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东:工业企业盈利韧性源于涨价与降成本

潘向东:工业企业盈利韧性源于涨价与降成本

文|潘向东、刘娟秀、陈韵阳(潘向东为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1%,前值21.9%;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5%,前值15%。

正文

涨价与降成本推动工业企业利润高速增长

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较4月略有回落,但依然维持在20%以上,原因是:其一,量跌价升,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不及4月(7%),5月PPI同比增长4.1%,高于4月(3.4%),工业品涨价效应对冲一部分工业生产放缓带来的影响,据统计局初步测算,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其二,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其三,成本下降。

1-5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较1-4月快1.5个百分点,从量价关系来看,1-5月工业增加值和PPIRM累计同比增速均与前值持平,1-5月PPI累计增长3.7%,高于前值(3.6%),价格上涨对利润形成支撑,1-5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6.36%,为今年以来最高。

同时,自5月1日起,增值税改革、进口抗癌药品进口环节增值税下调等减税措施开始实施,降成本对企业利润的提振作用进一步加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59元,同比下降0.35元。根据1-5月16.5%的累计同比增速对2017年同期的企业利润总额进行修正,可以得出2017年1-5月企业利润为23432.02亿元,根据我们测算,成本费用的减少对1-5月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38.9%,高于1-4月(30.7%)。

6月以来,受环保限产力度加大影响,高炉开工率和发电耗煤量同比增速度均有所放缓,叠加高基数影响,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继续回落。而6月PPI同比增速可能继续回升,一方面,6月PPI翘尾因素进一步上升至4.17%的年内高点;另一方面,6月供给收缩,需求平稳,供需矛盾下,工业品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因此,6月可能依然是“量跌价升+降成本”的格局,工业企业利润可能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潘向东:工业企业盈利韧性源于涨价与降成本

企业利润和资产负债率分化

原材料涨价效应带来工业企业利润的分化。从三大行业来看,采矿业和制造业利润增速分别提升2.6个和1.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利润增速下降2.6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来看,1-5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增加最多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增长263.9%,+56.2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的来源主要是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等偏上游的行业。

分企业类型来看,1-5月,国企利润继续改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7%,一方面,由于国企主要集中在上游采矿业,原材料涨价带动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国企资产负债表修复,资产负债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9.5%的历史低位。宏观去杠杆背景下,私营企业受到波及,信用违约开始增多,企业利润和资产负债情况在恶化,1-5月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下滑至10.6%,资产负债率提高至55.8%。相应的,采矿业资产负债率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降,而制造业资产负债率在持续上升。政策当局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年内已经三次降准,意图引导资金流入小微企业,从而缓解企业融资困局,与此同时,推动结构性去杠杆,结构性去杠杆的主体之一是国有企业,提高了国企去杠杆的优先级,这样可以减轻国企对私营企业的挤压。

潘向东:工业企业盈利韧性源于涨价与降成本

企业主动补库存

1-5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7.3%,较1-4月提升1.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6天,环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5.5天,和1-4月持平。

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5月产销率降至97.8%,低于4月(98.9%);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提升,主动回补库存。

潘向东:工业企业盈利韧性源于涨价与降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