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車病」盯上了

騎行是一項全身運動,脊柱、肩、肘、腕、手、髖、膝、踝、足等各個關節,以及100多塊肌肉均參與活動。

和騎行臺相比,真是道路路況複雜,需要騎行者不斷地根據突發情況進行調整,不但鍛鍊了身體,還鍛鍊了反應能力。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人總會有點“職業病”,騎車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車病”盯上了?

手部疾患

症狀

騎行後雙手麻木、酸脹無力,就連握筆寫字、用筷進餐也會受到影響

病因

這種症狀被醫生稱為“腕尺管綜合症”。腕關節與手掌相交處的尺側有一個腕尺管,由豌豆大小的豌豆骨和纖維組成,尺神經由此管穿過,分佈到手部尺側。

騎行中上肢長時間受壓且運動量極小,上肢的血循環減少造成的。騎車時若雙手緊握車把,手掌尺側與車把接觸,豌豆骨卡居當中,當蹬車上坡或逆風前進,加快速度、身體前傾時,腕關節必然會過度背伸,使尺神經受到牽拉;同時上肢的支撐力增加,腕尺管內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因而引起上述症狀。

解決辦法

長時間騎行時,應每一個小時左右下車活動一下上肢。另外加強對上肢的針對鍛鍊,如拍籃球、啞鈴。此外長時間騎車,宜經常稍稍改變握持車把的姿勢,避免總是一個部位受壓。

戴手套可以加強把握車把的穩定性,又可以減輕手腕與車把之間的碰撞,也可在車把上套上軟套子。騎車過久感到手腕痠痛,可用熱水浸泡,或用熱毛巾捂。效果不佳者,可以作封閉注射或鬆解神經的手術。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膝關節

症狀

膝蓋疼痛

病因

騎車對膝蓋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鍛鍊,醫生也會推薦膝蓋不好的人踩腳踏車來鍛鍊,這是因為騎車對膝蓋基本不承受任何壓迫,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受到外力的衝擊,其伸展幅度也是在膝蓋的正常活動範圍內。

不過研究顯示,如果騎者操作不當,膝蓋也會受傷。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佔所有膝蓋受傷的80%左右。騎車兩個小時,膝蓋大約需彎曲近萬次,自行車是完全對稱的,但人的身體卻並不對稱,人體的各種差異(如雙腿的長度不同,扁平足等)在騎車過程中都會暴露出來。

解決辦法

把坐墊調整到合適的高度,若是痛點在膝蓋前方,提高座墊。若是痛點在膝蓋後方,降低座墊。(提高和降低座墊請在專業Fitter指導下完成)

選擇輕齒輪比或較容易的路線,讓你的迴轉可以至少在每分鐘60轉以上。在爬坡時,時常以坐姿或站姿來交替使用的肌肉。

膝蓋受傷後,如果能動,仍需保持合理的運動量;不要使用傳動速比太大,蹬起來比較費力的齒輪;上自鎖腳踏,它能更正你不正確的蹬踏方式,保護你的膝蓋;進行正確的熱身運動。

天冷時,人體把血液送回心臟,關節處血液循環減少,一定要注意膝蓋處的保暖!天氣較冷時騎車,要帶護膝或穿長及腳踝的長褲!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頸椎

症狀

頸椎病、頸肩部疼痛、手臂麻木、無力、頭昏、耳鳴、眼花、頸肌和腰肌勞損,嚴重者四肢不同程度的癱瘓。

病因

騎車者身體過度前傾時,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可造成頸部肌肉緊張。騎車時腰部的負擔最重。時間長了,頸椎關節和肌肉容易疲勞、損傷,可誘發病症。

若車鞍調得過高,騎車時臀部左右扭擺,時間長了會引起腰肌勞損。發育中的青少年,如長期處於這種姿勢,養成俯身習慣,可能形成駝背畸形,影響體態。長期遠距離騎車可能會導致頸肌和腰肌勞損。

解決辦法

騎車時間較長時,要注意變換騎車姿勢。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

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車座位。為了保證正確的騎行姿勢,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車輛的選擇、車座的選擇、車座的調整和車把的調整。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尾骨骨折

症狀

尾骨骨折的症狀是肛門後上方疼痛,於仰臥或坐位時明顯。附近直腸受刺激,常引起便秘。X光片或肛門指診,可幫助確定診斷。

病因

正常人坐位時,著力支點是兩側臀部堅強粗大的坐骨結節,尾骨基本懸空,並不承重。兩坐骨結節的之間平均距離約為11.6釐米。自行車座墊前窄後寬,前面寬度為幾釐米到十幾釐米,後面的寬度在20釐米以上。

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尾骨成為承重支點,受到頗大的重力,與堅硬的坐墊相撞,可發生折斷或與骶骨分離。

解決辦法

路面坎坷不平時最好下車,推車步行。

尾骨生理作用不甚重要,骨折後難以復位,不必強求復位。可改側臥位睡覺、休息。坐椅子或沙發時,可在臀部墊上氣墊圈,或改坐狹長條凳,使尾骨部位落空,避免受壓。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尿路結石

症狀

劇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續性或間歇性,並沿輸尿管向髂窩、會陰及陰囊等處放射;出現血尿或膿尿,排尿困難或尿流中斷等。

病因

主要是騎行時大量出汗後,造成小便量少,尿液中的代謝產物濃度過高所致。

解決辦法

出門騎行時,一定要帶足夠的水。也許有些車友會對以上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危言聳聽,但只要在騎行中稍加註意,把握好度,必然能在快樂的騎行中收穫健康。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跟腱

症狀

踩踏或行走時跟腱疼痛

病因

跟腱位於腳腕後部,連接腓骨肌肉和腳後跟,此處疼痛表明你的蹬踏技術有問題。車座太高時你必須用腳尖盡力去踏腳蹬,長時間地過於用力會導致肌腱受損。

解決辦法

調整坐墊的高度,騎車的時候腳掌和腳踝成90度儘量不要動。如果是長途旅行時應嘗試用腳的不同部位進行蹬踏,以免肌腱過於緊張。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曬傷

症狀

皮膚髮紅,爆裂,脫皮,有時候還伴有灼熱感,發癢,甚至起水泡!

病因

曬傷是一個普通術語,騎行時由於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之下而導致的皮膚損傷和發炎。

解決辦法

在臉,鼻子,胳膊,手臂,頸部,耳朵,裸露的腿部等部位塗上防曬霜。傷疤處的組織對陽光非常敏感,如果有傷疤,請用衣服和其它東西蓋住。在腿和手臂上穿戴腿套和臂套。爐甘石液和冰塊有助於緩解曬傷。堅持用質量比較好的潤膚露緩解症狀,並使曬傷部位保持溼潤。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皮膚擦傷

症狀

毛細血管損傷,造成表皮剝脫、翻卷為主要表現的損傷,血液滲透到周圍的肌肉組織中造成。但是,如果灰塵,沙粒和其它異物進入傷口,會導致傷口感染!

病因

由於鈍器(略有粗糙)機械力摩擦的作用,騎行中多發生於摔車後。

解決辦法

把擦傷的地方豎起來,有助於防止出血。創面需要用刷子清洗乾淨。為了保持傷口清潔,穿的衣服寬鬆點。擦傷面積過大時請注射破傷風疫苗。

-----熱門推薦-------

*輕戳圖片即可查看哦*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骑车的你是不是也被“自行车病”盯上了

最新單車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