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產油國想不想油價繼續上漲,油價短期內也將繼續走高!

不管產油國想不想油價繼續上漲,油價短期內也將繼續走高!

從伊朗購買石油的主要國家不太可能聽從美國要求放棄進口的呼籲,關鍵盟友希望放棄以避免制裁,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短期內難以提高產量,這一謎題尚未解決,但是仍然有其他烏雲籠罩油市。

當前的歐佩克+世界中,遊戲規則被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一起協同控制。俄羅斯甚至有可能加入歐佩克成為預備成員。在沙特和俄羅斯雙邊協議中有一個關鍵條款,規定二者聯合起來增加或者降低石油產量干預油市將成為當前的新常態。

部分歐佩克產油大國對此並不滿意。在最近的維也納會議上,三個歐佩克成員國-伊朗、伊拉克和委內瑞拉-試圖否決增產的提議,但是未能成功。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實際上正在不斷下降。面對美國的制裁,也難以增加產量。而伊拉克需要時間來提高產量。

高盛堅持認為,石油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需要沙特和俄羅斯等核心產油國增加產量以避免年前前的庫存缺貨。高盛預計歐佩克和俄羅斯產量將在2019年年底之前增加130萬桶/日。但是波斯灣交易員們已經向亞洲時報表明,這是不切實際的。“高盛沒有數據能夠證明俄羅斯和沙特能增產這麼多原油。最多能增產100萬桶/日。此外,即便俄羅斯有能力,也不大可能會設法損害伊朗的利益。”

從理論上將,同樣都受到美國製裁的俄羅斯和伊朗,一直在協調他們的能源政策。二者都想要打擊美國頁岩油產業。頂級能源分析師認為,只有油價達到100美元/桶時,頁岩油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而且美國頁岩油氣生產是短期的,它將再未來15年之內被耗盡。而且,實際上,頁岩油最終可能只不過是一個龐氏騙局。

奧巴馬政府時期,曾命令沙特政府發動石油價格戰以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然而,委內瑞拉產量損失100萬桶/日,伊朗面臨即將到來的制裁,可能也會損失100萬桶/日的產量,當前的遊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正如“亞洲時報”報道的那樣,石油輸出國組織(加上俄羅斯)最多可以將其產量提高100萬桶/天。 而且增產也需要時間,因為正如波斯灣交易員所講的,此前80萬桶/天的減產量是由於耗盡了無法恢復的儲備。

產油國不想油價繼續上升

大多數產油國不希望油價高企。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需求將下降,電動汽車將受到非常大的推動。

這解釋了為什麼沙特能在維也納會議上的價格上限中佔了上風。沙特是唯一擁有一些剩餘產能的生產國,具體有多少剩餘產能將是能源界無休止爭論的話題。將要受到美國製裁的伊朗,繼續額外的能源收入,不得不反對沙特的增產提議。

最重要的是,儘管歐佩克在維也納會議上達成了協議,但是短期內石油價格必然會上漲。法國巴黎銀行等公司堅持認為,委內瑞拉和利比亞的供應中斷問題,加上對伊朗制裁的不確定性,導致油市基本面將在未來6個月繼續利好油價上漲。

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已經盡力淡化將有多少石油會重新回到市場上。他當然知道增產幅度不會超過100萬桶/日,而且增產需要時間。

考慮到現實政治條件下沙特不能在沒有向美國說明的情況下對石油政策作出任何決定,還有待觀察的是美國政府將如何應對新的沙特-俄羅斯協定。就石油地緣政治而言,這是非常重大的改變。

不管產油國想不想油價繼續上漲,油價短期內也將繼續走高!

歐佩克和俄羅斯原油產量:深綠色代表2018年5月份產量;淺綠色代表額外產能

哪些國家會不聽美國的話?

現在最大的未知數是美國對伊朗原油出口的貿易戰將會如何演繹。

伊朗油長贊加內非常實際,他並沒有指望任何買家能從美國獲得豁免。道達爾和荷蘭殼牌都已經停止購買伊朗原油。

伊朗原油的頭號買家是:中國,印度,韓國和土耳其。

印度將使用盧比購買伊朗原油。中國也不會怎麼理會特朗普政府的要求。

土耳其經濟部長更直言不諱得表示,美國做出的決定對我們沒有約束力。除了我們自己之外,我們不承認其他國家的利益。伊朗是土耳其原油的主要供應商,佔總進口量的50%。

伊拉克也不會泛起與伊朗的戰略能源合作。俄羅斯想要向伊朗投資500億美元用於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並不會理會美國的想法。

日本和韓國正在大力遊說以獲得豁免。 據韓國能源部稱:“我們跟日本處境相同,我們都正在與美國進行談判,並將繼續進行談判以獲得豁免。”

——END——

選自“外盤易(ID:Waipanyi_com)”

外盤易

網站:Waipany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