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奉贤的创新持续力得分达87分,位居郊区第二

「科创」奉贤的创新持续力得分达87分,位居郊区第二

日前,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发布了对上海市所属16区综合创新能力的一份测评研究。研究显示,在包含松江、闵行、嘉定、青浦、宝山、金山、奉贤在内的郊区组别中,奉贤的创新持续力得分达87分,仅次于松江87.12分,超过组别平均分2.22分。

自2016年起,奉贤正式提出打造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两年间,区域内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仅在奉贤科技创业中心一家孵化器内,去年一年,招引入驻企业就同比增长49%,新增1082家;完成税收收入10989万元,同比增长58%,有力支持着奉贤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动能升级。

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放开手脚去创业

奉贤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是奉贤区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1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众创空间”三位一体的全科技孵化产业平台。

上海柏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位于创业中心的科创大楼7层。公司从事生物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下游制剂公司提供新的研发工艺,已在创业中心内布局了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两部分。

「科创」奉贤的创新持续力得分达87分,位居郊区第二

对初创企业而言,需要的往往不仅是服务,更是辅导。各个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能让创业者少走不少弯路。上海优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富硒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公司,由于产品推广不畅,销售业绩不佳,创业中心派导师在宣传上为其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获得了人保局小额担保贷款。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没有搬来创业中心,或许已经在激烈的竞争中消亡。”

此外,创业中心还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培育,针对新入驻科技企业做了大量前期政策宣传引导,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项目一对一辅导。中心的导师曾在走访中发现,上海迪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屈建平博士是国际上生殖免疫和内分泌研究领域的专家,却不是“千人计划”专家,不利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后续的科学研究。经过中心多次推荐,屈建平博士最终完成上海千人计划申请;由于农业检测研发与硬件成本高,上海启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前期投入已达3500万元,囊中羞涩的启甄在中心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张江高新区专项发展资金1000万元等各类扶持资金,解决了初创企业捉襟见肘的困境。

去年一年,创业中心共帮助推荐入驻科技企业申报市、区各类项目21项,获得张江专项扶持资金补贴的科技企业有3项、市创新基金2项,区联盟计划2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项,促进科技扶持政策落地。

多方借力,打造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链

在创业中心大楼6楼,一家来自西安的企业正在实验室做生物发酵方面实验,而他们借助的设备,是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的。“自己的工厂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在这里不仅有匹配的设备,还有专业的教授作指导,能尽快取得我们所需要的技术成果。”

奉贤虽有大量中小企业,但过去因科研水平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制约着科技创新发展。而在聚焦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创业中心里,不仅能够将专业技术平台、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不断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就于2013年成立并入驻中心,与奉贤、上海乃至全国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最强大脑”。“我们提供给企业的是生物技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链,包括生物过程信息技术、菌种构建与筛选、生物过程工艺优化与放大等等。”研究院负责人李超介绍,很多企业技术储备不足,在他们遇到瓶颈的时候,研究院都能针对性地给客户完整的生产工艺。

「科创」奉贤的创新持续力得分达87分,位居郊区第二

据悉,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输出技术,还提供设备。研究院专门研发了一系列基本仪器、设备和设施,最小的几十克重,最大的有几吨重。如今,研究院的服务对象遍布全国,服务企业达30多家,推动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的创新、转化和应用。

像华东理工这样的高校资源,创业中心还有不少,包括复旦大学医疗技术研发和医学检验所,与浙大有紧密合作的上海启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业中心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引进如此多高校资源,就是为了实现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三流合一”及其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交互流动。

与此同时,创业中心还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为科技企业服务,积极拓展与企业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创业服务力量。据介绍,去年创业中心新增中介服务机构6家,中介服务机构累计达到23家,常驻孵化园的有: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促进中心、114协同创新平台、金钟法律事务所、阳光技能培训中心4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