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巧借「融資」,破解企業難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升級”,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上升到產業鏈、供應鏈,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以如今低迷的實體零售業為例,一家全國連鎖性質的大型超市,上游供貨商可以達到上萬家,且大多數為中小企業。一般而言,生鮮農副產品、加工類的上游中小供貨企業規模較小,由於無法提供有效質押,加上內部財務管理不夠規範等因素,很難從銀行渠道獲得資金支持,資金短缺問題一直存在。

倘若巧用供應鏈金融,或許能激發新一輪市場潛力。供應鏈金融能夠為上游供應商注入資金,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整體競爭力,其對於激活供應鏈運轉有重要意義。

供應鏈金融巧借“融資”,破解企業難題!

業內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以應收賬款為例,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淨額已由2005年的不到3萬億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12.6萬億元,11年增長了3.2倍,年均複合增速接近13%。儘管如此,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5萬億元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表示,供應鏈金融不是一種“純金融”,它依託於真實交易背景,基於企業應收應付賬款、存貨、預付賬款等流動資產進行融資,補充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反過來利用金融工具,強化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有利於全產業鏈的相互協作與協調。

理論上,中小企業的最佳融資對象是銀行,但從收益風險配比角度看,由於銀行傾向於“牽手”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缺少主流金融機構的覆蓋,只能“富貴險中求”,尋找融資成本高的民間借貸,結果使得經營發展再增壓力。當下無論從供應鏈環境下的產業發展態勢還是從各項政策來看,開展供應鏈金融都是大勢所趨。

相較國際供應鏈金融發展而言,我國供應鏈金融已經默默走入第三個發展階段。

2008-2009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出現變化,進行產業聯動,即核心企業運用上下游的供銷業務,為自己的上下游提供融資平臺。銀行融資依舊是核心,資金往來則被默認。

到了供應鏈金融3.0階段,服務平臺的搭建顛覆了過往以融資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轉為以企業的交易過程為核心。宋華表示,當前我國已形成多個主體參與、多種形式、多種屬性、多種組合的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解信用風險難斷之憂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捲全球,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湧現,新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的結合應用也成為發展新趨勢。

在供應鏈金融場景方面,一些企業或機構已經有了一些嘗試。

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開發的大市場,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術應用都可能徹底啟動行業崛起的閥門,或是催生新的風險出現。

供應鏈金融風控包括貸前准入授信、貸中放款與貸後預警等方面,主要涉及信息的來源與風控方式。在風控模式中,針對企業的融資業務需要對企業法人和企業主體本身進行資質審核,會涉及央行徵信、財務信息、第三方徵信數據以及金融機構內部的一些相關數據。

在這種邏輯下,供應鏈金融業務會涉及兩個不同層面,即基於業務流或信息流管理的物理供應鏈和基於數據金融服務的金融供應鏈。

鉅額投入難獲產出

供應鏈金融藍海將至。眾多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早已爭分奪秒,紛紛加速佈局,推動市場持續升溫。不僅如此,除傳統的金融機構外,產業龍頭企業、電商平臺、保理公司、互聯網金融企業等也紛紛跨界供應鏈金融,各施長技,發揮創新,搭建生態圈。一時間,供應鏈金融市場呈現多方打擂、白熱化競爭態勢。

供應鏈金融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核心企業對供應鏈金融服務商的選擇,也是很挑剔的。一般來說,核心企業會綜合考慮服務商的股東背景、企業資質、金融科技水平、歷史業績等因素,合作的門檻較高。

從做生意的角度上講,供應鏈金融談不上是一門好生意,其業務流程複雜,項目瑣碎,操作成本高,中間收益低。

關於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方面,供應鏈金融市場主體跨行業的橫向發展,面臨業務多樣性的挑戰,擴展難度大、規模受限制;受助核心企業或單一行業的縱向業務延伸,上下游產業交叉感染風險加劇,需要面對風險集中度過高的問題。

因此,企業需要新建一套供應鏈服務系統,涉及人才儲備、系統搭建、風控模型設計、吸引資金等方方面面,基礎投入至少需要上千萬元,從前期立項到最終產生收益,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另外,系統日常運營還會產生維護費用,對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而言也是一項不小的負擔,市場開拓並不容易。

“總體來看,供應鏈金融還處於傳統模式,涉及上游的應收賬款、訂單、動產融資,下游的在途貨物質押等。在傳統模式下核心企業為降低自己的資金成本,針對上游會選擇儘可能延長賬期,針對下游儘早把庫存轉移出去,進而來降低自己的資金成本。”業內相關人士表示。

隨著主體多元化發展,供應鏈金融依託於真實的貿易背景,企業實際生產的流通場景,透明度會更高,風險更可控。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微觀金融活動,發展狀態像一座天平,天平的兩端是資產和資金,天平的梁是產業供應鏈信息,而支撐整個天平的底座就是風險管控。”宋華表示,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首先要把握三對關係:共銀鏈、共盈鏈和共贏鏈。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微觀金融活動,發展狀態像一座天平,天平的兩端是資產和資金,天平的梁是產業供應鏈信息,而支撐整個天平的底座就是風險管控。

不過難做的好生意還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解決目前的發展難題首先需要解決企業信用傳遞的問題。與核心企業聯繫緊密的一級承運商、經銷商,往往也是規模較大的企業,融資能力也較強;但與核心企業關係稍遠的外圍承運商、經銷商以中小企業居多,更需要金融的支持。供應鏈金融“迎難而上”關鍵在於如何有效破解企業信用逐級傳導、確權的難題,使得核心企業信用價值可向外傳遞,讓更多外圍的中小企業也能夠享受到好的金融服務。

其次需要創新服務下游經銷商的融資需求。由於有較強的核心企業的信用做擔保,行業針對供應鏈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做應收賬款融資比較成熟。業內人士強調,對下游經銷商的應付項目融資同樣需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