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宅在家中10年炒股

不到30歲的小胡和同齡人看起來並無特殊之處,甚至還略顯稚嫩。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卻已經擁有千萬財富,且都是炒股所得。

放棄大學宅在家中10年炒股

受父母的影響,小胡上初中就對股票有所瞭解,而且逐漸迷戀上了電腦屏幕上那一根根紅綠相間的K線圖,“當時父母炒股,放暑假就經常跟著他們去證券營業大廳。”學習之餘,小胡把父母的股票書籍當做閒書來讀,就這樣天生對數字敏感的小胡逐漸走進了股票世界。

初入市場,小胡滿心歡喜,懷揣10萬元熱情操作,沒想到兜頭卻是一盆冷水。

10萬縮水一半“止損”奠定成功基礎

“儘管我之前已經看了不少書,可真正拿錢進去,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開始我和其他股民一樣,掙一點就跑了,可賠了總想著再等等,結果越套越深。”更讓小胡鬱悶的是,就在他入市半年多後,互聯網概念破滅,大盤一路下挫,步入熊市。“一年時間賠了5萬,當時心理壓力特別大,經常睡不著。”

幸運的是,小胡在證券營業部偶然認識的一位老師為他今後的操作指明瞭道路。“其實,那位老師教給我的只有兩個字,就是"止損"。他讓我明白,炒股票誰也不可能每次都對,關鍵要把損失降低,把盈利擴大。”

受到啟發的小胡開始嚴格按照止損操作,並且逐漸形成自己的操作風格超短線操作,積少成多,拿一隻股票最長不超過3天。

快進快出最多1天進出市場700多次

短線操作需要每天盯盤,除了交易時間盯盤,收盤後還要總結觀察,然後選出明天打算交易的股票,工作量很大,“最長一次我連續一個月沒有出家門。”

為了練習盤感,小胡有一段時間操作權證。“每天進進出出次數特別多,最多一次一天之內買賣了700多次。”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交易的本質和核心是於“人”。調高自己的綜合素養使投資在安全邊際做好的情況下,得到一種人生的昇華,包括你的家庭,孩子交易,身體健康,父母養老等,我覺的這才是完美的。

交易本身就是一個概率的遊戲,對單次的交易來說,勝或負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這樣,我們的視野就放大了一些,如果我們不追求單次交易的成功,而追求整體意義上的成功,那麼答案就出來了——開倉是最不重要的。

開倉可以無需任何條件,永遠不會有什麼能告訴你在這個點開是對的在那個點開是錯的,你自己的交易習慣和交易原則是開倉的唯一理由。開倉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的核心是開倉之後如何儘可能優化處理單。交易者需要做的是讓錯誤的單子儘可能少虧,讓正確的單子儘可能多賺。由於市場大多數時間是混亂無序的、無法預測的,交易者更需要做的建立自己的交易原則,什麼樣的交易可以被認定為正確的交易呢?在我看,迅速脫離成本的交易是唯一正確的交易!只有這樣的交易才可以有儘可能多賺的想法。其它的交易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何時退出,儘管退出不一定是虧損的,但我還是願意將這些沒有被證明是正確的交易在退出的時候稱為止損。

很多的交易者希望在市場找到確定性的東西,否則就缺乏安全感。但事實上,投機市場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止損的大小取決於你對於盈利幅度的預期,交易中的任何一步都無法完全分離出來討論。在我看,盈利幅度的預期至少應該是止損的3倍,如果沒有盈利預期就要放棄這筆交易。對行情的任何一部分做出評估,前提條件是你已經參與進去了,那麼你持有頭寸所反饋出來的現象能告訴一切你想知道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技術走勢圖的分析只是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實,對於未來的參考價值很有限。想到了,卻沒有去執行,後面的走勢往往好於自己的預期,這是高估了開倉的作用,知道了開倉甚至可以隨機,符合自己思維的開倉應該無所畏懼。

