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就是想活著,有什麼罪?

很久沒有看電影了,連最期待的侏羅紀2也懶得看,卻被朋友圈瘋狂安利的《我不是藥神》,勾起了想去一看究竟的慾望。聽說口碑炸裂,評分高達9.7分。

影片是根據2015年轟動一時的“陸勇事件”改編的,講述了一個關於“藥”的故事。

該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失敗的神油店小店主,機緣巧合下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得到了鉅額利潤的他,生活也開始劇烈的變化,在與這些病人的接觸日漸深入瞭解後,從為謀生計開始演變為救人性命,一場人心與利益與法律博弈的故事。

電影聚焦的是社會底層那些患有慢粒白血病患者這個特殊群體的生存困境。節奏還是比較快,社會現實題材的刺痛感,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窘境製造出來的黑色幽默,信息量大到爆,完全停不下來的感覺。

我不是藥神:就是想活著,有什麼罪?

關於貧窮

這部電影很寫實。一開始展現的就是程勇的各種不順意,生意慘淡,生活難以為繼,妻子跟他離婚,兒子不能留身邊,父親性命垂危急需手術。這也是程勇冒著走私犯罪的風險也要去代購印度仿製藥的最初原因。

這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這句話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像一把尖刀扎得我們生疼。

因為窮,程勇冒著犯罪風險走私違禁藥,賺錢給父親籌手術費;因為窮,買不起4萬的正版特效藥,所以需要低價仿製藥;因為窮,吃不起,藥病情惡化,最終選擇了自殺。

最讓人絕望的,也不是無藥可醫,而是,救命藥有是有了,卻買不起。沒有錢,真的無能為力,窮是最最難解的病。

我想影片之所以能夠獲取觀眾的淚點,是因為影片中的每個主要角色都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因為,他們都是生活在你周圍的活生生的人。我國每天1.2萬人患癌,平均每天7500人死於癌症。每個經歷過醫患不公的家庭都能看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個角色。

我不是藥神:就是想活著,有什麼罪?

關於死亡

電影寫了兩處死亡,一次是呂受益的死,一次是黃毛彭浩。也是鋪墊電影高潮,讓人淚奔的情節。

呂受益是電影裡面求生慾望最強的,最先求印度仿製藥的是他,最先死的也是他。最令人心痛的是,他不想死是因為兒子,自殺也是因為兒子。最後他看向兒子的眼神裡,是對生的虔誠和無可奈何的絕望。

電影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幕,是黃毛少年彭浩的死。程勇發瘋般怒吼:“他才二十歲,只是想要活命而已,他犯了什麼罪?”

記得電影裡,面對警察的搜捕,一位老奶奶說:誰家還沒有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連一個六十歲的老人都渴望活著,更何況那些正值青春年華就要和疾病鬥爭的少年呢?

生老病死自是人生常態,但求生的慾望卻是與生俱來。

我不是藥神:就是想活著,有什麼罪?

關於法律

與瑞士藥效相同的印度格列衛,怎麼就成了“假藥”,禁止銷售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按假藥處理。

所以,未經批准的印度格列衛,變成了法律意義上的“假藥”。

也許,電影中警察局長的一句話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法大於情的事情,我們見得還少嗎?”一句話道盡了執法者的職責與無奈。

所以結局,大家都能猜到,還是被抓了。從人性的角度,他是一個英雄,但是從法律的角度,他是一個違法者。違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事件中沒有絕對的對錯,但結果不可避免。

最後想要勸誡大家,在我們擁有健康身體時,一定不要去透支。大家一定要健康的過完此生,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正如電影主題曲所演唱的:活著的勇氣,活著的希望,不要神的光環,只要你平凡。

祝願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