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承認選才存在偏科現象,過分注重身高反而缺失了中國女排傳統的快變優勢,你怎麼看?

雲臺攬勝

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郎平承認選才存在偏科是她在哪裡說的?她說的是她自己還是說國內基層主教練?我不大相信郎平會說自己選擇國家隊球員過分看重身高。因為郎平作為國家隊主教練,她選擇的是代表成年人參賽的隊伍。她既不是要引人入行,也不是要教國少國青的小孩子大排球。她選擇的隊員進入國家隊基本上都是各個俱樂部最頂尖的隊員,選才的第一步基層主教練,不是國家隊主教練。





很多人總是怪國家隊主教練把中國女排高大化。我們先不說高大化究竟是有利於國家隊還是有弊於國家隊,把中國女排高大化不是郎平的傑作。如果說國內有非常突出的矮個子球員,而郎平僅僅因為其身高太矮就把她拒絕於國家隊大門之外。那你要把高大化的帽子扣給郎平,那倒是情有可原。問題是國內有哪個球員僅僅是因為身高而落選國家隊的呢?排球被稱為巨人的運動,現代排球發展早已經不是亞洲小快靈的天下,只要歐美人重視起來女排的發展,亞洲球隊要想今後拿好成績甚至世界冠軍將是難以上青天的難事。





日本但是把亞洲小快靈打的是出神入化,結果呢?國際賽場上這點根本就行不通。將來球隊要想取得好成績,高度,力量必須要有完美的結合。近年來中國女排的平均高度確實越來越高,這不是郎平上任才有的,也不是中國特有的。巴西女排能夠連續獲得兩屆奧運會冠軍,她們的兩位副攻黑白雙煞是起著決定的作用的。中國女排高大化本身是沒有錯的,錯的基層主教練目光短淺,揠苗助長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和國家隊主教練還真沒多大關係。





郎平作為中國女排主教練選擇的隊員基本上都是國內最好的。中國女排失去傳統的快速多變並不是因為中國女排身高高了,而是隊員的基本功不紮實,這和隊員的身高沒有任何關係。中國女排目前聯賽這些隊員,沒有哪個是因為身高而被拒絕錄取。既然基本功都不紮實,那隻好選擇進攻突出的一點的高個子球員,我覺得這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和。





實際上郎平一直不喜歡偏科的球員,這一點從她擔任國家隊主教練以來都知道的秘密和。郎平作為運動員出生的主教練,她對場上的球員及其優缺點都有非常明確的瞭解。這一點從郎平擔任主教練一直都是這樣的。郎平今年帶隊在世界女排聯賽表現確實不大好,但是也沒有必要將什麼問題都扣到郎平身上。


排球達人

沒聽郎平說過自己選才偏科,到是聽她對媒體說過現在想選技術過硬的身材稍矮一些主攻隊員進入國家隊都選不到,女排地方隊包括青年隊甚至少年隊一米九以下的打主攻的幾乎沒有。郎導一直倡導快變戰術,副攻重用過1.90m的楊珺菁、大力培養過1.87米的鄭益昕和1.89米的張曉雅,前者因軍人運動會受傷葬送了大好前程,後者能力平平無奈被放棄。主攻試用過1.86m的李靜、1.88m的劉曉彤、1.84m的汪慧敏,甚至更矮一些的1.82m的殷娜,除了劉曉彤能作為替補使用之外,其他人根本無法突破歐美強隊的高攔網。

2013年在泰國舉行的女排亞錦賽,剛接手隊伍不久的郎平帶隊出征,結果以兩個2:3分別負於泰國隊和韓國隊,創下了隊伍參加該項賽事38年來的最差戰績。就連郎平自己後來還自嘲道:“剛一帶隊,不小心創了個紀錄,還是歷史最差紀錄”。中國女排技術粗糙,要二傳沒二傳,要防守沒防守。無奈之下,郎平進行了兩項改革:一是走大國家隊路線,從全國大面積地招收球員入隊員,這才有了1996年出生的袁心玥,從國少隊直接提拔到國家隊,形容是坐上了直升飛機;第二就是走“高大化”路線,用球員的身高,彌補技術的不足。在技戰術上,提出兩邊拉開,中間施壓,高快結合的理念;強調立體進攻,向國際潮流靠攏,。