交易的本質是什麼?在金融市場設立以後,交易的本質實際上是在交換風險。所有的交易者進入這個市場,他是通過去承擔別人的風險來試圖獲利。他在承擔風險的過程當中,損失其實是必然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做交易,他虧錢其實都不用覺得愧疚。你做交易的時候虧損是非常合理的。就算是你沒有任何損失的話,你存在一些交易成本,因為這個市場要運轉,它有一個市場運轉成本,那麼這個運轉成本有多大呢?我們說這個市場成本佔到市場總資金的30%、也有說40%的,但總之來說比較大,也就是說,你帶著100萬資金進入市場交易,如果最後只剩下70萬,其實你不用覺得難受,你其實保證了一個市場平均水平。所以這個獲利實際上是對這樣一個結果的改變,它是非常非常難的,為什麼我再三強調這非常難,就是說你對一個事情的判斷,預期的風險與你的結果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你預期風險越低,你實際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越高,你預期的風險越高,實際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越低。

大家想想: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好的路上出車禍,但是我去過雲貴川,那麼艱難的道路,那麼差的路況和山區我們很少看到有車禍。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大家對風險的意識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作為一個市場的風險承擔者,實際上類型是不一樣的,認識這幾種風險承擔著,給我們自己重新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根據對待風險態度的差異,投資者可分為三類:

一、主動的風險承擔者:

1.有能力對市場中的不同風險進行分類。

2.願意主動地承擔其中某類風險。

3.把投資收益看成是主動承擔風險的補償。

4.信奉的是“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對自己市場行為應盡的義務通常有較明確的看法。

二、被動的風險承擔者:

1.通常沒有能力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類,但是有能力對自己準備承擔的風險進行定量分析。

2.不願意主動的承擔風險。

3.把風險看成是追求收益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4.他們信奉的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對自己市場行為應盡的義務通常不太在意。

三、盲目的風險承擔者:

1.既不瞭解風險的類別,也沒有能力對其進行定量分析。

2.只著眼追逐投資收益,完全割裂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係。

3.把風險看成是事後的、外在的和強加的市場因素。

4.他們一心希望的是“只得不失”,市場行為通常體現一種“不勞而獲”的強烈慾望。

寫交易日誌,讓交易更像做生意

任何一個交易方法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很簡單,執行下去就可以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它包含很多交易者獨特的屬性在裡面,他的知識結構,他的習慣,他的性格,他在交易中所經歷的很多事情,這些都是交易的一部分。那麼,即使你得到一個很賺錢的方法,確實有人用這個方法賺了很多錢,但你用這個方法卻可能穩定虧損,因為你不具備很多在別人看來是常識或者習慣的東西,並且每個人的經歷和認知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構築交易體系的工作只有靠自己,靠這個市場上穩定盈利的老師,虛心請教,完善自己。

人,才是交易的核心,交易系統的建立過程,與其說是建立交易規則和交易工具,還不如說是把交易者本身訓練成為交易系統的過程,規則也好,指標也好,都只是作為交易核心的人所使用的工具而已。

學會每天總結交易的得失,收盤後根據交易明細總結,“失敗的單子為什麼失敗,怎麼處理才能付出最小的代價,成功的單子為什麼成功,如何處理才能利益最大化”等等。學會寫交易日記,把這些總結文字記錄下來,一定要文字記錄下來,不是想明白就算了,以後沒事經常翻看自己的總結,成功的一部分可以複製,錯誤的事情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堅持半年,你就知道了。這是一個自我專業化訓練的過程。

很多朋友的自我學習過程是混沌的,賺或者虧都是隨機的,跟他們的規則無關,他們也沒有從賺或虧中學到什麼。對於交易這種特殊的職業來說,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必須有專業化嚴格的訓練,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培養一流的執行力。很多人其實很努力,但就我所見到的來說,大部分人的力都沒有使在關鍵,所以同樣的錯誤總是在上演,缺乏嚴謹的、專業化的、殘酷的自我訓練過程。

交易市場之所以難,就在於隨機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任何東西都可能是錯的也可能是對的,但是很多朋友學習的過程本身沒有一個嚴謹的訓練計劃,整個探索過程也變成了隨機。


大多數的股民都比較愛去做短線,短線比較有那種快進快出的刺激感,但是也是最考驗一個人的形態和判斷能力。短線是最需要技術分析能力,必須要有較多的經驗和思路方法的總結。當然其實最重要的當然是選好股,要是沒有好的票,就只能做中長線了,你們都懂得。

