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汕頭有所省立船校——民國時期普寧籍愛國將領黃緒虞創辦

潮汕地區曾有一所專門培養船舶駕駛和管理人才的學校,如今許多潮汕人並不知道,更不知道曾為這所學校的發起和創辦建言獻策、身體力行的民國時期的愛國將領黃緒虞先生。本人近期通過對相關歷史資料的研究,訪問了黃緒虞先生子女和一些年過古稀的校友,希望從艱難倡議、爭取校址、落實學校管理人才和師資、苦尋教學設備、聯繫船舶提供學生見習等方面,來論述黃緒虞身體力行,為成功創辦潮汕商船學校所做出的貢獻。

73年前,汕頭有所省立船校——民國時期普寧籍愛國將領黃緒虞創辦

緒虞先生出生於普寧洪陽雨堂村一家貧苦農民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清光緒年(1904)間應童子試,榜錄潮州府學生員。旋因廢科舉興學堂,乃入金山學堂就讀。1906年隨學長東渡日本入東京同文學院求學,志在改良教育,救國圖強,主讀航海、槍炮、魚雷等實戰學科。1908年考進日本海軍士官學校將校科。1912年留日畢業後,曾任海軍部軍需司稽核科科長、派任駐日本使館海軍副武官、任吉黑江防艦隊“江平”艦艦長、東北江防艦隊“利捷”炮艦艦長,1932年任青島海軍學校校長。正因為有這段經歷,黃緒虞深知培養船舶駕駛和管理等航運人才對國家是何等重要。

1944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時任職於兩廣監察使署,廣東省參議員、海軍宿將黃緒虞認為,中國海洋遼闊,江河眾多,國家極需海洋及江河航運人才;而潮汕濱臨南海,船舶密集,潮汕人刻苦耐勞,聰明勤奮,加之他對潮汕地區民俗、民風、人脈關係比較熟悉。於是,他極力促成省政府在潮汕創辦商船學校,並取校名為“廣東省立潮汕高級商船職業學校”。

但派誰去籌建並擔任首期校長呢?人選十分重要,通過全面考慮,他聯繫省府委員方少雲等一起向省教育廳推薦時任廣東連陽防空指揮部的指揮官黃宗德。黃宗德是廣東普寧人,1927年畢業於青島海軍學校,後畢業於防空學校軍隊防空研究班,曾任海圻、廣發、肇和等軍艦分隊長、輪機長、海軍教官等職,是一位辦事精幹,組織能力強,航務知識淵博的干將。省教育廳認真聽取黃緒虞、方少雲等人推薦意見後,確定委任黃宗德為商船學校校長並開展籌建工作。

73年前,汕頭有所省立船校——民國時期普寧籍愛國將領黃緒虞創辦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黃宗德受任後立即起程。一路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於1945年10月初,自粵北輾轉到達潮汕。

抗戰勝利後,潮汕大地百廢待興。上級限令學校務必在1945年秋招生並開學。時間緊迫,校址急需解決。怎麼辦?黃緒虞多次蒞汕,積極與當時的黨政軍要員一起參與籌建船校工作,經與地方有關人士協商,終於解決了校址問題。於1945年11月11日上午在汕頭市商業街友聯中學舉行學校成立暨駕駛一班開學典禮。第二年秋,原借用的學校急需退還。經上下溝通,終於獲得省政府調撥給位於中馬路(現民權路)、日據時期省立第三中學校舍為校址。佔地面積5畝,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經修繕,學校擁有了教學樓、禮堂、食堂、師生宿舍,後來又籌建了禮堂、操場、教學樓等,使學校初具規模。

創校的另一難題是師資。1946年,黃緒虞時任南京海軍司令部第一署署長,以海軍同事的關係,聘請了有豐富航海資歷及教學、管理經驗的徐沛擔任教務長,黃文田、沈饒生兩位海軍前輩擔任航海教師,聘請在海軍任職多年的傅能毅、富凱榮兩位擔任教官兼萬國旗語、國際貿易等科目教師。教師絕大多數是有一定名望、具備大專畢業以上學歷的。教學上的核心力量是海軍界任過職的軍人,使學校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成為當時潮汕地區一所知名學校。

技術專業學校缺少專業教學器材,老師也無從施教。黃緒虞深知教學設備和器材對教學的重要性。於是,通過關係,陸續向海軍有關部門以轉讓的形式購進航海地圖一批(近百張)和各種航海儀器,教學器材,使教學上所必須的設備有了保證,教學計劃得以實施。

學習期間,學生需要見習,上船操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學初期上船實習的問題,也是黃緒虞通過各種關係,多方聯繫船家,使商船學生能一批一批地上船見習。部分見習學員畢業後還能分配到船上工作。黃緒虞的一位老同學,汕頭招商局經理黃顯琪在這方面就幫了極大的忙。

汕頭解放後,學校改名為“廣東省立潮汕高級商船技術學校”。1953年,學校由長江航務管理局接辦,改名“長江航務學校”,校址仍在汕頭。1955年1月,學校遷址武漢,改稱“交通部武漢河運學校”。後校名幾經更變,與其它學校合併。1994年4月併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2000年5月併為“武漢理工大學”。

在汕頭辦學時間9年有餘,為國家航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船舶駕駛和管理的高級人才。每年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分配到全國十多個省市的船舶、港口、航道,他們把一生獻給祖國。許多學子業有所成,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做出貢獻。有的當上船長、輪機長、專家、發明家或勞模;有的當上處長、局長;有的成為一名光榮的海軍戰士,守衛海疆;學校還培養出新中國首批船舶女駕駛員、女引航員、女船長。由上海江南電影製片廠攝製,1957年上映的電影《乘風破浪》,即是以商船培養出來的航運女傑為原型拍攝的。

2003年11月9日,武漢理工大學航運學院黨總支書記王緒美,在慶祝潮汕商船學校建校58週年的講話上說:“這次我來汕頭是來尋源的。武漢理工大學航海技術專業是教育部所屬高校唯一的特色專業,這一專業發展的源頭是潮汕商船學校。”

73年前,汕頭有所省立船校——民國時期普寧籍愛國將領黃緒虞創辦

通過以上事例的闡述,充分說明了黃緒虞以多年投身我國海事建設的精神和久經沙場的大將風度,極力促成了潮汕商船學校在汕頭的創辦。創校老師曾偉在建校47週年時回憶說:“尤其值得我們懷念的是,曾為商船學校作出巨大貢獻的黃緒虞先生”、“商船學校能設在汕頭,他老人家是花了不少心血。”曾老師說出了許多老師和學生的心聲。是的,黃緒虞他親力親為,努力為學校的創辦創造條件,協助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為學校的成功創辦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傑出貢獻,受到了商船學校廣大師生的愛戴和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