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經典”的端遊,都是燒錢火了一時,最後默默無聞的被塵封;中國端遊要想做好,一味的搞花哨的東西,不如去繁從簡,好好做創新。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逆水寒最近火了,不管是玩家們痴迷於捏個“如花”臉,還是美麗的仙俠世界,網易作為暴雪的忠實門生,其遊戲的創作還是有些造詣的。

但也僅此而已了,暴雪作為遊戲界的一霸,被模仿了這麼多年,超越暴雪的寥寥無幾。

遊戲界有這樣的傳說“得入暴雪者,此生無悔已”。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這是對暴雪遊戲的一種肯定,可以隱晦一點的說,暴雪的遊戲幾乎壟斷了幾大遊戲分支。2002年7月,混亂之治版的War3發行,魔獸爭霸更是成為許多80、90後的美好回憶,人皇Sky李曉峰的傳說便開始於這個時代。

魔獸爭霸慢慢的演變出了3C地圖,再由3C演化出了第一張實時競技地圖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IceFrog接收後,對這個地圖做了大量的平衡性改動和創新,使DOTA和War3名聲大振。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從Dota的“遠古時代”,3條出兵路線,對戰雙方每方5人,就似乎成了鐵律;DOTA2和LOL不用細說。拿騰訊的王者榮耀或者其他同類型經濟網友,開發僅僅是將遊戲終端換了。

作為魔獸爭霸劇情的延伸,魔獸世界今年7月後將歷經8個版本了,有人唱衰魔獸,說是玩家變少了;確實,現在的玩家對待新手沒有當初的友好了,也少了許多淚目的故事;網易還不管休閒玩家和工會主力,通通按月卡收費。是的,這樣下來,在線時間是長了,可靠曾經的情懷支撐著那批玩家都老老實實帶孩子去了。(扯遠了)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權且來看看國內遊戲行業的現狀,根據景星DI收錄的2014至2018年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國內有遊戲發行企業3611家,投資規模283.4億。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國內遊戲行業看似規模龐大,但能真正靜下心來做遊戲的沒有多少;不然我們也不會遇見網頁右邊“極度尷尬的渣渣輝”,網易從09年代運營魔獸後,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沒有真正的學到精髓。

不說網易過去的端遊《天諭》,單說最近大火的《逆水寒》,胸大腿白得女性角色確實吸引了一批宅男;甚至吸引了一大波“捏泥人”的玩家。但打鬥畫面不敢恭維,一度的追求仙俠動作,而刻意添加許多花哨的特效,整體的遊戲情節就像把魔獸的模式搬了過來,將故事背景一改,再做一些遊戲UI的設計,一個遊戲就出來了。

那些標榜超越暴雪魔獸的遊戲都半死不活了,逆水寒會是例外嗎?

並且有網友試過,《逆水寒》這個遊戲,電腦8G內存運行都是馬賽克;又談何超越魔獸,超越暴雪。《逆水寒》的風景畫面是不賴,人物角色也很漂亮,但如果靠這些來抓眼球,這個遊戲不會火太久,《天諭》、《劍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玩家要看這些,大可看動漫,電視劇,未必不會比這個帶感。

最後回看,那些標榜“超越暴雪經典”的端遊,都是燒錢火了一時,最後默默無聞的被塵封;中國端遊要想做好,一味的搞花哨的東西,不如去繁從簡,好好做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