那麼該怎麼選股,才可以選到強勢黑馬股呢?本人給打大家總結了六點。

一、選股當然要選擇趨勢強勁的,主力瘋狂追捧,短期的回調全是建倉的時機,先輕倉試探,逐步減倉。不同板塊的大趨勢都會影響拉動板塊的個股趨勢性的漲跌。

二、就是低位換手率非常高的,因為這個並不是說明主力在吸貨,特別是還在下跌的時候,一般都是繼續派發的現象。並且換手率還需結合這段時間裡的平均換手跟籌碼集中價格去觀察,要是沒有影響主力籌碼的價格,這樣洗盤可能就會很大。

三、就是時機,都是強勢票,上漲的速度是不同的。莊家吸籌的時候,我們去安全介入,但是漲的慢,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厲害的手法,就是等到主力吸籌完後,充分洗盤後,放量拉昇時進去,這也就是最豐收的時候。

四、一般來說要回避股性比較差的票,要選順應當前熱點板塊的品種。

五、低位主力通常拿不到什麼籌碼,所以散戶們最容易上當的就是一隻股票突破長期下探後的回調,股價不陰不陽,換手率低下,散戶就賣了,主力照單全收,這個期間換手率必漲的時候小得多,但主力能拿到的籌碼不少。因此要關注不合理的回調,如果大單成交少,散戶成交多,就明顯是主力在壓低吸籌。

六、行情剛開始時,股票連續幾天換手率很大,平均一天10%,股票狂漲,將成為板塊的領漲股,但是這要發生在大盤迴調的時候,這種抗跌且量價一直飆升的票更要加倉。要是五到七天量價成交還在不斷飆升,就註定是黑馬。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幾個實戰選股法:

一、突破左側多個頭部買入法

該股長期箱體震盪,前期頭部附近總是衝高回落,經過多次衝擊,主力已經收集到籌碼和做多動能,那麼後面再次漲停突破上軌,可大膽買進。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二、V型反轉

當股價被空方連續打低做空能量耗竭的時候,多方便開始反攻,不給空方機會,股價隨即推高,形成“V”形上升。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三、底部放量,股價飆升。

主力在吸籌完畢之後,配合大勢稍加力拉抬,投資者就會進入,這時放量突破錶明將出現一段上升期,出現第一批巨量長紅大膽買進就可以。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四、三角上升選股法

這個方法是讓你在股價上升途中把握時機的形態,發現剛突破三角上升形態,果斷進入。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牢記這七條鐵律

人人都渴望財富自由,那麼有沒有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來賺錢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賺錢的七大定律

第一鐵律:你要做羊,還是做狼?

永遠是10%的賺錢,90%的人賠錢,這是市場的鐵律不論是股市,還是開公司,辦企業,都不會改變。天下人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窮人,但富人永遠是少數,窮人永遠是多數。這是上帝定的誰也沒辦法可是賺錢總是有辦法的,就是你去做10%的人,不要去做大多數人做少數富人。你需要換思想轉變觀念擁有富人的思維你就得研究的辦法研究富翁的思想和行為。

第二鐵律:對錢有濃厚的興趣!

問蒼茫大地,誰主財富。為什麼他能賺錢,你不能賺錢,追根溯源想賺錢,首先你要對錢有興趣,對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然錢不會找你。錢不是罪惡,她是價值的化身是業績的體現是智慧的回報,物以類聚,錢以人分,你必須對錢有濃厚的興趣感覺賺錢很有意思很好玩。你喜歡錢錢才能喜歡你,這絕不是拜金主義而是金錢運行的內在規律不信你看那些富翁都喜歡錢都能把錢玩得非常了得。

第三鐵律: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

天下賺錢方法千千萬但最簡單的方法最賺錢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萬法歸一,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複雜的方法只能賺小錢,簡單的方法才能賺大錢,而且方法越簡單越賺大錢。比如比爾蓋茨只做軟件就做到了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專做股票很快做到了億萬富翁。具體講每個行業都有賺大錢的方法他們的方法很簡單你要研究賺錢總結自己的簡單賺錢方法然後堅持它不要輕易改變簡單的方法賺大錢,複雜的方法賺大錢這是賺錢的第三定律。

第四鐵律:賺大錢一定要有目標

年年歲歲花相似,賺錢方法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你賺錢一定要有目標,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標鋪成的,沒有目標的人是為有目標的人完成目標的,有大目標的人賺大錢,有小目標的人賺小錢,沒有目標的人永遠衣食發愁。要賺錢你一定要有目標,一定要有野心,這是賺錢的第四定律。

