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新麦收购市场渐趋理性 临储进口小麦拍卖仍在持续进行

进入6月下旬以来,主产区新小麦购销市场渐趋理性,价格也较为平稳,由于前期抢收导致价格不断抬高,使得加工企业、贸易商的谨慎观望心理有所增强。而受此影响,农户惜售、部分贸易商囤粮的心理却有所减弱,出货的意愿增加,小麦市场流通粮源紧张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主产区新麦收购市场渐趋理性 临储进口小麦拍卖仍在持续进行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1705.4万吨,同比减少918.5万吨,其中:河北收购108.9万吨,同比减少18.2万吨;江苏收502.7万吨,同比减少261.8万吨;安徽收购191.5万吨,同比减少298.7万吨;山东收购279.1万吨,同比减少69.5万吨;河南收购383.6万吨,同比减少253.7万吨;湖北收购59.2万吨,同比减少59.3万吨。

在收购进度同比偏慢的同时,近日收购价格也出现了企稳回调。6月29日,河北石家庄地区国标一等小麦收购价1.24元/斤,较前几日下跌了5厘;邯郸地区二等小麦收购价1.24元/斤,保持稳定。江苏南京地区二等小麦收购价1.245元/斤,也下跌5厘,其他江苏地区的收购价多在1.15-1.19元/斤,稳定在托市收购价水平。山东德州地区三等小麦收购价1.235-1.24元/斤,局部也回落了5厘;菏泽地区1.21元/斤,上涨0.01元/斤。河南安阳地区三等小麦收购价1.18元/斤,鹤壁地区1.20元/斤,新乡地区1.15元/斤,保持稳定。另外,河南信阳地区等外小麦收购价0.85元/斤,湖北襄阳地区等外小麦价格0.75元/斤,孝感、随州地区0.80元/斤,都保持稳定。

在前期湖北出台超标小麦临时收购处置实施方案,安徽合肥、蒙城县出台了补贴收购政策之后,安徽巢湖市也针对今年部分小麦等级和食品安全指标达不到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的情况,出台了对企业收购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超标小麦实行定额补助。

主产区新麦收购市场渐趋理性 临储进口小麦拍卖仍在持续进行

另外,尽管国家已经暂定了2014-2016年产托市小麦的拍卖,但库存的临储进口小麦拍卖仍在持续进行,由于品质、市场需求等原因,成交率依然偏低。其中,6月26日计划销售2013年美2号软红冬麦171.09万吨,成交0.25万吨,成交率0.14%,成交均价2298元/吨。28日拍卖计划销售2013年美2号软红冬麦170.84万吨,成交0.3万吨,成交率0.17%,成交均价2210元/吨。

后期来看,随着新麦收购的持续,市场购销已进入高峰期,市场在价格形势明朗之后也将逐渐趋于活跃。其中,鉴于今年华北地区小麦质量较好,后市或将保持高位运行。对于种粮农民来说,在托市收购期间即9月底之前,选择合适的机会售粮仍是比较好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