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心裡不能想著效益」——記省中醫醫院針灸科醫生張斌岐

“醫生心裡不能想著效益”——記省中醫醫院針灸科醫生張斌岐
“醫生心裡不能想著效益”——記省中醫醫院針灸科醫生張斌岐

面對許多患有疑難雜症的患者,張斌岐醫生開具的都是10多元一劑的中藥,而效果卻出奇的好。“古人云,清輕去實,意思是隻要藥物對症,味道淡、分量輕的藥劑也能夠除大病,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在開藥時我會綜合考慮價格和療效,為病人開具適合的藥。”張斌岐說。

中醫臨床效果征服外賓

一些外國人起初以為針灸所用的針上塗有藥物,當張斌岐給他們講解了一些針灸的知識後,他們紛紛被中醫的高超技藝所征服。

開出的方劑價格便宜療效明顯

一位91歲的老太太常在白天產生幻覺而恐懼,夜裡睡不著覺。張斌岐為老人檢查後,認為是肝膽平衡失調,開具了小柴胡湯加減方劑,一劑10元左右,僅吃了7副後,老人的不適症狀便消失了。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時常背痛,多方醫治無果。張斌岐檢查後發現老人是體內風寒之邪導致氣滯血瘀、經絡不通,從而引起疼痛,便開具了10多元一副的桂枝葛根湯加減方劑,吃了幾副後,老人背痛的症狀消失了。

醫生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

只要有空,張斌岐就喜歡鑽研業務,在中醫的浩瀚海洋中遨遊。“古人留下的藥方博大精深,很多藥方裡的藥材種類並不多,但都能抓住主症,既讓病好得快,副作用也小,能儘早去除患者痛苦。”張斌岐說。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學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完整科學的理論體系、浩如煙海的書籍和明顯的臨床效果。張斌岐認為,作為一名中醫醫生,一生要勤奮學習,堅持臨床,在繼承先輩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把職業當事業,才能成為受到病人尊重的好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