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溼分為內溼、外溼

外溼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溼。夏天,在高溫高溼的情況下,溫度可能還沒有達到那麼高,但你都感覺很難受,甚至中暑。

內溼就是體內溼邪,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邪呢?一般來說,胖大舌、齒痕舌、舌體有裂紋都是溼多的表現。

舌體肥大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舌體裂紋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齒痕舌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溼邪也有地域差異:南方、沿海地區多以外溼為主,而北方內溼相關。

溼邪在內 流動成症

其實中醫講內溼的產生原因很多,雖然脾胃是產生溼的主要臟器,但許多臟腑功能失調也都能造成水液代謝失調,而產生內溼。而這種內溼產生後,可以停在人體的各個部位,比如腸胃、肝膽、皮膚、肌肉等,也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比如說寒溼、溼熱、痰濁等,關鍵要看病人的體質,或者說臟腑的功能狀況,中醫有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哪一個臟腑功能失調,溼邪就容易侵犯哪一臟腑。

換句話說,溼邪停留的部位,一定是相關臟腑功能失調。而且,溼邪停留的形式,是隨著病人的體質轉化的。

溼邪在脾

溼邪在脾的表現可以為腹瀉,也可以為便秘。

夏季出現腹瀉,時止瀉不可過早,如果急於止瀉會把溼熱滯留在腸道中,不利於水溼代謝。

如果夏天著涼,出現輕微怕冷,低熱,噁心嘔吐,伴腹瀉。可用芳香化濁的藥物:藿香正氣。

藿香性味辛、微溫,入脾、胃、肺經,有芳香化溼、解暑發表、和中止嘔之功,本品性溫而燥熱,既可化在裡之溼濁,又可解在表之暑溼,用於暑溼症及溼溫症初起,為暑令常用之品。本品又能和中止嘔,常用於嘔吐,對脾胃溼濁引起的嘔吐最為適宜。《本草綱目》言藿香“治脾胃嘔逆,為最要之藥”。

如果溼邪在脾的表現為便秘:大便粘滯不爽,欲便不盡,質地不幹,排便時間長,許多達半小時以上則可用萊菔散(炒萊菔子每次1.5克,研面沖服每天兩次)。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溼邪在腰

腰疼的原因非常多,這種腰痛有4大特點:

  • 重:猶如腰間纏繞五千銅錢般沉重。
  • 困:轉側不利,長時間不動則病情加重。
  • 酸:並非運動後的肌肉酸脹,活動後症狀減輕。
  • 涼:腰間冒涼氣,熱敷後症狀減輕。
  • 正是因為溼邪停留在腎府,所以根據中醫的治療原則“寒者熱之”,推薦給大家一個經驗熱敷方

熱敷方:蠶沙 100g、蒼朮 100g 大青鹽 200g,放入鍋內翻炒後,裝入布袋熱敷腰部。

說到熱敷還有更好的方法—中藥艾條直接燻灸。中藥艾條是在三年陳艾的基礎上加入山甲,當歸,川穹丹參,益母草,乳香,牛膝紅花等二十種草藥 艾條味足,功效區別於其他艾條:熱量足,滲透力強。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藥灸和純艾灸的區別:

一、藥灸的配方是多組方,而艾灸比較單一。

二、藥灸具有針對性,而艾灸沒有針對部位

三、藥灸一般一次見效,而艾灸相對見效較慢。

溼邪在肝膽

一般這樣的人,平素容易動怒,經常飲酒,參加各種宴會,飲食不節制,又正當壯年,應該是肝火或肝陽偏亢,內熱偏盛,這樣溼邪產生後,就會隨之化熱,我們稱為溼熱。停留在肝膽,就叫肝膽溼熱。同時,肝膽的溼熱也與精神因素有密切關係。

出現了肝膽溼熱怎麼辦?可以用茵陳大棗水。

原料:茵陳蒿30克,紅棗10枚

製法:將紅棗掰碎,與茵陳共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1~2次食棗、喝湯。

也可吃涼拌天麻

夏季,3種祛溼邪的方法

原料:鮮天麻、蔥、姜少許

製法:

1、將鮮天麻塊洗淨,用刀像切土豆一樣切絲。然後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待涼後和薑絲、蔥絲一起加鹽、味精等調料拌合就成了。

2、此外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增加一些搭配的食材。

注:天麻甘平歸肝經,能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