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明代历朝皇帝和外藩诸王大都爱好书法,因此丛帖汇刻之风尤甚。明代书法虽然承沿宋、元帖学之路,但并未故步自封,而是能在晋、唐、宋、元帖学基础上集其大成,并能鲜明地突出书者的个性,造成了明代书法分明的阶段性和典型化的个性。

明初书法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二沈”(沈度、沈粲)为代表,“三宋”是由元入明、主要活动在洪武年间的书家,“二沈”是盛行于永乐、宣德年间的台阁书法的代表人物。宋克擅长真、行、草诸体,尤以章草名噪于时,作品有草书《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豹奴帖》,行书《七言绝句》、《两来得书帖》等。宋璲的小篆被誉为明朝第一,传世作品很少,小楷仅有《跋〈周朗杜秋图〉》,草书有《敬覆帖》。宋广传世作品仅有草书一体,《风入松词》、《李白月下独酌诗》为其代表作。

台阁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当时诏术四方善士写外制,又诏简尤善者于翰林写内制,故大批善书者被征入宫,如沈度、沈粲、陈登、朱孔易等人。主要职责是缮写诰敕、诏命、玉牒、册宝,以及宫殿的匾额、城坊等。产生了书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台阁体和台阁书法家。台阁体书法,对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有悖于帖学书法抒发性情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倡导,又促使了明代书法的繁荣。

从成化、弘治时期开始,明代书法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台阁体书法随着朝廷的而腐败日弛,已失去往日雍容遒丽的风范,表现为刻板僵化,渐渐失去艺术生命力;二是朝野书家普遍地意欲摆脱台阁体束缚,故又开始崇法魏晋法帖,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重新在文人书法中兴盛。由此,明中期书法以成化、弘治时期为过渡,走向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又一昌盛时期。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欣赏《明刻右军十六帖》拓片12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