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雍正王朝》中的李衛?

蘋果姐的音樂小屋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的出現,總能給嚴肅緊張的劇情平添一抹滑稽歡快的底色,還不忘配合著他的那首專屬出場音樂。

但如果我們拋開這些表面的滑稽歡快,深入去看李衛這個角色,我們會發現,這個眾人眼中的奴才,雍正口中的“狗兒”,著實不簡單、不尋常!



第一,李衛最大的品質:忠誠

當李衛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李忠四爺”時,胤禛嘴上說著“意思倒不錯,就是太拗口”,心裡說不定早就樂開了花。

李衛明白,四爺就是他的一棵大樹,而他是四爺枝葉,他必須緊靠大樹,不存任何私心,一心一意為主子辦差做事,才能有好的前程。

跟他一起進府的高福經受不住失落和誘惑,一步走錯,最終遺恨終生。雖值得同情,但也是不夠忠誠,才造成了他的悲劇。

年羹堯一升官,就冒出了非分之想,不僅傍著四爺,還琢磨著攀八爺的高枝。後來西北打了勝仗,更是結黨營私,權勢熏天。

但李衛就是緊靠著胤禛,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只明白一點,那就是要聽主子的,為主子辦事,誰給主子惹麻煩,他都不答應,誰惹主子不開心,他就要咬死誰。

比如恩科洩題案,大家都不敢管,是因為大家都有私心,怕自己沒管好沒管對,於自己的前程有影響。但李衛就不怕,他只知道主子佈置這場會試已經好久了,就為了為國選拔幾個人才,現在有人竟敢洩露考題,給主子惹事,那他絕不答應,所以連想都不想,就出親兵搜查考場。

再比如他就曾闖到刑部去,把狂悖不堪的曾靜狠狠揍了一頓,這份護主之心,胤禛看了不定有多開心呢,所以只對他示以小懲。

皇帝最喜歡忠誠的臣子,這點到什麼時候都不2會變。



第二,李衛最大的能耐:權變

光是忠誠還不行,皇帝提拔一個人的最大標準應該是能辦實事。那些只會說空話而不辦事的人固然得不到提拔,而那些只會一心辦事卻不懂權變的“一根筋”也容易給皇上惹禍。

田文鏡就是這種“一根筋”的典型例子。

他要忠心有忠心,要能力有能力,但就是缺乏權變,不會靈活處事。追比國庫欠款時,他辦事情操切,最後逼死了魏東亭,惹惱了十爺,一大堆老臣跑到康熙那裡喊冤叫屈。後來他任河南巡撫,試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逼著士紳冒雨修河堤,搞得河南生員罷考,天怒人怨,不僅自己遭到言官彈劾,還連帶著雍正也要被臣子攻訐。

但反觀李衛呢,主子讓辦的差,不打折扣完成任務不說,而且懂得機靈權變,面對阻力不是硬碰硬,而是繞開阻力,尋找其他辦法,最終達到目的。在江蘇,李衛推行攤丁入畝,遭到江蘇士紳官員的反對。於是,他先是示弱,表示這事先不辦,然後找準了領頭人黃倫,並利用一件冤案將其扳倒,逼迫江蘇士紳同意了攤丁入畝的建議。在推行攤丁入畝的過程中,為爭得小民百姓的支持,他將新政的內容用蓮花落的形式唱出去,使得不認字的貧民大眾也能瞭解新政措施,有助於政策的推進。

李衛就這樣靠著自己機靈權變的腦袋瓜逐步走上高位,成為萬眾矚目的封疆大吏。



第三,李衛最大的心機:會說話

別看李衛是個叫花子出身,既沒讀過書也不認識字,但他說起話來就是那麼妥帖得體。搞政治,明槍暗箭太多,往往一句話沒說好,小命就沒了,一個人仕途的好壞跟他的說話藝術有很大關係。在這方面,李衛絕對是典範。

比如當弘時刺殺弘曆失敗後,雍正頗有些拿不定主意,隨口問李衛應該怎麼辦。李衛一方面表示,皇家的私事實在沒法說,另一方面又藉著曾靜案,向雍正透露道:“聖祖爺千般都好,但就是太仁慈,明知道八爺他們心術不正,還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你想想現在八爺是怎麼對你的,你就可以想到以後弘時是如何對待弘曆的,所以必須下定決心除掉弘時。

於是,李衛利用自己高超的說話藝術,在不動聲色間替雍正拿了關鍵的主意,但又沒有一句話是在妄議皇室繼承,既保全了自己,又是實實在在地在為雍正分憂。



當然,也有人說李衛是個不想當人想當狗的死奴才、賤骨頭,是封建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也得分兩方面說:

第一,你不能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要求古人,即便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只願意當奴才不願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呢?

