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賭博粉」新騙局

近年來,隨著網絡迅速發展,群眾的日常社交面不斷擴展,與網友相約吃飯、唱歌已較為常見,但這種盲目輕信他人的交際行為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近期,國內多家媒體報道了有關不法分子用請客吃飯為幌子,藉機在飲食中投放“賭博粉”,之後誘迫他人參與賭博從而詐騙錢財的相關案事件。請廣大市民注意防範,尤其是當前“世界盃”比賽期間,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賭博粉”簡介:“賭博粉”又稱“殺豬粉”或“打牌藥”,是當下新型用於賭博欺詐他人的工具,其含甲基苯丙胺,本身無色無味,服用後會刺激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異常興奮,感受到狂妄自大的自信力量,使人越賭越想賭,越輸越賭,同時整個人又恍恍惚惚,放鬆警惕,任人“出千”也沒感覺。

利用“賭博粉”實施犯罪的特點:

一是隱蔽性。“賭博粉”一般每袋10克,無色無味,不法分子將其倒入受害者飲用的茶水、飲料及酒水裡,不易被發現。由於“賭博粉”藥效持續時間一般是5至7個小時,而喝下6至8個小時後會在身體中自然消解,難以檢測。因此,受害者往往會以為自己只是喝醉了,最終願賭服輸自認倒黴。

二是成癮性。由於“賭博粉”本身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雖然比例佔的很少,幾乎只有0.001微克,但如果長期服用仍有可能使人對其產生依賴性並最終成癮。

三是便捷性。“賭博粉”來源地眾多,原料充分,且生產成本低廉,生產工藝簡單,不法分子很容易獲得原料從而進行加工製作。近年來,隨著網絡物流的飛速發展,交通渠道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賭博粉”在國內的快速蔓延。

四是組織性。利用“賭博粉”實施犯罪多為6至10人團伙作案。團伙首先物色好詐騙對象,再以種種理由將其誘至飯店、KTV、棋牌室等地,乘其不備下藥,最終完成“殺豬”(宰客)圈套。內部人員分工明確,組織嚴密,一旦陷入圈套極難脫身。

網警提醒:廣大市民要對不法分子利用“賭博粉”實施詐騙的犯罪特點有所瞭解,充分認知“賭博粉”的危害,提高自身防範意識。一是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參與目的不明的聚會、飯局等;二是不要輕易飲用或食用來歷不明的飲料與食物;三是切勿存在僥倖心理,遠離賭博,一旦被騙立即報案。​​​​

警惕“賭博粉”新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