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爲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文/王衛平

大輅始於椎輪,奮鬥必有犧牲。在我軍篳路藍縷的創建初期,有這樣一個人:他早年敏而好學,長大後為尋求淑世救國的真理而遠赴他鄉,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為我軍第一塊根據地的創立建下不朽功勳,惜其過早犧牲,以致悠悠青史,其名甚微,就連其故鄉之人也大多“幾乎沒有聽說過”他。然而,薪盡火傳,無論是莽莽秦嶺的空間阻隔還是泱泱漢水的時光流逝,我們都沒有理由讓他的英名和功績逝於流波。他就是我黨我軍早期優秀政治工作者,參加秋收起義並促成“三灣改編”,與毛澤東並肩戰鬥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陝籍紅軍將領何挺穎。

亂世豈安作書生 學到尋源自不疑

何挺穎,又名科生,字策庸,1905年出生於陝西省南鄭縣何家灣村,其父何根山曾執教於漢中漢南書院,主張科學救國,追求民主,是一位進步的知識分子,後在辛亥革命影響下加入同盟會。1920年,秉承“文能換骨非妄談,學到尋源自不疑”的庭訓,高小畢業後的何挺穎考入漢中聯立中學,期間受新思潮影響參加過反帝愛國學生運動。1924年,懷揣科學報國的夢想,何挺穎遠赴上海,寄讀於浦東中學,當時的浦東中學本著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特別重視數理化學習,學校還專門為文化落後地區的學生設立“特別班”招收內地舊制中學的學生,這為何挺穎的學習大開了方便之門,他在這裡參加了漢中旅滬學生會,開始接觸《中國青年》《嚮導》等進步書刊,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薰陶。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何挺穎

1925年,何挺穎考入上海大同大學數學系,大同大學擁有當時中國最先進的近代物理實驗室,聘請了中國第一個留美的數學博士,學校良好的條件非常契合何挺穎科學報國的理想,何挺穎曾說“繆斯女神吾所愛,賽斯先生國所需。淵明若處荒年世,應不種秫而種粟。”他堅定地以為中國貧窮落後主要是因為科學不發達,他要好好學習數理化,將來做一名數學博士為祖國服務。

然而,殘酷的現實和激盪的革命風雲引發了他痛苦的反思。這年5月,上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參與其中的何挺穎親身感受了上海各界人民團結一致的反帝熱忱和壯舉,也目睹了帝國主義的殘暴和冷血,他的心情再也無法平靜。

面對同胞的鮮血,他憤然寫下“南京路上聖血殷,百年侵略仇恨深。去休學者博士夢,願作革命一新兵”以明志。不顧老師、同學、親友的規勸,家庭的反對,何挺穎毅然決然放棄了在大同大學數學系的學習開始接受革命思想影響,1925年6月,何挺穎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又轉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開始較為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著力於勞動問題、農民問題、婦女問題的研究。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由中國共產黨人主持,有著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濃郁氛圍,我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施存統、彭述之先後擔任該系主任,在馬克思主義思想薰陶下,這年冬天,何挺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也因此成為我軍早期黨員中少有的較為系統地學習過馬克思主義的大學生幹部。在忙碌學習的同時,他還參與創辦了《漢鍾》雜誌,向家鄉漢中介紹新文化,宣傳新思想,還積極奔走聯合在北京的漢中同學會,成立“新漢社”,將《漢鍾》雜誌更名為《新漢》月刊,抨擊黑暗現實,啟發民眾。自從加入中國共產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何挺穎的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是真正代表窮苦人利益的黨,才是真正能把民眾團結起來的政治力量,那種“散沙枉有四萬萬,中國不亡非天理”的悲觀論調可以休矣。他堅信“四萬萬人發吼聲,火山爆發世界驚。中國有了共產黨,散沙結成水門汀。”在上海,這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何挺穎找到了甘願終身為之奮鬥的信仰和方向,找到了他心目中真正的救國良方。

“天字一號”指導員 三灣改編“馬前卒”

