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去年貌貌狼剛被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刷了屏,“剁手黨”們在“黑色星期五”促銷日上又掀起了一陣“買買買”的熱潮,不少海淘族甚至還建立了一張購物時間表。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消費範圍越來越“全球化”。2017年12月1日,我國關於進一步降低關稅的政策正式實施。乍一看,這是給“剁手黨”們的年終福利大禮包,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降稅了,海淘會更便宜!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此次降低關稅的力度非常大,涵蓋了187項商品,其中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妝品關稅由10%降至5%,咖啡機、智能馬桶蓋由32%降至10%,礦泉水由20%降至10%。嬰兒尿布及尿褲、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甚至降到了0。這意味著這些商品在進口過程中,需要繳付的稅款會相應地減少。根據媒體報道,以一個1000元的嬰兒紙尿褲為例,此次降稅前需要繳納的關稅和增值稅約258元,降稅後只需要繳納170元,可以節省88元稅款。如果是一個1800元的進口智能馬桶蓋,則可以省去400元左右的稅款。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 部分商品的關稅降幅

進口關稅調整後,消費者在國內購買到心儀的海外商品的成本會降低,但是價格不一定會下降。因為此次調整關稅主要是針對大型跨境貿易企業,對於他們來說進口商品的成本會降低,但最終零售價還要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 降稅不一定降價

首先,我們先來看商品的關稅徵收比例。通常情況下,關稅都是根據商品進口的價格進行徵收的,而不是市場零售價。根據財政部抽樣調查顯示,關稅額在商品的零售價中實際佔比僅為0.5%-0.7%,所以,降低關稅對於商品零售價的影響微乎其微。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其次,海外商品通過跨境貿易企業進入國內市場,除了需要繳付關稅以外,還有增值稅、消費稅以及報關費用,這裡面真正佔比較高的是消費稅。也就是說,只有消費稅下降,海外商品在國內市場才有可能出現大範圍的降價。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最後,對於跨境貿易企業來說,商品的最終零售價除了考量到賦稅方面外,還有商品生產成本、倉儲配送成本,包括企業商業地產費用等,所以商家願不願意“讓利”也是一個問題。在關稅調整後,商家出於其它成本考慮,很有可能不會大幅降價,“海淘”也未必會更划算。那降低關稅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 降低關稅的真實目的

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早已“名揚天下”,許多國家都把“如何抓住中國消費者”作為振興本土市場的關鍵目標。在大部分國家的商場裡,但凡能發生交易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中文指示牌。根據世界旅遊組織報告,2016年中國遊客的境外消費總額達到了2620億美元,佔全球總消費額的20.9%。這個數據是一個小型國家全年GDP的總量,毫不誇張地說,中國人已經支撐起了全球消費的半壁江山。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泰國某商場裡化妝品商店的貨物標價處

但這組數據也說明了一個現象:我國現在存在嚴重的消費外流。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把在中國賺的錢,全部花到了海外。這並不是一件樂觀的事情。

首先,消費資金外流對我國提振內需會造成不利衝擊,使我國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動力的政策受到阻礙。其次,消費流向海外對我國本土品牌的發展也會形成打壓態勢,讓大量生產中高端消費品的製造業陷入生產萎靡局面。再次,過多消費資金外流,還會對我國“雙創”經濟戰略形成阻礙,加劇我國社會失業危機。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簡單來說,消費外流的趨勢如果不能得到扭轉,將會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而降低關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這個局面。

從單樣商品的成本來看,關稅佔比的確不高,但是對於跨境貿易企業而言,大量進口商品的關稅總額並不小。所以,降低關稅會為企業節省成本,有利於刺激商品的進口數量和種類。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時就有了更多選擇,不用擔心爆款斷貨的情況。這就讓更多的消費可以發生在國內、結算在國內、稅收在國內、數據在國內。也會讓商品的品質和供應鏈的管控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關稅下降,大量進口商品流入國內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會衝擊到本土品牌,加劇國內商品市場的競爭。這會對國內消費品市場的轉型升級起到倒逼作用,也有助於推動我們自己的企業走向全球商品價值鏈的中高端位置。

未來“海淘”會更便宜嗎?

所以,關稅下調的確能給我們消費者帶來的好處,也許不會直接體現在價格上。但是未來在“海淘”時,我們或許會擁有更多選擇。

當然,我們也期待,在消費全球化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商家能夠給消費者“讓一部分利”。在進口商品的售賣上,我國的跨境貿易平臺如何形成價格優勢,才是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