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世界之巔:200多人喪生,最難路線被中國人征服

文 |原廓 明憶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喜馬拉雅山的登山運動,全部進入了低谷。但是菲迪茲·維森納爾的這次失敗嘗試,卻也為戰後喜馬拉雅山登山運動的興起奠定基礎。在大戰期間,也有幾次登山行動。比如1938年,一支具有軍事背景的德國登山隊,試圖從北側攀登。這支登山隊並沒有獲得比之前更多的進展,但是在返回時,由於大戰的爆發, 他們被抓捕,並送到了印度的一個戰俘營。登山隊中的赫裡希·哈爾和奧斯奈特試圖從戰俘營逃跑,但是在逃向喜馬拉雅山谷時被抓回,並遭到了嚴厲的懲罰。但是兩人再一次逃跑,成功地躲過錫克和廓爾喀人的追捕,最後逃到我國西藏,並最終到達了拉薩,在這裡逗留了7年。

挑戰世界之巔:200多人喪生,最難路線被中國人征服

1954 年7 月,意大利登山隊的兩名罕薩人嚮導正在攀登喬戈裡峰(登山界俗稱為“K2”)第四營地

直到戰後的1953年,珠峰才真正迎來了征服者。當年5月29日,又有一支登山隊再一次試圖從珠穆朗瑪峰南坡進行登頂。這支隊伍的領隊,是34歲的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與他合作的,是生活在印度大吉嶺的37歲夏爾巴人丹增·諾吉。這位夏爾巴人曾經在1936年和1938年陪同英國登山隊從我國西藏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1951年,他又和法國隊一起,進行對超過7000米的楠達德維山攀登。1952年,丹增·諾吉曾和瑞士登山者雷德蒙·蘭博攀登珠穆朗瑪峰,但是在8595米高度時,由於嚴重的疲勞和缺氧,最後使得他不得不下撤。

相對於經驗豐富的丹增·諾吉,埃德蒙·希拉里的真正職業其實只是一個養蜂人。但是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用來偵察喜馬拉雅山心臟地帶的山谷,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經驗。

此前,埃德蒙·希拉里和埃裡克·夏普頓從普莫里峰的斜面發現,珠穆朗瑪峰從尼泊爾或我國西藏,都可以進行攀登。但是介於之前英國登山隊在我國西藏北坡的多次失敗,埃德蒙·希拉里在進行偵察之後,將最後攀登的位置選擇在了尼泊爾方向的南坡。但是即使如此,兩人的攀登也並不順利。先是丹增·諾吉的呼吸器出現了問題,在拆開後發現一大塊凝結的冰。之後,兩人又遇到了一段極為光滑的巨大岩石。所幸在尼泊爾方向,一條狹窄的裂縫,將岩石和向西南面伸出的雪簷分離,因此兩人便爬過了這段路。之後的山脊相對簡單。最終在上午11點,兩人終於到達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雪帽上的世界之巔(英國登山隊數據為8840米)。

挑戰世界之巔:200多人喪生,最難路線被中國人征服

/埃德蒙·希拉里在珠峰登頂時的照片

之後的下撤依舊艱難和危險。在經過垂直的臺階和狹窄的雪刃之後,他們在南峰下的平臺稍作休息。再往下一點,兩個由湯姆·伯迪利倫和查爾斯·埃文斯留下的氧氣罐讓兩人得以及時補充氧氣。最終他們安全到達南坳,至此,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終於被人類征服!

幾乎與此同時,卡爾·赫裡希科菲爾所率領的德國登山隊,終於準備對吞噬了許多奧地利、德國登山者的南迦峰進行挑戰。在隊長因為天氣情況下令撤退時,隊員赫爾曼·比爾堅持對南迦峰進行了登頂,最終成了征服這個“殺手山峰”的首個德裔攀登者。

1954年,一個意大利登山隊,依靠精湛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在有隊員因為水腫喪生,並且多名隊友遭受嚴重凍傷的情況下,還是成功地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

1955年,伴隨著大部分喜馬拉雅山山峰被征服,喜馬拉雅山登山探險的黃金年代結束。但是對於珠穆朗瑪峰的征服還沒有畫上句號。

1960年5月25日,中國攀登者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從我國西藏北坡——這條被西方攀登者們認為不可攀登的路線,成功攀登並再一次征服了珠穆朗瑪峰!1964年,中國登山隊又成功地登上了8046米的希夏邦瑪峰。標誌著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極高峰,已全部被人類踏足。可以說,對喜馬拉雅山的征服,最終由中國人畫上了句號!

另外,必須要提及的是,那些勇敢的登山者也為征服這些雄偉的山峰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僅在珠穆朗瑪峰,根據不完全統計,在1921年至2016年間,就有282人(168名西方登山者,114名夏爾巴嚮導)遇難。其中還有200多具遇難者的遺體永遠地留在了珠穆朗瑪峰之上。

最後,筆者想用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宣佈登月計劃的演講中的那句著名的話,來向那些勇敢的登山先驅們致敬:我們做這些事情,不是因為它容易,而是因為它困難!(We do these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