第五鐵律:一定要用腦子賺錢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財富時代,你一定要用腦子賺錢,你見過誰用四肢賺大錢的?一些運動員賺錢不菲,但邁克爾喬丹說: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腦子打球。用四肢只能賺小錢,用腦子才能賺大錢。賺錢始於想法富翁的錢都是想出來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會用腦子賺錢的你就是把他變成窮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為他會用腦。

第六鐵律:要賺大錢一定要敢於行動

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行動你不可能賺錢不敢行動你賺不了大錢敢想還要敢幹現在人們談論財富越來越多,但許多人說得多做得少要知道:說是做的僕人,做是說的主人!我們許多經濟學家談論財富頭頭是道,但他們誰富了,德國行動主義哲學家費希特說過:行動,行動,這是我們最終目的。要想富快行動不要怕先邁出一小步然後再邁出一大步記住利潤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暴利時代”的2800點搖搖欲墜,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第七鐵律:想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

天下聰明人很多但為什麼絕大數人都不富?在財智時代要賺大錢,一定要學習賺錢!你學過賺錢嗎?我們在小學沒學過賺錢在中學沒學過賺錢在大學還是沒學過賺錢。財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分而財商100%需要後天學習提高。孫正義李嘉誠史玉柱等所有大富翁都不是一生下來就會賺錢,但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二是有很強的學習力。正是由於他們善於學習賺錢方法,所以他們超越常人,登上財富巔峰。向成功者學,像成功者那樣子增長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財商總結賺錢的秘籍很快你就會變得富有!

高手高至獨孤境,萬千苦難難以歌

一位交易場上的倖存能手,歸納了幾項交易規則,恰正符合了上述徵人條件。謹羅列於此,但願投資人能因而增加獲利,遠離苦痛。

無論新手或老手,往往都忽略了成功交易的心理要素。交易無疑是全球最具壓力的工作之一,幾與吞火表演或拆除炸彈無異。

交易績效有時宛如雲宵飛車,時而攀高,時而劇降,總是夾雜著歡樂與哀愁。一個不留神,市場便可能瓦解投資人心理,蹂躪投資人靈魂。只要進場交易,這類的經驗便無可避免,但是投資人儘可學會如何應付這些情況,甚至學習從中獲利。

1、只靠自己。當交易時,千萬別想依靠他人,成就自己。投資人想依靠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一位成功的交易員。當然也有例外,但機會不多。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絕不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他人,這點無比重要。無論淪落到何種地步,自己必須為自己的決策負起全責。只有自己承擔責任,才能改正錯誤,也才可能不重複犯錯。

2、以長期目標為焦點。避免根據短期績效調整交易方式。因為短期而言,任何交易方式均可能亮麗一時,然而長期累積結果,卻可能糟透。另一方面,最佳的交易方式,也難免三不五時的虧損。因而,若以短期績效,判斷交易方式好壞,很可能剔除了最佳的交易方式,終而導致虧損。

3、不自我中心。以自我為中心,正是頂尖交易員的致命傷。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別再因而成為犧牲者。以自我為中心的交易員,是無法面對虧損的。他們幾乎禁不起連續幾次的虧損。這導致他們往往以非常短期的績效,評估交易方式的好壞。市場沒有立即順著自己的交易走勢,便急急出場,無異是投資大忌。

4、在能力範圍之內交易。交易不能影響正常生活。如果無論獲利或虧損,投資人總是情緒緊崩,就千萬別進場,因為一時的情緒極易導引出災難性的策略與謬誤的判斷。投資人最嚴重的錯誤之一,便是獲利後就加碼。這種事最糟糕不過,因為歡樂後,緊接著而來的,往往便是虧損。在虧損之前加碼,便會使得虧損較獲利加快一倍。交易金額應保持恆常,畢竟,緩步穩健者,才會是最終贏家。

5、無論獲利虧損,都別情緒化。交易就像打高爾夫球。每個高爾夫球員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成績也就時好時壞。當成績好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像老虎伍滋,以為已經找到了打球訣竅,不會再打進砂坑或水塘。不幸的很!下次他就發現自己進入了砂坑,大喊再也不打球了。

其實,交易心理才是在這些市場獲利的關鍵。只有那些精確瞭解這些規則,及市場與投資人心理尤其自己心理的投資人,才能更有獲利機會,而且同時還保持著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