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皇帝的一紙詔書,奠定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朝廷能控制的版圖只剩關內300萬平方公里。清朝鼎盛時期,中國版圖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

1840鴉片戰爭以後,一方面,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另一方面,通過協議,列強對清朝的領土主權和疆界得到了確認,這是“自古以來”第一次以條約的形式對領土和邊界進行了確認。

直至當代,部分條約仍然具有法律效應,如中.印邊境洞朗地區邊界也是當時簽訂的。

所以,世界近代歷史中,各國對中國版圖和疆界的認識清晰明確,有充分的法律依據,確定了中國現在的基本版圖範圍,併為世界所公認的。

宣統皇帝的一紙詔書,奠定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清朝末年,革命黨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革命黨領導人並未對關外領土提出明確訴求。辛亥革命爆發後,在沒有發生大規模決戰的情況下,清室在袁世凱的威逼下,下詔退位,這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最高權力和平交接。

宣統皇帝的一紙詔書,奠定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宣統退位時,其退位詔書裡明確指出: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表明了民國是合法繼承統治清朝的所有領土,當時大概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而這就是“自古以來”的法律依據,對於民國和共和國的領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宣統皇帝的一紙詔書,奠定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現在,如果我們要宣揚領土主張,拿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地圖,是沒有說服力的,但如果我們拿出來的是清末民初的地圖,是由絕對說服力的。

所以得記住這兩個人,宣統皇帝和袁世凱,他們雖然有階級劣根性,但對歷史也是有一定貢獻的。

當然,還有一點,我們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

宣統皇帝的一紙詔書,奠定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