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每天上門診,說得最多的,不是積食就是脾虛,感覺這對妖孽就是霍霍孩子一生的罪魁禍首,人人得而誅之!

其實說白了,所有小孩都是脾虛,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這是個寶寶的生理現象,納尼?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孩子還小,脾的發育還不健全,也就是消化能力還不足,當然脾虛啦!

所以明代兒科大專家萬密齋在《育嬰家秘》一書中指出,小兒都是“脾常不足”,這是中醫兒科醫家對小兒多見脾胃疾病這一生理、病理特點的概括。

也就是說,人家還沒長好,你著急啥?這和你家那位的腎虛,完全不是一回事!(別不承認,我知道你笑了!)

所以,但凡會點兒中醫兒科知識的醫生都會告訴你孩子是脾虛!其實這就是句廢話!

《中醫兒科學》書上說的:脾胃為後天之本,主要是用來運化水谷和輸布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髮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要求相對較多,而脾胃發育未臻完善,運化功能尚未健全,相對不足。

可是,社會在進步,食物在豐富,現在的爺爺奶奶再也不用愁孩子吃不飽了,結果就是現在的孩子往往飲食不節,飢飽不適,便易損傷脾胃而生病。具體請參考《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

好吧,既然脾虛是確定了的,還等什麼?趕緊開補啊!

說到補,這時候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恨不得擼起袖子跟你切磋一番,什麼藥物食材能補脾,比你知道的還多!

什麼黨參,黃芪,蓮子,大棗,山藥,南瓜,小米,說到根本停不下來!

可是你萬萬沒想到的是,所有食物的消化都需要消耗脾胃的氣血,包括這些補脾的食物!

所以,脾胃累虛了,是不是該它休息一會?

你想想,你老公都累虛了,給他塞一把偉哥,把他叫起來繼續工作,這樣他受得了嗎?

節約了脾氣,也就是健脾

所以,讓脾胃休息一下,少吃一點那是最簡單不過的,吃點好消化的那更是理所應當,好消化的食物一般都有健脾作用,或者說,這種做法就是在健脾。

換句話說,如果你減少了消耗,節約了脾氣,也就從另一個角度健脾了。具體參考《累了,請你喝碗粥》

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糧食為啥排行第一

好消化的食物,如果按照食物類型分,在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中,碳水化合物排第一,糧食是最好消化的。

因為它們吃進去之後,胃腸的排空時間比蛋白質和脂肪的都要短, 過去生活不好的時候,人因為飯菜沒有油水,蛋白質脂肪都不足,所以特別能吃,吃幾個饅頭也還是餓,就是因為蛋白質和脂肪的排空時間都比碳水化合物長,單純的糧食吃進去之後,很快胃就排空了,重新迴歸到“飢腸”狀態。

食物的熱效應

其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熱效應”低。任何食物的消化,都是要消耗身體能量的,消耗的這些熱量被稱為“食物熱效應”。

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如果吃的是高蛋白的,消化它的能量消耗,相當於食物本身所含能量的30%,而糧食,碳水化合物則只有5%-6%, 所以,我們很容易被紅燒肉吃撐著,吃得不消化,卻很少因為吃饅頭不消化,就是因為饅頭比肉的“熱效應”低,消化饅頭比消化紅燒肉要節能,這個節能,節約的就是脾氣。

中醫很早以前就明確提出“五穀為養”的飲食概念,我們如果一週不吃菜、肉、水果,會覺得饞,但是如果一週不吃飯,身體就會受不了,所以這個五穀為養,養的是我們的生命,是不可動搖的根本。

一個能量充足的人,肯定不會輕易疲勞,肌肉也會有力氣,他們也就不容易脾虛,這也就是五穀能健脾的原理,因為它們容易消化。

烹調方法

除了食物的不同,食物的烹調方式也很重要,同樣是糧食 ,炸饅頭片肯定比饅頭或者比烤饅頭不容易消化,因為加入了脂肪,脂肪的胃腸排空時間比單純的碳水化合物要長,為了幫助它排空,胃腸就要多做工,就要浪費脾氣。

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食物的軟硬,含水量多少也很重要,死麵的,固體的,比如硬麵餅,餃子,就不如饅頭包子能健脾,因為前者更需要胃腸的深加工,連牙咬著都費勁 ,更何況胃的研磨了。

如果從節約脾氣上看,糧食比魚肉蛋奶更容易消化,主食中的饅頭,包子,麵包比米飯容易消化,米飯又優於餃子、硬麵。蒸蛋羹比煮雞蛋容易消化,肉末,肉糜比肉塊,清蒸的比煎炸的容易消化。

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所以,一個脾虛的孩子,或者希望通過日常的吃飯來健脾的人,在“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樣飲食結構前提下,儘量選擇它們之中容易消化的,無論是從食物性質上,還是從烹飪方式上,而且持之以恆地形成習慣,就已經是在健脾了。

親愛的粑粑麻麻,記住了嗎?

萬萬沒想到,健脾竟如此簡單!

你卻不知道,知道了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