亞錦賽失利後,郎導曾在微博上說到:“我們的隊員防守重心太高,不知道應該怎麼移動腳步,現在歐洲球隊的下三路控制球技術和基本功都比我們好,這本來是亞洲球隊、我們中國隊的特長,現在什麼都沒有了;選才不能只看身高 ,下三路的控制球和基本功尤其重要。”而目前,地方隊選材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只有個子高才能打排球,如今,國青女排的平均身高已經與國家隊相差無幾,甚至國少女排的平均身高也達到了1.90m。但是,今年的年女排亞青賽、亞少賽中國隊均以0:3完敗身高明顯處於劣勢的日本女排。對此,想必郎導一定非常清楚。

郎平剛上任時,發現當時中國女排存在青黃不接,技術粗糙的等諸多問題。她帶了前幾堂訓練課,甚至用“不敢相信”來形容,這批隊員基本功多麼糟糕,想衝擊奧運獎牌,幾乎是痴人說夢。後來,我們擁有的海拔最高的“朱袁張”組合, 朱婷1.98m、張常寧1.95m、 袁心玥2.03m,三位小巨人已經構成中國女排的中間力量,用球員的身高,彌補技術的不足我們也嚐到了甜頭,意外獲得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女排高大化不是郎導的發明創造,是國際潮流使然。看看里約奧運會參賽隊伍的身高統計。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的身高是最高的,年齡是最低的。這是郎導敏銳地發現問題後,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我們的主力球員的身材更身高了,就大大提升了攔網優勢。此外,女排走年輕化路線,也保證了關鍵場次的體能優勢。就這樣中國女排的弱點,被郎導巧妙地化解了。


但是,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隊小組賽接連輸給荷蘭、美國、塞爾維亞,以小組第四齣線,說明我們技術上沒有優勢。隨後逆襲奪冠,有一定運氣成分。其實我們更多的是靠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世界名帥郎導的臨場指揮;加上我們的身高優勢,才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郎導看到,不能因為一塊金牌,就忽視問題而故步自封,還是要嚴格的進行技戰術提高,大力培養新人,這才有了李盈瑩、胡銘媛、段放、王媛媛、高意等大批新人充實到國家隊中。正是郎導的打法多樣性的需要,才把不被外界看好頗有爭議的矮個副攻胡銘媛招進國家隊,並帶到女排世界聯賽總決賽的賽場。沒有郎導賽前對胡銘媛有計劃地技戰術培養,也不可能有她對陣巴西隊的一飛沖天,從而使技術沒有優勢的中國女排擊敗巴西奪得季軍。胡銘媛憑藉此戰征服了球迷,更是征服了外國教練。巴西主帥吉馬良斯對她大加讚賞,稱讚中國隊的25號球員(胡銘媛)打得好,改變了比賽的節奏和更改變了比賽的結果。 關鍵時候出奇兵,這是郎導的一貫做法,也是中國女排取勝的殺手鐧。

作為真正熱愛中國女排的球迷,就應該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國女排,祝福中國女排。


