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是小事,貨幣收緊是否轉向才是大事

6月24日,央行宣佈了今年第二次定向降準,並決定在7月5日實施。這次“定向”降準的目標有二:

其一:要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其二:商業銀行“債轉股”專項資金

此次降准將會解凍7000億流動性,市場普遍解讀為對地產,對股市,對債券利好。然而我在此有幾點不一樣的看法:

1. 目前小微企業的民間借貸利率基本在20%左右,雖說央行定向降準,旨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事實就是小微企業,死亡率本來就高,也不應該是銀行關注的焦點和重點。 無論央行文件如何支持,銀行對於風控的要求,小微企業是無法大量普惠於銀行信貸的。所以,央行政策對於小微企業的傾斜,只能說是錦上添花,絕對不可能雪中送炭。對於信貸的投放和市場流動性緊張的勢頭難以扭轉。

2. 降準只是為了流動性不出問題,而流動性不出問題在於銀行不出問題。銀行不出問題在於壞賬不出問題。而銀行債轉股的政策已經實施了兩年了,對於債轉股的實施,首先在於“壓下”銀行對於國企放貸之後壞賬上升的問題,而壞賬被壓下,銀行才有資源也有意願繼續向社會投放信貸。而國企的債變成了股,意味著國企的淨資產增加,而債減少,解決會計上資不抵債的技術手段。

那麼為何現在定向降準去支持債轉股的專項資金?因為銀行本來可以收回的“債”轉成了長期投資而不能收回的“股”,等於銀行手上可以流轉的錢就少了,最終銀行就難以向社會投放信貸了,因此,央行降準,適度解凍一些基礎貨幣,這樣銀行不至於捉襟見肘,手頭活絡一些才能繼續放貸。

3. 所以,央行這次降準只是應對成批的國企央企還不上錢,銀行“被迫”債轉股之後,手頭上沒錢的尷尬。因此,這次降準,去槓桿的路徑和勢頭不會被改變,表外迴歸表內的勢頭不會改變,社融繼續向下不會改變。

另外,企業部門的融資在這個階段其實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小了,實際上受到監管鬆緊的影響更大。我們分開來分析的話:

1. 小微企業的借貸成本為20%左右,難以向銀行融得到資,證明小微企業受制於營商的生存環境,其實“被迫”對於利率不太敏感;因此他們對於央行的貨幣鬆緊不太敏感。

2. 一些地方平臺,國有企業,地產商能否融得到資,只跟監管的鬆緊有關,跟央行的貨幣是否寬鬆無關。只要監管需要影子銀行回表,那麼是否降準都與房地產融不融得到資金,國3. 因此,是否繼續用地產拉抬經濟都沒有多大關係。

4. 因此目前降準釋放出7000億,截至目前根本不能視為貨幣的轉向。只要貨幣審慎和嚴監管仍在,那麼寬基礎貨幣,緊影子體系信用的趨勢依舊。這就是為何今天A股高開低走,最終收跌的原因,市場期待的流動性重新轉為寬鬆的預期落空。

財經豹社 總主筆:申雨田

降準是小事,貨幣收緊是否轉向才是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