革命風暴一何急,輾轉洪流挺穎鋒。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北伐的方針,是年7月,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終於打響。為推動革命形勢進一步發展,中國共產黨選派大批優秀黨員到北伐軍中做政治思想工作。何挺穎受黨的指派前往國民政府警衛團幹部連擔任指導員。不久,經黃埔軍校軍事訓練班的短期培訓後,1927年1月又被派到北伐軍李品仙部任團指導員,由於他兼有軍事和政治之長,能身先士卒,吃苦耐勞,深受官兵信任。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後,何挺穎被迫離開了北伐軍,再次回到國民政府警衛團幹部連擔任指導員,旋即又受黨的指派前往鄭州。隨著國共合作的破裂,鬥爭形勢陡然嚴峻, 7月下旬,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何挺穎受命從鄭州趕赴南昌,準備參加南昌起義。當他趕到武漢,準備在武漢警衛團團長盧德銘率領下急赴南昌,但當部隊抵達奉新縣時,方知南昌起義部隊已經南下奔赴廣東潮汕,加之張發奎部的堵截,盧德銘改變計劃,將部隊帶到湘鄂贛三省交界的修水休整待命。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黨的委派,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湖南,籌備和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何挺穎隨盧德銘加入秋收起義部隊,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起義總指揮。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下轄3個團,何所在的警衛團編為第1團,他擔任第1團第1連的黨代表,是我軍名副其實的“天字第一號”基層連隊政治主官。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原本計劃兵分三路進攻平江、萍鄉、醴陵、瀏陽,然後會攻省會長沙。起義前夕,流落在鄂南的黔軍殘部邱國軒部被起義軍收編為第4團。何挺穎所在的第1團由修水出發,向湖南長壽街進發,當部隊抵達金坪時,被已經叛變的邱國軒第4團伏擊,被迫向瀏陽轉移。9月19日,各路起義軍彙集在瀏陽文家市,召開前委會討論下一步進軍方向。毛澤東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現在敵大我小,敵強我弱,革命暫時已無可能在城市取得勝利,應該到敵人統治薄弱、群眾條件較好的農村去。會議經過激烈討論,否定了“取瀏陽直攻長沙”的主張,決定向湘贛邊農村進軍,毛澤東動員大家說:這次武裝起義受了挫折,算不了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當前力量還小,還不能去攻打大城市,應當到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去保存力量,發動農民戰爭。我們現在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一定要打爛蔣介石這口大水缸!正是在文家市,何挺穎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併為他對形勢的清醒分析和堅定樂觀的革命信念所深深吸引。9月20日,部隊離開文家市,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後來的歷史證明,這是我軍最為重要的一次進軍,因為它不僅是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之旅,是中國革命新局面的開新之旅,更是這一切的基礎——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塑形肇基之旅,因為正是在這次進軍途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把“支部建在連上”。這是繼八一南昌起義人民軍隊誕生以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重大的事件,這次改編,何挺穎貢獻殊甚!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三灣改編。