嶺秀1

世界女排聯賽結束了。中國女排獲得了季軍,也算有個交代了。在經歷了多場失敗後,中國女排以主辦國東道主身份參加決賽,獲得第三名,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但是銅牌的光芒掩蓋不了中國女排諸多問題。就說關鍵的最後一場銅牌之戰,中國隊出場的主力隊員是朱婷、龔翔宇、丁霞、林莉、李盈瑩和胡銘媛。其中李瑩瑩和胡銘媛是新人,另外四人都是奧運冠軍。請注意,這兩位新人之前都不是國家隊員,從未入選過國家集訓隊,只是這次為了參加世界女排聯賽才抽調過來的,段放也是如此,刁琳宇直到最後德國站才被抽調過來。為了這次大賽,郎平煞費腦筋。萬般無奈之下,把年近三十的顏妮、劉曉彤、曾春蕾等抽調入隊,其中顏和劉作為首發主力場場出戰。人們不禁要問,里約奧運會以後兩年的時間裡,中國女排培養的新人都到哪去了?這兩年都在幹什麼?大家都知道培養新人,持續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是中國女排長盛不衰的生命線。倘若這條生命線扭曲了、折斷了,成為個人的權利線,勝利何以保證?在這兩年裡,執行教練安家傑以權謀私,置國家榮譽於不顧,在中國女排搞家天下。郎平看到了這些,由於養病,出於無奈,只得違心地為其開脫,比如她說“山東青年隊是全國冠軍隊,這些隊員有培養前途”等等,致使錢婧雯等庸才不斷湧進國家隊,而有培養前途的優秀隊員望其門而不得入。試想,這樣的國家隊能打出好成績嗎?世間諸事有因必有果,世界女排聯賽多場分站賽,中國女排輸得一敗塗地是必然的結果。面對慘敗,郎平只得帶領朱婷等主力隊員,回北京去臨時抱佛腳,留下安家傑帶領其他隊員去參加最後德國站的比賽。令郎平沒想到的是,臨時抽調來的二傳刁琳宇,居然帶領留守人員打出了中國老女排的精神風貌。這也給郎平在南京的決賽帶來了希望,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現在世界女排聯賽雖然結束了,可是郎平連一天的休息時間都沒有。接下來的亞運會、世錦賽將接踵而至,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吐故納新”,尤其是將那些“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優秀球員招入國家集訓隊考察,比如上屆聯賽第一攔網手,江蘇隊的副攻王辰玥,廣東隊的接應陳佩妍等,使國家隊長盛不衰,煥發出勃勃生機。


寧淮鐵路

用得隴望蜀來形容郎平的願望我認為是合適的。

郎平對朱婷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朱婷是郎平成為世界冠軍教練最重要的一環,是郎平隊伍中的支柱。

2013年郎平重執中國女排教鞭,用過的所謂強力主攻有王一梅、朱婷,保障型主攻有殷娜、汪慧敏,還有相對技術更均衡的惠若琪。因為朱婷的橫空出世,王一梅自然失去位置,而殷娜和汪慧敏雖然在後排技術方面確實不錯,後期分別在天津、浙江打過自由人,但由於進攻能力太弱,自14年世錦賽後再沒給過她們機會。朱婷、惠若琪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女排的首發主攻,直到15年世界盃前惠若琪病退,14年亞運會上一鳴驚人的張常寧從曾春蕾的替補搖身一變成為朱婷的對角,直到里約奧運會首場與朱婷一起成為首發主攻。

在與荷蘭隊的奧運首場比賽中,首發陣容中的接應龔翔宇是不接一傳的,兩主攻加自由人的接發是固定的,因為中間加壓,兩邊拉開的戰術打法中,接應在二號位的進攻任務繁重,沒有一傳壓力對前後排都有進攻重任的接應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歐美球隊主流的打法。但隨著比賽的進程,朱婷、張常寧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一傳,所以惠若琪重新回到首發,而龔翔宇也失去主力位置,因為郎平需要場上有四個人能夠有一傳能力,張常寧、楊方旭頂替了龔翔宇的位置。

現在中國女排隨著惠若琪的退役,龔翔宇一傳能力的進步,郎平心目中首發邊攻的配置大概應該是朱婷、張常寧雙主攻,龔翔宇接應,但由於張常寧病休,只能用水平相對較差的劉曉彤頂替張常寧打朱婷的對角,保持場上有四名隊員可以接發。但由於劉曉彤表現不如人意,加之丁霞給二號位的傳球太差甚至因為怕出醜而很少往二號位傳球,造成了朱婷的壓力太大,影響整個球隊的發揮。

