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

可是,你见过沈度写的隶书么??

沈度隶书《归去来辞》纸本,50.5×23.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372-427)辞彭泽令归田,作〈归去来兮〉(文选改为归去来辞)一文,用来抒写辞官退隐的心情与生活。这篇文章文情并茂,后世传颂不绝。

沈度的《归去来辞》通篇字形稍长,间架规整;点画齐平,波挑翻飞;笔锋尖利,起收如斩钉截铁,真是满满的高古之意。体势多呈楷式,具有娴婉遒劲、落落大方的风致,以及动辄合矩的法度。难怪杨士奇评价为:“尤为高古,浑然汉意。”

沈度《行书七律诗》。 纸本 ,纵24.5cm 横29.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看过这幅小行书,真的真的惊到了……越来越喜欢馆阁体楷模沈度了

此帖笔法仍以“台阁体”为基调,端妍润丽,亦仿米芾笔意,结字欹斜,遂成紧劲清健之势。端正修美的字体和遒劲圆润的笔画,外柔内刚。用笔劲健,书姿遒媚,亦能卓然成家。既有二王书法妩媚多姿的风范,也不失 婉丽飘逸、雍容矩度的自家风度。

下面回到沈度的主业馆阁体。

《敬斋箴》,楷书,黄纸本,纵23.8厘米,横49.4厘米。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全篇布势疏朗,笔意柔媚,然起收之势皆能笔笔力到,一丝不苟,使转应接,飘逸流畅,足见作者勤于临古,已达到法度森然,技法娴熟的境地。从风格上可以看出沈度的书法师承晋唐,出于《兰亭》之体系,其韵度丰神则更多地是受到赵孟頫书风和同朝而略早的宋克的薰陶。《明史·文苑传》云:“度书以婉丽胜”。阴柔秀润、平和姿媚,可以认为是沈度书风的主旋律。

《敬斋箴册》为沈度52岁时所书小楷作品,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只是因过于关注精巧与雅致,故笔墨较少变化,这也是“台阁体”千人一面、千篇一体的通病。

沈度《楷书四箴页》,纸本,纵29cm,横14.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四箴”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根据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朱熹《近思录》卷五《克治》载:“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作品以乌丝界栏,楷法紧结遒丽,具唐人法度,又不过分甜润,是沈度“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作。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

沈度还有一件举世闻名的作品,那就是永乐大钟上的经文。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难怪沈度能卓然成家,看过这些,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