原來,秋收起義部隊的官兵來源十分複雜。大致由武昌國民政府警衛團、瀏陽工農義勇大隊、平江工農義勇隊、安源工人礦警隊,以及湖北通城、祟陽、江西萍鄉、蓮花、安福等縣農軍 10支武裝組成。起義時 3 個團分散在修水、銅鼓、安源三地,沒能建立前委統一領導,軍事主官自行其是問題相當嚴重,又因收編部隊反水,加之敵軍力量過於強大,僅僅7 天,各路部隊都不同程度受到損失,甚至連總指揮盧德銘也在戰鬥中犧牲。以致蘆溪遇襲後,部隊僅剩下八九百人,連續作戰失利導致傷病增加,官兵士氣十分低落,加之一些官長存在打罵士兵的舊軍隊習氣,有的長官怕艱苦,私自離隊自尋出路,軍紀鬆弛。官多兵少、槍多人少的情況較為普遍,開小差、當逃兵者不乏其人。面對人數不斷縮水、士氣每況愈下的隊伍,毛澤東憂慮不安。這時,行軍中有一個連隊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這個連隊竟然沒有出現逃兵,這就是何挺穎任指導員的第1團第1連。細談之下,毛澤東才發現,眼前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竟然是個上過大學,進過軍校,以前還當過團指導員,對政治工作很有見地的“老”政工,這個連隊之所以沒出現逃兵,與眼前這個“老政工”的工作脫不了干係。“你當過團指導員,現在又是連指導員,你覺得現在這種情形,怎樣才能把部隊牢牢掌握住?”毛澤東把自己的焦慮一股腦地告訴何挺穎。“這恐怕還得從部隊中的黨組織抓起,把組織的作用發揮出來,真正使黨成為部隊的核心領導者,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部隊中的黨支部太少了,沒有沉到基層去,依我看,連一級都應該把支部建立起來,班、排也要成立黨小組。”何挺穎似乎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對噢,你講得太好了,我們應該擴大黨的基層組織,把支部建在連一級,軍中重大事項,都應經過黨支部、黨委來決定。我看,各級指導員也應換個名字,直接叫黨代表,建立黨代表制度,支部書記由黨代表擔任,在政治上負全責。”在何挺穎連隊的啟發下,毛澤東的思路越來越明晰。“一個人活著要有靈魂,軍隊也一樣,應該有軍魂,我們軍隊的魂魄就是黨的支部,一定要把支部建到連一級。”經過一番醞釀,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永新縣三灣村成功領導了“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和舊軍隊人員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從此,這支軍隊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 是個關鍵。從這時起,毛澤東與何挺穎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改編後的部隊縮編為一個團,團長由陳浩擔任,實際上取消了師長餘灑度的軍事指揮權,在官多兵少的情形下,不少師團級的領導都接受改編成了軍官連的普通一兵,何挺穎卻被任命為第1團3營黨代表,足見毛澤東對何挺穎信任之殷。他堅決執行毛澤東指示,以連為單位建立了黨的支部和士兵委員會,班、排建立了黨小組,積極整肅部隊,部隊戰鬥力有了大幅提升。

井岡山下轉戰忙 黃洋界上建奇功

“三灣改編”後,部隊於10月27日到達井岡山的茨坪。其間,國民黨內部因爭奪所謂“正統”而爆發寧漢戰爭,由於要對付新桂系李宗仁,控制兩湖地區的唐生智把部隊悉數投入戰爭,江西的朱培德部也將主力調到贛北,毛澤東決定抓住時機主動出擊,拿下井岡山周邊地區,工農革命軍先後攻佔了井岡山周圍的茶陵、遂川、寧岡等縣城,並建立了縣級政府和黨組織。

由於茶陵是湘贛邊界第一個工農兵政權,影響甚大,故李唐戰爭稍歇,敵人旋即反撲,何挺穎和張子清率領的3營先後參加了保衛茶陵工農兵政權的戰鬥,這時,團長陳浩、副團長徐庶、參謀長韓莊劍等人因部隊遭到挫敗而灰心動搖,密謀叛變,拉著隊伍投靠國民黨第13軍軍長方鼎英。危急關頭,何挺穎、張子清、宛希先當機立斷,一面將情況迅速報告毛澤東,一面果斷追擊,及時粉碎了陳浩等的叛變投敵陰謀,為井岡山斗爭保留了革命力量,在處決叛徒後,何挺穎被任命為第1團黨代表,張子清為團長。其後,在何挺穎、張子清、袁文才的領導下,工農革命軍攻打寧岡新城,全殲守敵,成立了寧岡縣工農民主政府。3月上旬,應中共湘南特委要求,工農革命軍前委被撤銷,改組成師委,毛澤東任師長,何挺穎任師委書記,開始了與毛澤東的搭檔。4月底,何挺穎和毛澤東前往龍江書院會見了朱德、陳毅商議兩軍會師,5月,朱毛紅軍勝利會師井岡山,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何挺穎為31團黨代表,井岡山根據地逐步發展為湘贛根據地。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黃洋界保衛戰。