李盈瑩的出現給郎平造成了巨大的困擾,18歲的天才左手主攻因為在天津隊根本不參與一傳,打的實際上是假主攻真接應,而且因為四號位進攻水平明顯強於二號位,又不能放在二號位當強力接應用,所以對李盈瑩的如何使用就成為郎平無法解決的難題。一方面李盈瑩進攻實力確實出眾,但一傳還不如劉曉彤,想保證一傳就要用劉曉彤,而想對對手攔防形成更大壓力,李盈瑩就是必然選擇。前一個賽季,在一場天津對浙江的比賽中,16歲的李盈瑩替換髮揮不佳的米哈伊諾維奇上場,在進攻端大概出手了27次得24分,奇高的進攻成功率估計王寶泉整個職業生涯都沒見過,吳勝的浙江隊完全被李盈瑩打傻,而上賽季李盈瑩的整體發揮眾所周知,這樣的球員如果不是因為朱婷的存在,完全有成為核心的實力,而讓朱婷接發卻不讓李盈瑩參與一傳,郎平心裡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從而造成了李盈瑩在中國女排位置的尷尬。

不知與美國和巴西隊的比賽後,郎平有什麼啟發或又會有什麼打算,總之即使在有朱婷的情況下,李盈瑩也應該是教練甜蜜的煩惱而不應是棄之不用的累贅。


工大三寶

這個問題讓人非常氣憤!提問者應該就是中國女排的噴子黑子!

在最近播出的女排紀錄片《星耀征途》中,郎導說過“主攻真的是不用那麼高”。所以任何一個將中國女排選材問題歸咎於郎導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腦子進水!

大道理不講,我們以一個球員來說明!

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季軍之戰,中國女排對陣巴西女排,中國隊3:0橫掃巴西隊。小將李盈瑩
頂替劉曉彤首發出場發揮出色,但有一個細節很能說明問題。

比賽前兩局中國隊大比分2:0領先,第三局巴西隊明顯改變了發球策略,由追發朱婷改為追發李盈瑩,開局兩個球李盈瑩1號位接一傳失誤讓巴西隊直接連得兩分。郎導沒有選擇換下李盈瑩,而是調整了接一傳的站位,李盈瑩採取隱形站位,朱婷下撤共同保障一傳。而到了這一局的末段,當時中國隊20:18領先,輪到巴西隊發球,當時朱婷在前排,李盈瑩在後排。為了保障朱婷的一攻,不可能再讓她下撤接一傳,而巴西隊肯定會追發李盈瑩,所以郎導果斷由劉曉彤換下李盈瑩,劉曉彤頂住了一傳的壓力直至比賽取勝!



李盈瑩就是這個問題的縮影。她有天賦,有身高,有力量!據說是天津隊的王教練發掘了她,但是李盈瑩一傳不穩,後排防守差也同樣是天津隊造成的!正是天津隊“拔苗助長殺雞取卵”式的使用方法導致了李盈瑩缺點突出!

一個聯賽的MVP,得分王,到了國家隊卻要從基本功練起!國家隊是國內優秀球員的組合,國家隊教練的工作就是如何把優秀的球員組合好為國征戰!但現在國家隊教練首先卻要負責國內最優秀的球員的基本功訓練,這不是笑話,這是悲哀!

這難道是郎導造成的嗎?豈有此理!


百果匯520

對一些郎粉而言,這問題彷彿帶有某種挑釁性質。愛郎導,愛女排,不該是一味溺愛,不該只是一味迷信。當隊伍有了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群策群力,幫助郎導反思和改進,這沒什麼不好。

中國女排的身高已經冠絕世界了,在高大化的選材建隊的道路上走得夠遠了。身高優勢突出同時也帶來了防守串聯上的短板,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這一問題,從2013年就有了。但是,它並不妨礙我女排豪奪世界盃和奧運會冠軍。

