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十大場景 銀聯打便民牌強攻移動支付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達4.5萬億元,其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

在移動支付市場,場景是用戶流量的抓手,產品則是紮根立足的基礎。作為我國支付產業的老大哥“中國銀聯”,近期加足馬力打造移動支付便民“十大場景”,以便民惠民為切入點在100個示範城市佈局移動支付高頻場景,公交地鐵一騎絕塵,菜場、商超、校企園區佳音頻傳。

佈局“十大場景”的豪情,或許正顯示出銀聯聯合支付產業相關方全面發力移動支付的決心,而這一次,他們找對了路。

  1. “十大場景”:助力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加速推廣

據透露,這次銀聯發力打造的“十大場景”包括:菜場及15分鐘周邊生活圈、公交地鐵、餐飲、超市便利、公共繳費、自助售貨、校園、食堂、醫療健康、交通罰款。

此“十大場景“均是圍繞民生所需的剛需高頻場景,也切實存在用戶痛點。通過聯手銀行和支付機構一道,銀聯開始挖掘其與公共服務領域的接近性優勢,共同打造全國和地方、線上及線下、傳統與新興的多層次支付場景生態。

在以“便民利民”為旗幟的宗旨之下,這步棋顯然也給銀聯銀行系移動支付產品找到了適合的機遇和路徑。

以公交地鐵場景為例,銀聯不僅有對標市場的二維碼支付方式,其手機閃付的獨特產品優勢更是將移動支付推入新發展階段。去年9月,廣州地鐵全線率先開通手機閃付直接進出站,後續多地地鐵相繼開通;今年5月20日,廣深城際鐵路更是全線實行銀聯閃付進站乘車,旅客只需“手一揮”手機閃付便可進站,這在全國鐵路尚屬首例,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交通”的創新嘗試。

銀聯手機閃付認證簡單,無需打開APP,在過閘等應用方面具備較二維碼產品更突出的獨有優勢,對切實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具有差異化借鑑意義。在實踐中,銀聯手機閃付過閘也一舉風靡各地。

對“十大場景”的行業合作方而言,通過提供定製化、綜合化的支付解決方案、運營支持綠色通道、聯合精準營銷等方式,建立和維護與行業龍頭商戶牢固的合作關係,產品及服務能力也愈加彰顯。

  2. 銀聯移動支付產品:賦能產業各方重塑新生態

銀聯移動支付產品以手機閃付、雲閃付APP為主打。目前看,銀聯在“十大場景”建設的同時,正通過完善支付功能和使用體驗,推動實現銀行系移動端的聯網通用,引領全行業生態重塑。

2017年12月,銀聯聯合商業銀行等產業各方共同發佈了“雲閃付”APP,成為彙集各銀行移動支付功能及權益的移動支付工具。銀聯以“雲閃付”為抓手打造生態圈,將消費者、商家、金融機構等等各方鏈接為一體。

發佈會上,銀聯表示堅持不髮卡、不收單、不與銀行爭利、保障數據安全四大原則,實現“標識、接口標準和用戶體驗”的三個統一,完善銀行卡跨行管理、II、III類賬戶開通等基礎功能,整合各方資源,構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如此看來,“十大場景”的推出,正是延續了“雲閃付”APP的一致理念,即通過協調資源,聯合產業各方共同降低百姓獲取高質量金融服務的門檻。從跨行管理到場景拓展,從支付服務到生活服務,從境內到境外,“雲閃付”及“十大場景”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匯聚著產業各方的合力、體現著產業各方的訴求,這是服務百姓、整合產業資源的重要使命,也成為產品本身的特色優勢,帶動了市場關注度與影響力的迅速提升。

互聯網+時代催生了一個新詞“賦能”。支付作為金融服務的連接器,具有天然的“賦能”屬性。而定位清算平臺、卡組織的中國銀聯,從初創伊始就在“賦能”金融業;在移動支付新時代,在“十大場景”的推進過程中,銀聯整合各方資源的發展策略更是“賦能”新樣板。

  3. 銀聯:以場景與產品為抓手實現“彎道超車”

如果說移動支付的上半場集中於“掃碼”領域的拼殺,而下半場的開始則由於銀聯的加入以及銀聯移動支付對行業的引領和重塑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有序。

豐富體現在移動支付產品的形式不侷限於傳統的二維碼,也包含手機閃付等基於NFC的非接產品,給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有序體現在傳統金融服務機構如商業銀行的移動支付得到了整合和規範,同時,伴隨著監管的趨嚴,行業的“唯利”屬性、無節制佔取市場份額的風氣得到塑正。

銀聯“十大場景”的建設體現著“便民利民”為主導的佈局移動支付的思路,也吹起了支付行業的清風。回顧銀聯16載歷史,便民利民、聯網通用、提升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始終是銀聯的發展思路。

以交通出行場景為例,廣州、杭州、寧波、天津等多地地鐵均可用銀聯手機閃付直接進出站,更多城市公交已開通銀聯手機閃付或銀聯二維碼支付,使用銀聯移動支付便捷乘車已成為多地市民的首選出行方式;以校園場景為例,已有全國各地的166所校園,超過4500家商戶實現銀聯移動支付,一部手機暢行校園漸成新風尚;以菜場及周邊生活圈場景為例,全國已有1600多家菜場、25000多家商戶實現了銀聯移動支付。場景建設,勢如破竹。

此外,移動支付產品之外,銀聯多年來在支付技術、支付服務、雲計算基礎設施、大數據挖掘、金融風險防控、基礎軟件、解決方案等方面積累的能力、經驗,會成為其走得更遠的動力源,也有助於將之開放和輸出給它的合作伙伴。

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曾表示,一直以來,銀聯都致力於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式綜合支付服務平臺,秉承開放、合作、服務、共贏的理念不斷推進與產業各方的合作創新,打造移動支付行業新生態,為合作伙伴帶來更多價值,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體驗。

在移動支付大時代,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場,我們對銀聯的實際行動拭目以待。

佈局十大場景 銀聯打便民牌強攻移動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