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掉《王者榮耀》不如先電擊沉迷手機的家長

滅掉《王者榮耀》不如先電擊沉迷手機的家長

作者 | 周淮安

01

最近,用戶規模超過2億的手遊《王者榮耀》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據說使企鵝市值蒸發了上千億。一些媒體痛批其“陷害人生”,導致眾多青少年沉迷其中。有的稱其為“精神鴉片”、“電子海洛因”,害得青少年自殺、逃學、成績下降、精神恍惚、家庭不和……

感覺除了自擼是受島國老師戕害外,中國未成年人的其他惡習都跟這款遊戲有關。

嚇得我趕緊下載這款遊戲玩了玩。

因此,這款手遊黏性強,從小學生到大叔阿姨,都很上癮。

問題是,遊戲上癮是罪麼?讓人上癮的遊戲就有罪麼?青少年的社會問題是遊戲造成的麼?

02

中國家長無疑是最世界上最操心的父母,總希望把子女的一切都管起來。自己若管不好,就希望政府管起來,社會管起來。

家長都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與設計選擇人生道路,否則就是離經叛道。那些不在家長掌控中的東西,尤其是新鮮到讓父母無法理解的事物,則是洪水猛獸。

小時候,談情說愛的瓊瑤小說在校園風靡一時,女生幾乎人人傳閱。當時的家長、社會都痛心疾首,大聲疾呼:看了瓊瑤阿姨的書,女生早戀了,影響學習了,社會風氣敗壞了……不少學校發現瓊瑤小說就沒收,結果越禁越火。後來同學們發現,成績最好的女生看得最起勁,也沒見影響她們學習啊,真正的問題少女都不讀愛情小說——直接與“社會青年”談戀愛去了。

那時,經典電子遊戲“魂鬥羅”進入中國,風靡一時。大街小巷都是一群孩子坐在電視機前,摁著手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跳”,圍觀人群黑壓壓的。家長、社會都痛心疾首,又大聲疾呼:男生沉迷遊戲,成績下降了……說實話,當時確有逃課去打遊戲的同學,但打遊戲的並非都是像我這樣的學渣,每次都打通關的反而是班上的一位“數學天才”。多年後,這哥們兒大學讀計算機,後開發遊戲成為成功人士。

後來,大家迷戀港臺流行歌曲、穿牛仔褲、跳霹靂舞……無一不被當時家長及社會視為異端,但長大後的70、80後有多少成為了異端呢?

大多數還不是成了循規蹈矩,為生活而奔忙的中年人。其中像我這樣無錢無勢的“擼瑟”,人生失敗難道是因為小時候電子遊戲打多了?

03

青少年為什麼會沉迷於電子遊戲?

除了能愉悅放鬆,從中獲得成就感外,恐怕跟中國式父母以及教育模式有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努力學習,出人頭地,自己讀書時是學渣,卻要求孩子成學霸,從不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交流溝通,除了學習和衣食外,極少關心孩子心理需求。

地鐵上,公交上,排隊時,吃飯時,上廁所,睡覺前,起床後,走路時……成年人無時無刻不在玩手機,或者說在被手機玩。即使在家裡,一家人老老少少,不也是各玩各的手機麼?

如果做個統計,估計家長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遠高於陪伴孩子的時間。

娛樂是人的天性,就像啪啪啪,越是當作洪水猛獸,就越洶湧澎湃。我們不能因為有人晝夜宣淫,超出身體極限身亡,而禁止啪啪啪,或者規定啪啪啪的時間、地點和次數。

一如騰訊回應稱:“其實遊戲和其他娛樂方式一樣,也能夠成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會被社會詬病的洪水猛獸。”

04

現在零零後的父母,大多是70、80後。

在痛斥手遊毒害孩子的同時,不妨想想當年你是怎麼打著遊戲過來的?想想當年你是如何如飢似渴地尋找蒼老師的?想想當年你有多反感父母類似的行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雖然大多數70、80後都是廣場舞大媽的後代,但大家最後都比上代強,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享有更好的生活,擁有更多的想法。

不管你願不願意,後面的零零後必然會超越我們,即使你看不慣——如同當年父母看不慣你一樣——也不得不接受。

當然,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也希望有關部門趕緊開發一款三觀正確,玩了讓孩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正能量遊戲。

廣告詞可設計為:我就喜歡你不喜歡卻不得不玩“正能量”遊戲的樣子!

廣告詞可設計為:我就喜歡你不喜歡卻不得不被我電擊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