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笑林的相聲?

金勇51184143

相聲演員笑林出生於1956年,他自幼便拜在著名錶演藝術家、曲藝家劉司昌門下學習山東快書並在四歲時便登上舞臺。在加入北京曲藝團後,笑林拜在了相聲大師馬季門下學習相聲,就此走向了相聲之路。

說起笑林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本來他的名字叫趙學林,但是他生活在那個政治動盪的時期,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了,當時社會上講究的是“批林批孔”,結果他叫學林,這不擺明跟上頭對著幹嘛,結果他不得不把名字改成了趙小林。等到他調到北京曲藝團並走上相聲之路時才發現北京相聲界裡還有一位也叫趙小林,為了和這位演員相區別,笑林又把名字改為了趙別林,本來這個名字沒什麼問題了,但是又有人認為笑林這是與喜劇大師卓別林套近乎,弄得有些笑林有些下不來臺,最後乾脆還是叫趙笑林吧。後來笑林與李谷一同臺演出,李老師一句笑林這名字多響亮,笑林這個藝名就算定下來了。

笑林學相聲也屬於半路出家,顯然他在柳活上的造詣高於同時代的任何一名相聲演員,即使現在很多相聲演員也無法在柳活上超越笑林。再看笑林表演的時機,老相聲被廢新相聲還不成火候,這時候就需要從用多種方式、從多種角度去吸引觀眾,以前娛樂形式相對匱乏,流行歌曲剛剛為觀眾所接受,笑林便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以學唱的方式為新相聲實驗出另一種出路,至少在當時笑林的這種實驗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但是笑林這種歌曲類的相聲又有著先天的不足,那就是擋出學唱的歌曲過時了,這段相聲的生命也就基本到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相聲聽眾現在再聽笑林的某些相聲總感覺聽不進去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笑林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實驗與他的搭檔李國盛先生是分不開的,笑林決定以學唱為主,那麼捧哏演員如何配合就顯得至關重要,李國盛顯然在背後給與笑林足夠的支持,才使他獲得更多的施展空間,所以說笑林的成功離不開李國盛,而李國盛退休之後,笑林也就此淡出了相聲舞臺。

笑林的相聲獲得過成功,笑林廣播電臺也存在於一代人對於相聲的記憶當中,但是由於笑林選擇學唱,這就註定了他的相聲只能存活於一定時期之內。

(LS)


捕魚小分隊

在笑林先生那個時代,表演新相聲的名家很多:馬季趙炎、侯耀文石富寬、姜昆李文華、王謙祥李增瑞……包括遲一點兒的牛群馮鞏等等。

笑林和李國盛二位能在這一波名家當中佔有一席之地,本身就說明他們的本事。


許多人欣賞不了笑林先生的節目,包括我也不喜歡。

但是不喜歡不代表不好。


的確,他的活路很單,幾乎每段相聲都是歌柳:《洋歌土唱》、《我怕有個家》、《頌歌獻給黨》、《礦山曲》、《婚禮情歌》、《歡樂的歌聲》等等。

但是不要忽略他歌柳的難度:

他唱過通俗,來過民歌,有時候還有幾句美聲(當然咱是外行,也聽不出唱的對不對、好不好)。

需要說明的是,許多演員在節目裡學“美聲”之前,需要深深的吸口氣(甚至說貫口之前也是),可是笑林沒有,張嘴就來,這就說明功夫。


第二,相聲主要還是以說為主。說話的時候嗓子一般是橫著的,學唱的時候(特別是民歌和美聲),嗓子是豎著的。前面說上一大段之後,接著就唱,對氣息的要求很高。

而且嗓子由橫轉豎不好調整,節奏更難控制,這一點沒有多年的苦練和鑽研拿不下來。

所以許多演員學唱之前總愛頓上一會兒,調整一下嗓子。

笑林先生在控制氣息、把握節奏的功夫上,做的很好,比一流的相聲名家不差。


第三,笑林先生是快書門出身,不止只會學唱,也有過戲柳,例如《三英戰呂布》裡的“照花臺”,所以不能說其他的就不會。

人家知道自己的長處,這叫揚長避短。說他只會“唱相聲”的,是立不住的。


最後,說說李國盛先生,這可是一位能耐很大的捧哏。當初可是給老侯大師、王世臣先生都

捧過活的人。這樣的大能耐,如果笑林不好,還不早就掰了?



綜上,笑林先生是一位在相聲沒落之時,尋求出路的一位探馬先鋒,沒有能力,當不了先鋒。怹和馬季先生、侯耀文先生、姜昆先生等許多名家一樣,想利用自己的特長,找到一片新天地。雖然路子有點歪,但是精神是好的。


所以,您可以不喜歡聽,但是,請不要貶。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