗎?

選題會上,我們聊起來:大家在生活中,似乎都會信手拈來、脫口而出一些心理學的名詞,來解釋我們遇到的人和關係,但所帶來的,也並不是全是幫助。

所以,今天想聊聊,心理學對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1.“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可這是好事嗎?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先說個故事。

同事球球說,他前一段時間在親密關係裡總處於憤怒的狀態,但找不到原因。後來找到了“原因”,卻更憤怒了。

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感覺到,憤怒的‘原因’,是被另一半‘被動攻擊’。”

細問之下,事情的開端,無非是彼此之間為生活中的細節發生了摩擦。事後,球球在一個網絡上看到一篇介紹“被動攻擊”的文章,眼前一亮:

“被動攻擊就是故意不配合對方,卻又避免直接對抗,比如對你的要求滿口答應,最後又突然變卦……”

——怎麼聽男友說的話,看男友的眼神,都越來越像是在被動攻擊自己。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後來再次發生矛盾時,球球總是會下意識說:“你看,你又在‘被動攻擊’我了。”如此一來,雙方不僅沒有解決矛盾,反而越來越無法溝通,心結越結越大。

理論並沒有成為彼此關係的鎧甲,反而成為了攻擊對方的武器

2.“別靠近我,我們不是合適的‘類型’”

這是對的嗎?

球球這樣的心理學愛好者並不罕見。

他們有思考能力,讀的也不是“偽心理學”,甚至學習到一個理論後,還擅長運用在生活當中,對身邊人進行分析。

那種感覺,就像洞穿了人際關係間的魔術,自己和身邊人的關係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解釋。

比如,很多年輕人會用“依戀類型”來解釋自己的浪漫關係。

知乎上就有人提問:怎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類型?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實習生小雨也是其中之一。

她曾經在網絡上看到“依戀類型”理論,很著迷,並確信自己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在被男生追求時,她會認定對方的依戀類型不適合自己,而拒絕對方。

小雨發現,這樣很難遇到完全合適自己“類型”的男生。

後來交了男朋友,和另一個異性朋友聊天時也很有共鳴:“心理學似乎慢慢成為了我們解釋生活中感情問題來源的終極答案。我和男朋友說三句話就吵架,因為我是焦慮型依戀;他認為和女友沒辦法相處半年以上,因為他自己是迴避型依戀。”

她和心理學專業的朋友聊天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誤解:雖然人們總是討論依戀類型的差異,好像他們不會重疊,是分離、純粹的類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實際上,依戀理論最初描述的並不是嬰兒的“性格類型”,而是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而嬰兒會和不同的照顧者形成不同的依戀關係;最近的依戀研究也不再簡單地把人們分類,而是給出人們在憂慮和迴避兩個維度中的相對位置。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其實許多心理學概念都是如此,人不能簡單地分為幾種類型,而是在各個維度上以連續譜分佈。

3.“都是xxx的問題”

那“你”怎麼辦?

近幾年,“原生家庭”的理論深入人心,不少心理學愛好者在解釋自己人格的形成時,面對很多實際問題時,都會這麼解釋:都是我原生家庭的問題。甚至落入一種慣性思維:我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我沒有辦法改變。

“原生家庭的陰影”可能真實存在,徹底擺脫它的影響也很困難。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在逃離,也沒有走出來。但,把一切問題推給過去時,我們自身如何成長?

朋友小可的孩子三歲了,每次她和老公發生爭執,都忍氣吞聲。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 “原生家庭”理論加重了她的育兒焦慮。

這些心理學學習者們所困惑的是,理論運用到現實中,為什麼對關係沒有改善?

一來可能是因為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二來可能是,他們在用理論解釋活生生的人,忽略了真實的關係和對方真實的感受。“理性上”認為把對方看得一清二楚,卻對自身的憤怒、悲傷等情緒沒有任何緩解。被分析的一方,也可能會感到百口莫辯:“這不是我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感受。但我沒辦法用理論反駁你。”

——“上腦的”分析,不僅可能屏蔽了對方的真實感受,也可能屏蔽了自己的真實心理動機。

承認吧,人們有時是依靠“鄙視鏈”來維持內心秩序的,當我們分析周圍世界時,不自覺把自己放進了上帝視角,用專業的理論去俯視對方。

4. “謝謝提醒,不過我們早就知道了。”

普通人學習心理學的另一個侷限,就是容易“跟不上進度”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理論總是在不斷自我更新、自我校正的,然而普通人往往只記得某項理論誕生的版本,卻無法跟上後續的修訂過程。

這篇文章在大眾媒體上引發了軒然大波,但是專業人士的評論基本表達了同一個態度:謝謝提醒,不過我們早就知道了。

學了幾個心理學理論,男朋友再也吵不贏我了

實際上,斯坦福監獄實驗真正的意義並非那個“好人在特定環境下會變壞”的簡單結論。它對社會心理學的啟發仍然是不可估量的。

昨天津巴多在知乎上發文回應此事,他說: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 47 年裡,學界已經在原始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修訂和探索,而大眾媒體所呈現的、大眾所知到的,仍然是那個最初的故事。

5.“我,是否面對了真實?”

我問球球,和男友的矛盾後來怎麼解決的?

球球說,想知道男友最真實感受的他,卸下了自己對‘被動攻擊’的預判,敞開心扉和男友聊了一次。男友說,自己只是單純地想遷就他,結束話題。

球球也接受了男友的說法,或者說,他穿透了自己預設的理論屏障,真切地看到和接納了男友的感受。

他說:“心理機制太複雜了,也不可能用幾個理論皮毛就可以解釋。理論是幫助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互動關係的,而不是拿來評價自己和別人,甚至拿來攻擊自己和別人的武器。 ”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會有很有益處,這毋庸置疑。但它只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個維度,它不能用來解釋一切——更不要讓它成為你在關係裡攻擊對方的武器,或是畫地為牢的屏障。

當你發現,心理學沒有解決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反而帶來很多阻礙。或許無法甩鍋給理論,而是應該反思:

我,是否面對了真實?


獲取最敏銳的人性心理洞察請關注「簡單心理」,全球心理諮詢資源庫,人人不可錯過的心理學知識。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