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爲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牛何松,長治壺關人,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9月入黨,現在是自主擇業軍轉幹部。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今天,能夠登上這個講臺,給大家作報告,我心裡確實有點緊張。我只不過是做了一件件很平凡很普通的小事,社會卻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其實,在我身邊有很多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正是他們的一言一行,激勵著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和人民多做貢獻。

下面,我就把我資助安徽貧困女童方園園攻讀學業直到大學畢業的事情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彙報一下,我彙報的題目是《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在這裡,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一個人,她就是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安徽省嶽西縣響腸鎮石化希望小學的四年級學生方園園。她是一個勤奮好學、進取心強、吃苦耐勞的好學生。由於家遭不幸,3歲失去母親,原本拮据的家境每況愈下,為了供兩個弟弟上學,父親辭去民辦教師的工作外出打工,她在姐弟三人中排行老大,身為一個貧窮山溝裡的女孩,即將面臨輟學。不過,這是20多年前的方園園,現在的方園園已經大學畢業,在上海工作,也在上海結了婚、成了家。回想起20多年來的點點滴滴,我既激動又感恩。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記得那是在1998年2月,我正在武警安徽總隊安慶市支隊當兵。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安徽青年報》刊登的“蓓蕾行動”公益廣告上看到方園園的不幸遭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一種莫名的痠痛湧上心頭。我家在太行山革命老區長治壺關,儘管現在這裡已經是全國著名旅遊景區--太行山大峽谷青龍潭景區,但是20年前那裡相當艱苦,交通不便,貧窮落後。我的哥哥、姐姐讀完初中因交不起學費相繼輟學、外出打工。由於從小飽受家境貧寒對學業的影響,我深知農民子弟求學的艱辛。於是,我急切地與響腸鎮石化希望小學校長儲誠明聯繫,寫信承諾:“資助貧困女童方園園讀小學、上中學、考大學,直到大學畢業。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只要我還穿著這身綠軍裝,我就一定會堅持到底”。

這是一個簡單的承諾,這是一個軍人的承諾,這句承諾讓我付出了太多的艱辛、太多的汗水。自從資助上園園以後,我比以往更加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常常利用訓練間隙,寫新聞、散文和詩歌。於是,我把發表的稿費和積攢的津貼費一點點地存下來全部寄給方園園。

1998年9月1日,在我即將調回山西工作的時候,我專門趕到學校瞭解了一下園園的生活情況。那時園園還很小,不知道我是誰,幹什麼去的,只是從老師那裡知道,我是給她送點學費讓她好好學習的。就在我臨走時,園園似乎明白了什麼,一直在看著我,好像要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聽到老師的表揚,看到園園的成績,使我更加堅定了資助貧困女童方園園攻讀學業的信心。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從那以後,我和園園在書信中互相鼓勵著,她有什麼心裡話從來不給她父親傾訴,都會寫信告訴我,讓我幫她解決。就是這樣,我們十幾年來一直都是書信來往,互相鼓勵互相安慰,也許這是一種精神寄託吧。好事總是成雙。1999年7月,園園以優異成績考入初中,沒有想到的是,我也美夢成真,考上了軍校。

每年拿出500元,對於一名每月只拿45元津貼費的我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記得那是1999年,沉重的家庭負擔讓我也曾經想過退出“蓓蕾行動”。那年年底,我的父親患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行動相當不便,經濟壓力很重。正當我猶豫不決時,方園園的一封信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經歷了一次次激烈的思想鬥爭。“叔叔,告訴你個好消息,我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一本本獲獎證書、一張張優秀成績單,本來是件十分開心的事,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孩子還這麼小,才10歲啊,就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獲得這麼多的榮譽,真是不簡單。”我的心裡是這麼想的,可是越想越不敢多想。繼續資助她吧,家裡確實太困難了,父親還在病床上躺著,每天吃藥需要大筆資金,錢從何來;如果放棄資助計劃吧,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和軍人這個神聖的稱謂。怎麼辦呢?我也是考慮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離開父親返回軍校的那一刻,父親反覆叮囑我:“到了軍校要好好學習,不要擔心我的病,聽領導的話,多做點好事,為家鄉人民爭口氣、爭點光。”一句簡單的囑託,一句所有家長都會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卻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真正明白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的道理,使我決定自己生活再難、家庭負擔再重,也要咬緊牙關,繼續許下的諾言。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到了2002年。我軍校畢業後,當上了武警警官。這時,方園園也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高中。當我第一次領到幹部工資時,激動不已,那時我的工資每月1000多元,我一次就給方園園匯去700元學費,並寫信告訴她:“武警叔叔給你的不僅僅是學費,而是一種力量,一種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精神,一種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希望你珍惜機會,好好讀書,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父老和學校師生對你給予的殷切期望。”