簡單認為選材偏向高大化是郎導的誤區,那是站不住腳的。教練看人總是要綜合評估的。太高不是罪,只要綜合能力指數高就好。這些高妹之所以脫穎而出,薈萃國家隊,也都是有先期的成績與表現作資本的。

對於隊伍的高大化帶來的一些問題,郎導也是採取了有效應對辦法的。2014年世錦賽名單確定最後時刻招入保姆型小主攻汪慧敏,這就是一招嘗試。此後,因為惠若琪從大主攻到小主攻的轉型較成功,汪慧敏就再沒機會入選。由此可知,郎導還是想了辦法解決隊伍防守較為粗糙的問題的。只是現在,郎導又遭遇了這一問題的考驗。我們總該允許郎導試驗,總須給郎導時間。

隊伍高大化,發球帶攔網,兩邊拉開,中間加壓,這是郎導目前這個隊伍的特點。這個特點的隊伍能剋制某些隊伍,卻也會被某些隊伍所剋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今排壇,一流隊伍都有相當高度,像日本、泰國這樣的小快靈隊伍是衝不出亞洲的。隊伍高大了,這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怎樣處理高大所帶來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強化隊伍的整體性。腳下移動慢,可以通過彼此補位、相互保護來解決。一傳不好,那就下苦功夫練。至少要練成輪流接一傳的四人防守體系。沒有什麼難死人的問題。

里約我們能做到的,我們還可以再一次做到。關鍵問題是:我們要有從頭再來的吃苦精神。


呂保田777

不同意這種說法!現在女排走的路是對的,沒有高度,走小快靈,就成為現在的日本。走高必然損失快與靈,如沒有高,就不可能和世界冠軍級對抗。沒有對抗資本,就沒有冠軍,今天的巴西女排就是例子。現在強隊身高普遍增加,說明未來身高是第一位的。當然有了身高,很抓快,就是現在美國女排,這也就是郎平思路。朱袁張構成我們主力,有了主體加強快的訓練,新人的補充,是可以上新高度的。主攻接應不能低於185,付攻不能低於195。有高大隊員可選,為什麼選低的?


萬里春818

不管郎導說自己還是說基層,目前女排現狀的確如此。打亞少賽我們的U17高大化甚至超過國家隊,技術粗糙只靠砸,一路輸給韓國、泰國和日本,最終靠拼搏精神,累死累活僥倖獲亞軍。江蘇退役不久的翟婷麗,被譽為平拉開之王,全場得分王是家常便飯,身高問題沒進過國家隊。





漂飄12

這兩天女排比賽,小將李盈瑩、胡銘媛表現出色,風頭無兩。然後就出來眾多的“事後諸葛亮”指指點點,指責郎導指揮失誤,用人不當,甚至認為郎導追求高大化是錯的。看到這些“高人”的言論,我不禁想問,你們在事前就知道胡銘媛比袁心玥強?李盈瑩比劉曉彤穩定?論技術,日本隊絕對是爐火純青,但為什麼打不過中國隊呢?很顯然嘛,個子太低!不要以為巴西隊的個子不高就認為高大化不對,那是她們沒有,如果有,吉馬良斯肯定求賢若渴。胡銘媛的出現,只能說明適當的來幾個小快靈的選手,可以豐富國家隊的打法,但從根本上說,高大化是國際排壇的領先趨勢,如果否定這一點,中國女排就可能連日本隊都打不過了。


鄭剛55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過去選女排隊員要求技術全面,個人還要有絕活:比如郎導曾經的4號位標準騰空扣殺,張蓉芳的打手出界,周蘇紅的保障接應和快速進攻等,現在的選才多聯繫是衝著高大化去的,但從陳忠和指導之後的高快結合到現在的女排男子化趨勢,逼著中國女排必須要走高大化路子。可現在的隊員身高一高,靈活性就差,一傳保障也就差,沒有了一傳,快攻就打不出來,就只見高舉高打。好在郎導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在著手改進,比如啟用小將胡銘媛等。快速多變是中國女排的光榮傳統,希望能在這批隊員中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