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黑「科技打破物「臨界點「

物流”黑“科技打破物“臨界點“

菜鳥無人機在杭州龍井村運送龍井茶

不久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宣佈,菜鳥網絡要在中國實現任何地區、任何地方24小時送貨必達,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任何一個地區72小時運貨必達,還將投入上千億元打造智能物流骨幹網。

“618”促銷節,菜鳥網絡宣佈“分鐘級配送”成常態,門店發貨業務高峰單量較日常劇增60%;京東物流表示當日達、次日達已成基礎服務,“618”期間其佔比始終保持在90%以上。物流正成為電商企業比拼的新戰場。

為何各大電商企業紛紛加碼物流行業?物流業將迎來怎樣的改變?智慧物流真的到來了嗎?

物流”黑“科技

物流”黑“科技打破物“臨界點“

今年“618”,各大電商物流紛紛推出物流新科技。

菜鳥在無錫的“未來園區”,首次應用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這是該前沿技術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大規模在物流領域應用。通過給各物理設備裝上感應器,讓每個攝像頭在雲端之外進行邊緣計算,園區能實現調度自如;倉庫內部,單倉投入了超過500個自動導引運輸車,刷新了此前200個的全國紀錄;商品離庫後,在配送和最後100米簽收環節,無人車矩陣、無人機編隊也小試牛刀。

在京東,無人快遞車、無人機、無人倉等集體展示。繼去年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啟全球首個配送機器人常態化運營後,今年京東在北京市海淀區開啟了配送機器人全球首個配送全場景運營。無人機方面,其在“618”期間起飛架次較5月份增長43%,訂單配送量增長46%。同時,“618”期間,京東不同層級無人倉項目已達到27個,日訂單處理能力同比增長14.15倍。

蘇寧“618”當日宣佈無人配送車“臥龍一號”正式進入常態化運營。據介紹,“臥龍一號”將主要承擔蘇寧小店周邊社區3公里範圍內、線上訂單1小時生活圈的及時配送服務。作為一輛會乘坐電梯的無人配送車,“臥龍一號”可24小時配送,全天候服務。

在各電商企業頻頻秀出物流新技術的同時,傳統物流企業也沒閒著。順豐正著手打造智慧物流地圖,專為物流服務,實現高精定位。聚焦大件物流的日日順,宣佈7、8月份位於青島物流中心基地無人倉將投入使用,這將是大件物流領域的第一個無人倉。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倉儲揀配機器人,機器人可以自動將箱體(包裹)從倉儲貨架搬運至揀選貨架,一臺這樣的機器人平均可以完成三個倉儲工人的工作量。

最近一年時間裡,韻達快遞的快速增長引起了一些研究機構的興趣。

韻達快遞公司公告數據顯示,2018 年4 月,快遞服務完成業務量5.52 億件,同比增長52.49%;快遞服務業務收入9.14 億元,同比增長30.95%。這一業務量的增速要遠高於行業同期平均增速25.8%。

上海申萬宏源證券在一篇名為《韻達股份:增速還是一如既往的快》的分析文章中,將其增速的保持歸結為自動分揀設備的持續投入,其中一個佐證是2017年韻達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達到46.86%,但是生產人員卻從2016年的6924人下降至2017年的6515人。

韻達快遞是較早使用自動分揀設備的頭部快遞企業,2015年韻達引入的第一套自動分揀設備並開始在上海分撥中心投入運營,這臺機器每小時可以處理兩萬餘件快件。

龔福照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通達繫有極高的競爭效應,同時也有從眾效應。這兩點決定了其中某家公司採用了一種新的技術或者模式,並取得了很好效果時,其他企業就會一擁而上,這一輪快遞企業自動化的浪潮便始於此”。

在技術領域的追趕已經開始顯現出跡象。2017年,申通接連上線了包括服務質量、自動分揀項目在內的17個系統,同時還上線了20餘個轉運中心的自動化分揀設備;圓通也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積極通過信息化、可計劃手段提高了自動化設備操作比例。

圓通、申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年報顯示,科技已經成為了頭部快遞企業的重要戰略。陳德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科技在快遞企業中的地位已經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步。

‍數字化、智能化成剛需‍

物流”黑“科技打破物“臨界點“

物流分工越來越細的同時,業界對於物流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全新的物流模式對物流的組織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以最火熱的同城配送市場為例,一個城市,每天一個上游倉庫對應的零售前端有上千個,派送順序、車輛型號、滿載率、停靠點都需要統籌安排。“以前,城配市場需求小,人工排線即可。而現在,如此大規模的配送量,人工排線幾乎不可能。”韓毅說。這種情況只能藉助於人工智能,韓毅介紹,以雲鳥目前智能排線系統的能力,如果每天出單量在200票以上,系統通過少出車、避免擁堵等方式能節約10%—15%的成本。

在幹線運輸上,車輛如何調度,每條線路安排什麼樣的司機,傳統物流靠經驗、靠人工打電話佈置。而新物流要提高效率,要靠人工智能,算法可在一瞬間找到最適合的車輛,達到車輛資源和資產的最大化。“數據和智能可以說是本輪新物流的關鍵要素,大家都希望藉助新的智能能力來優化物流的運作。”張天兵說。

然而,在菜鳥總裁萬霖看來,要真正構建起智能化的物流網絡,實現智慧物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實現現有物流要素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萬霖說,隨著電子面單及智慧倉的普及,一部分物流要素已實現數字化,然而商品出倉後,就進入了“數字盲區”。“我們只知道商品正從區域倉前往城市倉,可是在商品進入城市倉前,我們對其一無所知。”

“物聯網是能幫助我們實現全面數字化的最重要的新技術。”萬霖說,物聯網將幫助物流行業實現園區、卡車的全覆蓋,未來數據打通後,所有物流環節將能實現高效、數據化的鏈接。

除了物流要素數字化的轉型升級,提升物流效率,還得搶佔“最後一公里”。“‘最後一公里’是目前配送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一環,誰搶佔了‘最後一公里’,誰的競爭力將大幅提升。”張天兵說,“最後一公里”業態正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無人車、無人機、智能快遞櫃、快遞塔……

目前人們對許多“最後一公里”業態還存在不同看法:無人車的路權問題如何歸屬,其屬於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目前無人車15公里/小時的時速能否真的提升效率?“目前這個業態有許多不足,但科技賦能‘最後一公里’一定是大勢所趨。”日日順物流副總經理於貞超說。

最後,新物流還必然走向全球化,無論是中國“運出去”還是“運進來”,全球化物流時代已經到來。萬霖介紹,菜鳥已在我國杭州、香港以及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比利時)等國外城市佈局首批全球六大數字貿易中樞,並在海外廣泛佈局海外倉,開通洲際航線,“我們希望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物流72小時必達,打造全球72小時生活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