第二,李衛遇上了水災,和高福一起乞討,想湊錢把翠兒贖出來。正巧碰到胤禛,胤禛不僅收留了他們,還給他們吃穿,讓他們能夠好好地活著。換了你,如果遇到生命和尊嚴之間的選擇,你也未必會不要命。更何況,胤禛給了李衛一條活路,那就是李衛的恩人。李衛一輩子知恩圖報,這又有什麼錯呢?


達摩說

《雍正王朝》中有個人雖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卻讓人十分喜愛,後來專門以他為主角請原班人馬又拍了一部電視劇,他就是李衛。

劇中的李衛是一個小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識幾個,由於偶然的機會被當時在外辦差的四阿哥胤禛看中,帶回北京,一開始只是雍王府的一個小奴才,但越來越被四阿哥喜歡,先是當了縣令,在四阿哥登基後,先後當了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成了一名至關重要的封疆大吏。

歷史上李衛也是一位名臣,做過不少事情,但並不是叫花子出身,而是富二代,但是不識字是真的,因為最初是花錢捐來的官。先不談歷史,就說劇中刻畫的這個角色。

李衛第一次給他大量戲份是在四阿哥讓他到萬永當鋪賣假當的時候。他一出場,就有他的專屬背景音樂,和抖機靈、耍聰明的人設很相符。他整個表演非常自然,學著山西口音,和老闆一邊聊天一邊砍價,前前後後都編的很圓,讓觀眾發現,這個身材小小的傢伙還是很有一股子聰明勁的,日後必堪大用。

果然,李衛的第二場戲表演得依舊很出色。那是雍正登基後,出現了科場舞弊案。副主考李紱到處搬救兵,三阿哥建議他找李衛,他自己是個飽學之士,自然對李衛這種文盲很不屑,不太情願、一臉驕傲地去找李衛,沒想到李衛一下子就點出他的思路有問題,讓他慚愧不已。隨後,李衛立即帶兵到了考場,又用機智的辦法查出了一批作弊的考生,整個過程思路清晰、調度有序,面對正主考張廷璐不卑不亢,再次展示出他的非凡能力。

要說前兩次都是小把戲,第三次是非常重要的。李衛當上江蘇巡撫後,奉旨試行攤丁入畝的新政。新政一推出,因為觸及了鄉紳地主的利益,自然是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手下年羹堯舉薦的黃倫帶頭跟他對著幹,他先是很生氣,但很快就冷靜下來,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藉故將黃倫支走,然後偷偷地將黃倫辦過的案子一一查過,發現了一樁冤案。他親自到牢裡找到含冤的劉王氏,鼓勵她翻案叫冤。然後,他公開審理了這個案子,揭露了黃倫勾結程森草菅人命、姦淫婦女的犯罪事實,將黃倫罷官免職。帶頭的一倒下,其他人見識到了李衛的厲害,紛紛表示願意配合實行攤丁入畝。李衛還用“接地氣”的辦法出告示,讓老百姓理解攤丁入畝的意思,讓新政得以順利推行。

除了幾場大戲展示出李衛的機智和能力外,還有幾場戲展示了他懂事、乖巧、忠心的特點,一是帶老婆孩子回京看望主子,很遠就下車步行,還給兒子起名叫“李忠四爺”,聽著很搞笑,但是和年羹堯回京“百官跪迎”,見皇上還高坐於馬上,手下將領“只知軍令不知皇上”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二人截然相反的結局。二是和翠兒偷情、在雍王府回憶往事、刺死年羹堯、處置曾靜的幾段,李衛都是動了真情,展示了真性情和耿耿忠心。另外,劇中還透露他從不納妾,不忘貧賤出身,雖然有與歌姬私通的情節,但仍然不能磨滅他的可愛形象。

所以,李衛這個角色深受大家喜愛也是很有道理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出身貧寒的人,一部分人因此而自卑、內向、敏感,成為阻礙自己進步的絆腳石,但如果和李衛這樣,把出身變為激勵自己奮進的動力,自信陽光地面對生活,對提攜自己的人知感恩,知進退,也可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蘋果姐的音樂小屋

文/炒米視角

就電視劇《雍正王朝》論李衛,可以稱之為:”小叫花子的奮鬥史!”