然而,2005年7月,園園參加高考卻名落孫山,心理壓力特別大,感到對不起我,對不起家人,每天不敢出門,非常絕望。為了不讓園園產生休學的念頭,我多次寫信鼓勵她,“園園,不要擔心復讀費,我還會像以前一樣繼續資助你,我一定要把你送進大學。”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2006年8月,園園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安徽中醫學院,我馬上請假趕到她家為她送行,她父親卻對我說,“牛幹事,你去送園園上大學吧,我就不去了,有你去送她上大學我放心,園園也會很開心的。”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特別開心,好像是要送自己女兒上大學一樣。臨別時,我送給她2000元學費,承諾讓她好好學習,不要為3萬多元高額的5年大學學費擔心。看到園園溼潤的眼睛裡淚花閃閃,但她還是強忍著淚水,堅持把我們送到了學校大門口,我也強忍著淚水離開了安徽中醫學院。就在我即將踏上列車返回山西的那一刻,園園的同學卻給我打來電話,“你是牛叔叔吧,我聽園園說了你們的情況,現在園園哭得特別傷心,誰也勸說不了,你能不能再返回來看看她,那怕是簡單地安慰一下她也行。不要讓她再哭了,好嗎?”

聽到此話,我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讓園園接電話,她卻不接,只是一個勁地哭。是啊,園園,你要哭就哭吧,也許哭出來是一種解脫,畢竟那麼多年了,雖然不是一家人,卻骨肉相連;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血濃於水。看到一個在我的懷裡曾經抱過的小女孩今天終於考上大學了,這種離別的感覺好像是自己的女兒要出嫁一樣,我也很難受,但我還是強烈剋制住自己的感情告訴她:“園園,我的好園園,你不要再哭了,好嗎?我知道你捨不得叔叔離開,其實叔叔也捨不得離開你,你知道我的心裡也很難受,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等你大學畢業,我們還會再見。”

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之間,園園5年的大學生活已經結束。2011年7月10日,園園從安徽中醫學院順利拿到大學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後,第一個告訴了我:“叔叔,沒有你,我是上不了大學的。今天我終於畢業了,我的大學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們都應該去喝點酒,好好慶祝一下。”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園園順利大學畢業,在她的家鄉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她的父親感慨萬千,專門給我打來電話表示感謝,他說:“牛幹事,在我們這個窮山溝,女娃是上不了大學的。如今她成為我們村裡唯一一個女大學生,我走到那裡都十分自豪,腰板挺得直直的。”

是啊,14年,長也不算長,短也不算短;5萬元學費,多也不算多,少也不算少。回想起資助她14年來的這些日子,我就心酸。當兵時,每月35元津貼費;上軍校時,每月85元津貼費。可是為了供園園上學,我失去了同齡人更多的花前月下,我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就是存錢存錢再存錢,匯款匯款再匯款,直到把園園培養成人。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人總是懂得感恩的。2011年10月5日,園園專程趕來山西看望我們。在我的老家,園園看到村裡一棟棟小二樓拔地而起,再看看我家那座70年代的破舊石頭小屋;看到鄰居家都有電視看,再看看我家連臺電視都沒有;看到鄰居家都有了暖氣,再看看我家還是以前那個土炕……園園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叔叔,我一直以為你家很有錢,沒想到也是這麼窮,真不知道14年來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說著說著,園園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2015年,園園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婚禮上,他們用中國最傳統的叩拜大禮向我和妻子當面跪下,淚水沖淡了她的濃妝。作為證婚人,我強壓眼圈打轉的淚水,凝視園園,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看著園園從大山深處步入繁華都市,從一個光著腳丫、繫著紅領巾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名醫學學士,一次次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我真的很開心。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當然,這麼多年來幫助我完成夢想的還有一個人,就是我的妻子。為了一個軍人的承諾,為了一個貧困女童的學業,她犧牲了一個女人應該擁有的美好東西。2003年我們結婚時,沒有拍婚紗照,沒有買雙像樣的皮鞋。從頭到腳我們只花了308元,就走進婚禮的殿堂。“電視不要太貴,能看就行;衣服不要名牌,合身就行;生活不要奢侈,吃飽就行。”結婚後,我和妻子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默契,雖然不是約法三章,卻心有靈犀。妻子非常理解我,她常常說:“我愛的是你這身綠軍裝,雖然結婚是一輩子的大喜事,但我不喜歡浪費。”面對溫柔賢惠的妻子,我真的不知道該對她說些什麼,因為我欠她的太多太多。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只要孩子們有學上,就有希望。”這是我一直以來堅定的信念,也是我捐資助學的最大動力。入伍22年來,我始終以雷鋒為榜樣,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捐資助學20載,扶貧濟困10萬多元,長期資助失學兒童12名,遍佈全國4省6市,在平凡崗位上譜寫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忠誠之歌。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解放軍報等50多家媒體深入報道,在軍營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被人們親切稱讚為“最美兵哥哥”。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榮獲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中國兒童慈善獎、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擁政愛民模範、武警部隊優秀共產黨員和學雷鋒先進個人、感動山西十大人物、感動晉中十大道德模範等榮譽。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牛何松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材料

這些年,我幫助的失學兒童,遍佈全國4省6市,許多都未曾謀面,但只要看著他們成長進步,我就跟抹了蜜一樣,心裡美滋滋的,感到再多的付出都值當。雖然我資助的方園園、趙青等2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但是我資助的另外2個貧困孩子還在上學,我就會一如既往,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把我的愛心繼續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需要關心的孩子,努力為黨和人民做出自己更多更大的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以實際行動感恩社會,報答人民。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