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軍旅生涯三十多年,他身經百戰,屢立戰功;英勇殺敵負傷七次,他出生入死,身落傷殘。他親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一次當選華東野戰軍二級人民英雄,六次當選戰鬥模範,榮立十四次大小戰功,其中,一等功五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四次——他就是尊幹愛兵模範,我們身邊的戰鬥英雄袁永福。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口述紅色文化,宣傳愛國主義,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1927年,袁永福出生于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的一個清貧家庭。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兵荒馬亂、飢寒交迫中度過的。”全家十口人住在三間茅草房,僅靠著兩畝廟地薄田維持生計。袁永福家緊鄰微山湖和南陽湖,一到汛期就鬧水災,接連的大雨讓地裡灌滿了水。“我四五歲的時候,就遇上了微山湖水災,糧食絕收,一家人就得出去逃荒要飯。”袁永福回憶著,正在全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家裡來了幾個人,遞給父親兩塊大洋,讓他給家裡人換點吃的,後來才知道,那一行人是路過此地去延安的八路軍幹部。七八歲時,袁永福偶得傷寒,奄奄一息時幸得兩位中年人相救才保住了性命,而那兩位中年人正是肥城地下黨和武裝隊的負責人,以及地下黨的婦女幹部。他們的善舉在袁永福心中埋下了想成為八路軍的種子,1945年,袁永福自願參加山東八路軍魯中四師十團九連,1946年,他火線入黨,從此開啟了自己長達31年的軍旅生涯。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我入伍時才不到18歲,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但當時的形勢依然嚴峻,袁永福自述自己差點犧牲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從嚴格的軍事課目訓練到真正的上戰場,袁永福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和敵軍正面交火,他與鬼子血戰拼刺刀,繳獲機槍和小炮,之後,他被彈片擊中腿部,鞋裡灌滿了血,那是他入伍後第一次正式參加戰鬥,他說:“不貪生怕死是一個兵的責任。”

此後,袁永福先後參加了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開封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上甘嶺戰役等三十多個大小戰役和數百次大小戰鬥,一人殲敵、俘敵千餘人,立下赫赫戰功,曾三次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然而,與袁永福一同進入山東八路軍魯中四師團的342人,在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之後,僅剩6人。提起當年在同一戰壕奮勇殺敵的戰友,袁永福的眼睛溼潤了,他說:“我無時無刻不在掛念他們。”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在濟南戰役部署中,毛主席把阻援打援作為保證攻克濟南的關鍵,他指出,濟南是否攻克取決於時間,而取得時間決定於是否阻援和打援。從攻城開始到拿下濟南,濟南戰役共歷時8天的時間,攻城非常艱難。袁永福所在的華野第八縱隊作為阻援打援部隊,部署在敵人可能北上的正面,京杭大運河以西的鉅野、嘉祥一帶,以阻擊從徐州、開封和商丘的可能北上增援之敵。

“我當時是團偵通連的副班長,團政委安排我去二營送信,路過一個小村莊時,突然發現敵情,被我當場打死2人,俘虜3人。”後來,袁永福瞭解到,被他打死的敵軍一個是敵人的情報處長,另一個是情報參謀。“我們從俘虜身上得到了重要情報,對八縱完成這次打援阻援任務起到了重要作用。”就這樣,敵軍作戰計劃被暴露,援敵無奈放棄原定增援計劃,為我軍集中兵力攻城、順利解放濟南爭取了寶貴時間。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濟南戰役勝利結束,第八縱隊司令部、政治部根據袁永福在此役戰鬥中機智勇敢的表現和俘獲敵人重要情報的事蹟,授予了他“一等功”和“戰鬥模範”的光榮稱號,他被首長和戰友們稱為濟南戰役“八縱立功第一人”。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從軍31年,袁永福歷任戰士、通信員、正副班長、軍事教員、幹事、正副指導員、連長、副營長、科長、技術處正副處長、團政委等職,他把最好的年華獻給部隊,而部隊也把他培養成一名戰鬥英雄。1976年,袁永福因身體傷病、年齡偏大轉業地方工作,脫下心愛的軍裝時,心裡難免不捨。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轉業回濟南後,每年清明節袁永福都會帶上孩子去英雄山,給烈士們獻花掃墓,行軍禮三鞠躬,追思先烈,“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和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好兄弟、好戰友。”

為弘揚英雄風範,傳承革命精神,山東省於2009年在長清縣建立英雄烈士紀念碑。回想起戰火硝煙的崢嶸歲月,“我親眼看到戰友臨犧牲前沒有吃上一口熱飯,沒有喝上一口熱水,沒有穿上一件完整的衣服,甚至一句給家人的囑託都沒能留下。”袁永福不禁感慨,他們是山東英雄烈士紀念碑的真正主人,他們的名字應該永遠鐫刻在紀念碑上,留在中華民族的英雄篇章裡。

為了讓犧牲的戰友能在紀念碑上刻上名字,袁永福開始不斷翻看自己珍藏著的老照片,每張照片背後都記錄著戰友的信息,“李成文——團長”“宣起明——指導員”“張培堂——八連指導員”……他開始努力尋找戰友的下落,靠健在戰友的回憶找尋線索,他翻閱黨史、軍史材料,查閱老將軍、老首長的回憶錄,通過戰鬥故事和回憶再現,還原當年的戰鬥場景,進一步獲取有效信息,尋找犧牲的戰友。

隨後,袁永福在多家媒體的幫助下,在公交車上噴繪了尋找戰友的車體廣告“兄弟,你在哪裡?”2015年,袁永福通過多方渠道找到了在抗日戰場上分別68年的老排長滕光義,兩位耄耋老人眼含熱淚,互相擁抱,反覆唸叨著:“不容易啊,都快一百歲了,還能再見面。”

這些年,袁永福始終沒有停下找尋戰友的腳步,目前他已經找到702位戰友的名字,袁永福表示,這些名單只是一小部分。他說:“逝去的烈士不應該被忘記,歷史應當被銘記。”

永葆英雄本色 弘揚愛國主義——本報專訪戰鬥英雄袁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