李衛和高福是雍正和十三爺在去江南“籌賑”的路上撿回來的兩個小叫花子。但當時撿回來的是兩個小叫花子,一個命喪黃泉,一個最終成為封疆大吏。命運殊途,源於李衛擁有這麼幾個”法寶”。



第一,堅定不移的立場。

從他跟著雍正進入潛邸的那一刻,他就死心塌地跟著雍正,在奪嫡期間,雍正時起時落,底下具體辦事的人,唯有李衛沒有三心二意,沒有瞻前顧後。所以得到雍正的信任。

年羹堯放任四川之後,江夏鎮一案,那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回京述職,走張廷玉的門子,拜八王的碼頭,自以為閃轉騰挪,神鬼不知。卻不曾想,被雍正清清楚楚看在眼裡,然後直指,你頭上的那片雲是我胤慎!

高福因為思維惰性,被八王府的人下了套,之後他不是想方設法自救,而是隨波逐流,任人擺佈。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第二,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

其實李衛在這一點上的“靈性”,從一出場就展現無疑了。和高福一起討飯的時候,他立刻就發現了那兩個北方口音的人身份不一般,這兩人將會是他命運的轉折點,而高福只懂得裝裝屍體。

在雍王府髒活做多了之後,特別是裝敗家子到當鋪下套,京城是不能再呆了,感覺越來越不安全,因為如果沒有合適理由和利用價值,他的結果就會和高福一樣。而他的理由是和翠兒偷情,利用價值是監視年羹堯。所以知年羹堯受任四川總督節制西北時,他知道離開雍王府的機會來了,他和翠兒偷情,那麼多年,不早不晚,偏偏等到年羹堯回來才東窗事發,如果說巧合,那也只能說上天註定。



第三,善於抓重點,不受形式的約束。”野路子,辦正事”。

李衛利用自己文盲的身份,有利地直擊要害,雷厲風行,果斷措施,有一般人無法達到的辦事能力。所謂會站隊,會巴結,但是沒有真本事,一樣要完蛋。而李衛在辦事能力上,連凌煙閣名臣們都自嘆不如。

去當鋪下套如此,自己扮作一個敗家子,毫無破綻;去江蘇任上推行新政,如何抓住當地官員七寸,讓他們主動配合自己搞新政,手段老辣,效果明顯;科考舞弊案,直接帶兵搜考場。這些事換別人都會受各種條條框框約束,而無法做成,唯獨李衛橫下一條心,反正我是文盲,我啥都不懂啥都不怕!



第四,馬屁拍得恰到好處。

怕馬屁大多數人都會,但是度很難把握。李衛天生就會,而且拿捏得當。最典型的便是脫了官服下獄去揍曾靜。這種馬屁換到哪個主子都會受用得不行。啥叫貼心,這就叫貼心啊!雖然雍正表面會責罰李衛,說他一個封疆大吏,不注重形象,罰俸。但內心裡還是歡喜的,以後機會更是大把的。


很多人都認為李衛之所以官運亨通,是因為李衛站隊站對了。甚至背後罵他是雍正的一條狗。殊不知,站隊對了的人很多,如年羹堯,如隆科多。但下場遠遠不及李衛和田文鏡?為何?因為他們在士紳的眼裡是雍正的狗,而卻是真心實意地去替老百姓辦了非常多的實事。


炒米視角

雍正用人的三個標準,第一夠忠誠,第二能辦差,第三敢扛事。下面,分別舉證說明。



1.夠忠誠。

這個標準是每個皇帝都最關注的,但是對於忠誠度發生變化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而雍正的方式,就是消滅。

