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產權房對深圳發展的貢獻

深圳小產權房對深圳發展的貢獻

廣東過去十年蓋了406萬套房子,但是增加了806萬個家庭,如今第二代農民工再也不可能回到農村,他們必須在城市生根發芽,城市也不能再以戶籍的理由來回避他們的住房問題。廣東主要城市自2004年起,建城區擴大面積的增速已經降到了4%以下,但經濟增速從來沒放緩,因此,建城區面積的擴大不足以容納這麼多產業和人口的居住需求。

深圳小產權房對深圳發展的貢獻

好幾百萬人住在小產權房裡,別說拆掉這些房子需要很多年,拆掉再改建成樓盤也是一種浪費。即便能拆,拆了之後,這幾百萬人又到哪裡去?

1.小產權為解決每個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居住問題,做了很多貢獻,我自己剛來深圳的時候,也是住在城中村裡的。

2.現在房子也不能跨地區買,東莞的房子之前可以賣給深圳人,現在好像又不可以了,所以每個城市的居住問題,最終還是隻能在本地解決。

3:儘管小產權房的合法化無疑會減少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小產權房進入市場,城市大產權房的價格會趨於合理,從而使部分中低收入居民也能買得起或租得起,這就會減輕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壓力,從而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同時會降低農民工進城落戶的住房門檻。

深圳小產權房對深圳發展的貢獻

政府該怎麼解決深圳小產權房問題

小產權房單純靠堵是堵不住的,把小產權房改造成租賃公寓是個疏導的方案,比堵的方案要好很多。

小產權房改造存在的問題:

首要的也是安全問題,比如消防通道過不了等。所以,如果重新改造,最先就要統一規劃,要符合現代規劃要求,否則這些問題都不能解決的。而且,蓋房子只要能夠統一規劃,一般都沒什麼問題。

其次;現在的流程是,先由政府收回,再出讓給企業改造。這在操作過程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難,比如農民不認同收益分配方式,產生了很多社會矛盾

最好由當地村民自行改造,因為利益是他們的,不要最後利益回到發展商或者是政府手中,那他們肯定是不同意的。最好還是以村民、村委會或是村裡的股份公司為主要改造力量,通過給他們一個合法的身份,鼓勵他們做這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