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與人深交的背後,藏著這樣的心理

01

週末聚餐時,同事把她表妹小慧帶來了。

看得出來,小慧很緊張。

大家和她打招呼時,她一直紅著臉,就連說話都有點結巴。

小慧靜靜地聽大家閒聊,也不插嘴,不知是對話題不感興趣,還是不願意說話。從始至終,她身上都透出一種距離感。

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能量場,如果小慧的能量場會說話,我猜,那可能是:生人勿近,熟人勿擾。

同事說,小慧從小就很自卑,也沒什麼朋友,帶她過來,無非是讓她多認識幾個人。

但一頓飯吃下來,同事也察覺到,小慧並不容易親近。

同事的一席話,讓我想起了阿哲。

和阿哲來往時,我也察覺到了這種距離感,彷彿只有在距離的圍牆中,他們才覺得安全。

阿哲也是個自卑感很強的人,他經常把自己放得很低,把別人捧得很高。

每當我誇他時,他都很惶恐,如果我開玩笑罵他,他反而覺得這才是我該有的態度。

他總在無意識中流露出“我不夠好”、“我不配”的感覺。

雖然他們自卑,但他們仍竭力表現出自認為好的一面,可這一面在他們看來,是建立在距離上的。

也就是說,一旦距離更近,別人就會看到他們身上更多的缺點,於是,他們就有可能面對“被攻擊”、“被貶低”、“被拋棄”的風險。

而為了迴避這種風險,他們索性給自己內心上了一把鎖,它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把別人擋在門外。

無法與人深交的背後,藏著這樣的心理

02

莉莉旅行時,遇上了一個面容俊朗的男孩,她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了。

回來後,莉莉參加派對,又意外地遇到了男孩。

兩人一拍即合,就這樣他們走到了一起。

隨著關係的逐步深入,莉莉發現,每當她靠近時,男孩就會疏遠。

等她變得冷淡,男孩又回過頭來找她。

這段關係,好像只有保持在某個恰當的距離,男孩才能投入感情。

對方的若即若離,讓莉莉很痛苦。

可更痛苦的是,一旦關係變成了拉鋸戰,就很難下定決心放手。

像男孩這樣,無法走進深度親密關係的人,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理想化形象。

這個形象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部分的感情缺失。

起初,他們容易挖空心思去追求一個人。

可當他們真的和這個人在一起後,又感到索然無味。

對方吸引他們的地方,好像隨著關係的深入,慢慢消失了。

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逐漸意識到,只有距離,才能維持心中那個理想化形象的完整性。

於是,他們開始控制雙方的親密度。

當對方靠近,或表現出依賴時,他們常常顯得冷漠且不近人情。

直到關係恢復到他們覺得舒適的距離,他們才會迴歸往日的溫情與體貼。

對他們來說,距離就好比關係中的氧氣,只有距離存在,他們才能和一個人長久相處。

無法與人深交的背後,藏著這樣的心理

03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明明對人際交往感到無力,卻偏偏表現出極強的優越感,還說那是“無效社交”。

比如安安,當她發現現實中的異性心理,和自己在書中讀到的不一樣時,她不會試圖瞭解身邊那個活生生的人,而是通過小說、電影中的結論,去猜測對方的想法。

安安學歷很高,平時也非常勤奮,但這個勤奮背後,卻是對真實生活的迴避。

她用知識建造了一個理想的象牙塔,再把塔外的人,說成“見識淺薄”的人。

其實,我最初是崇拜安安的,因為她的知識面非常廣。

不論你說什麼,她都能引經據典,告訴你出處。

這令我覺得她像一個行走的圖書館。

可當她把幾乎所有的空餘時間都花在讀書上,並反覆強調“人性本惡”,不值得浪費時間深交時,我忽然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

用心理學的理論來說,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自己越匱乏的就是什麼。

也就是說,當安安極力秀出優越感時,她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優勢,其實是不確定的。

那些習慣用“無效社交”來回避真實生活的人,之所以要維持想象中的世界,是因為他們害怕現實生活中的對比。

他們對自己的優勢不確定,對自己能夠創造什麼,這些創造有多大的價值,都不確定。

所以,他們乾脆把現實這個“假想敵”擋在象牙塔外,再不斷地貶低它,以獲得內心的平衡。

而為了維持這個象牙塔,他們就不得不投入書海,繼而把深度關係隔絕在門外。

無法與人深交的背後,藏著這樣的心理

04

那些無法與人深交的人,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某一次,他們鼓起勇氣,去和對方交流時,卻遭到了殘忍的拒絕。

這個人,可能是年幼時的父母,可能是某個崇拜的偶像,也可能是自己很喜歡的異性。

這樣的遭遇,讓他們深感受傷。

於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感受,他們索性拒絕深入的關係。

這個拒絕的背後,其實是對“受傷”的防禦。

弗洛伊德提出,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使用各種防禦機制,這種防禦,保護的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就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防線一樣,我們內心,也在無意識中,使用各種防禦機制,來應對外在衝突。

美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傑瑞姆.布萊克曼,在《101種心理防禦》中說:“一個人人格層面的成長,實際上就是防禦機制的成熟。”

打個比方,一個孩子如果做錯了事,被大人發現,他為了避免受到懲罰,可能會通過“否認”這種防禦機制,來逃避懲罰。

但同樣的事,如果由成人應對,有可能會通過“幽默”這種防禦機制,來化解尷尬的氣氛。

從“否認”到“幽默”,就意味著一個人的防禦機制,從原始變得成熟。

那些無法與人深交的人,因為過去的某些創傷性體驗,導致他們只能使用更早期習得的防禦機制,去處理現在的關係,關係自然會遭遇阻礙。

在關係中出現的問題,必定要在關係中去修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同樣,精神分析中的客體關係理論也認為,人類的驅動力,源自對客體關係的尋求。

關係中的阻礙,固然讓人覺得沮喪,但因為遇到阻礙,就排除一切關係,把自己孤立,那麼久而久之,只會讓心中的那堵牆變得更厚。

作為一個有社交障礙的人,我最深的體會是,一旦你接納了自己的恐懼,願意往前踏出一步,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比你想的要美好且廣博得多。

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