就拿李衛和年羹堯來說,他們都是雍正的潛邸奴才,忠誠度本該是滿分。

但是年羹堯隨著官場歷練,有了一山還看一山高的想法,時不時腳踏兩隻船,忠誠度逐漸下滑。這是雍正最不能接受的,也註定年大將軍的結局。

李衛就不一樣了,早請示晚彙報制度落實非常好,馬屁拍的不妙,卻總能拍在癢癢上,雍正自然寄予厚望。



2.能辦差。

雍正不喜歡愚忠的人,也就是不納庸才。所以,能成為他的鐵桿,第二個必要條件就是能辦差事,對得起崗位和工資。

李衛雖然真才實學不入流,但是對雍正交辦的差事非常敬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完成。這樣的馬仔,雍正當然喜歡。

孫嘉誠就不一樣了,他對雍正也忠誠,敢於說別人不敢說的話。但是,這樣的人辦不了差,屬於雞肋型的官員,於是被雍正扔到西北大營,成為了老年的刀下鬼,也成為殺年羹堯的又一罪證。



3.敢扛事。

所謂患難見真心,真正的忠誠和能力,需要用危難來檢驗。

這方面,李衛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比較能扛事的人是張廷玉,所以,張中堂成為配享滿清宗廟唯一漢臣。不為別的,在八爺黨陰謀政變的時候,是張廷玉第一個站出來扛事,為雍正講話,化解了這場危機。

田文鏡也敢扛事,而且天不怕地不怕,所以,雍正也是特別厚愛。可惜,田文鏡身體不好病死了,要不然也可以登閣入相。

還有一個比張廷玉和田文鏡更忠誠更有能耐更能扛事的人,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失去胤祥,雍正猶如斷了一臂,損失重大,也是心痛萬分。


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號,有軍事氣質的文化號,歡迎關注頭條號軍緣鑫播客。

軍緣鑫播客

(不是歷史)

雍正和李衛的關係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衛跟雍正是一對好搭檔,雍正的命令,李衛都是堅決執行,李衛從一個乞丐成長為封疆大吏,不僅靠的是雍正的器重,還有就是李衛自身的能力。

就連雍正的對手老八都在誇獎李衛,說李衛硬是從一個乞丐被老四調教成了一個厲害的角色,嘆息自己用的人能力都不如李衛。

同時君臣的關係也是不一般,李衛在雍正面都是自稱狗兒,甚至李衛去青樓消遣,還讓雍正提提隱瞞,雖然雍正沒有撒謊,但是可見君臣二人關係不一般。



李衛能夠得到雍正恩寵,就靠四個字“換位思考”

作為下屬,李衛特別能夠深入到領導內心,用換位思考的思維,理解領導的難處,從而得到雍正的認可。

1.李衛看到雍正每天為國事操勞,飯量很小,每頓吃一小碗米飯的時候,不僅淚流滿面,這一尋常的情節,雍正卻大受感動,身邊有那麼多伺候自己的人,誰能這麼細心而且能說出這樣的話,越是最普通的話越是在這裡適用。



2.李衛有個兒子,取名就叫“李忠四爺”,李衛具有超前意識,那個時候就取了四個字的名字,當時雍正正處在地位不穩固的時期,被朋黨所困擾,他需要忠臣,李衛把自己兒子的名字都是忠於四爺了,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3.雍正要推行新政,李衛是堅決執行,不管是用武力鎮壓,還是把新政編成快板,讓乞丐傳唱,都是不遺餘力的貫徹執行新政。


4.當年西北軍費緊張,國庫空虛,為了解決領導的煩惱,李衛主動承擔抄家的惡名,把江南富商的的家資查抄之後補貼西北的軍費,這時候幫助年羹堯是看在雍正的心思之上。

5.等到雍正討厭年羹堯,想要整治他一番的時候,李衛給雍正說出了“帝出三江口”的民謠。這都是站在領導的立場上面考慮問題。

李衛受到雍正的器重,官做的那麼大,不僅是靠個人能力,還有一點就是“換位思考”,為領導分憂。



小燦哥說歷史

劇中的李衛,是雍正的家奴,以後到外地做官了,而且官越做越大。但實際上的李衛,卻是捐班出身,此人做官很有一套,尤其是善於捕盜,深得雍正器重。

至於劇中說李衛大字不識,純屬戲說。而且在江蘇巡撫任上,為了推行攤丁入畝,被同僚難為,也是戲說。巡撫是一省最高官員,而且是有兵權的(撫標),說是籓臺難為他,不給他派兵,更是胡說。

總之,李衛其人,表面馬大哈,實際上站隊正確有作為。不虧是雍正王朝的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