正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蓬勃發展之際,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不顧敵強我弱的鬥爭形勢,盲目發展,要求紅軍出擊湘南,毛澤東等人勸說無果,不久,因湘軍2個師進擊井岡山,28、29兩個團在朱德、陳毅領導下下山主動出擊,在回師中,由於初上井岡山的29團出身湘南暴動部隊,隊伍政治教育沒有及時跟進,鄉土氣息濃烈,不願意回井岡山過艱苦生活,遂由不滿而致哄亂,進而發生潰散直至最後被國民黨軍截殺,幾乎全團覆滅,戰鬥力最強的28團也有一個營發生叛變,損失慘重,在追擊叛軍的戰鬥中,團長兼軍參謀長王爾琢被叛變的營長擊殺,紅軍遭受了井岡山會師以來第一次慘重失敗,史稱“八月失敗”,鬥爭形勢急劇逆轉。得知紅軍大隊遭受失敗,毛澤東急率31團第3營去桂東接應,何挺穎、朱雲卿率第1營堅守井岡山。湘贛之敵聞知紅軍主力遠去湘南,守備空虛,企圖乘虛而入一舉攻下井岡山,他們集結四個團的兵力合擊井岡山,把突破點選在了著名哨口黃洋界,形勢危急。面對敵強我弱的鬥爭形勢,何挺穎一面耐心細緻地分析形勢做好守山紅軍的思想穩定工作,一面和團長朱雲卿積極發動和組織軍民周密部署,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因陋就簡削竹釘、壘木頭、搬石頭、挖戰壕、築工事,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堅定大家的必勝信念。8月30日上午戰鬥打響,我守山軍民據險堅守,居高臨下,檑木滾石如疾風驟雨洩落而下,迎頭痛擊來犯之敵,戰鬥進行到下午四時左右,我軍已連續打退敵人三次進攻,不甘失敗的敵人仗著人多勢眾開始發起第四次攻擊,我軍利用軍械所僅存的三發迫擊炮炮彈前來助戰,可惜前兩發竟然是啞炮,但令我軍和湘軍都沒有想到的是,最後一發炮彈竟然直接命中敵湘軍指揮所,隨著“轟”的這聲炮響,我軍陣地上的軍號聲、鑼鼓聲、爆竹聲、吶喊聲、槍炮聲瞬間大作,湘軍慌不擇路,落荒而敗,邊界群眾也手持大刀、梭鏢、揮舞紅旗出現在各個山頭,膽戰心驚的敵人以為紅軍主力已經回師井岡山,連夜倉皇逃出,約定和湘軍共擊井岡山的贛軍中途聞知湘軍潰敗,也停止進軍,這就是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在接應湘南紅軍回師途中,毛澤東欣聞井岡山軍民在何挺穎領導下,以一個營擊敗敵四個團的戰績,欣然於馬上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西江月·井岡山》。 “黃洋界保衛戰”亦成為我軍初創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青山有幸埋忠骨 漢水蒼茫贛水碧

1928 年7月,彭德懷領導湘軍獨立第5師第1團等部在湖南平江起義,起義後第三天,奉命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第13師,10月,該師與平江、瀏陽的游擊隊合編為3個縱隊。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部隊從湘贛邊轉戰來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進一步壯大了紅軍隊伍,井岡山根據地的發展,引起了蔣介石的惶恐。

1929 年 1 月,國民黨糾集湘贛 18 個團的敵軍向井岡山發動第三次“會剿”。為粉碎敵人的“會剿”,紅軍決定以贛南為出擊方向,採用“圍魏救趙”之計,到外線擊敵,吸引國民黨軍隊,以解井岡山之圍。1月14日,何挺穎隨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的紅四軍主力3600餘人轉戰贛南。其時,紅四軍由茨坪向贛南出擊當天,敵人即已發現紅四軍主力行蹤,敵“會剿”總指揮部旋令各路敵軍對紅軍進行追擊和堵截。1月21日,紅軍經崇義縣向大庾縣進發,駐守縣城的國民黨保安團棄城而逃,23日,紅軍順利拿下大庾縣城。但奉命追擊的贛敵李文彬部也已悄然逼近大庾城郊。大庾縣地處粵贛商道要衝,是井岡山到贛南之間的一個大縣,但共產黨的群眾工作卻是一片空白。李文彬部尾追而來,直抵大庾縣城外,老百姓見了,視若無睹,也沒人去向紅四軍通報。所以,李文彬很輕易地完成了對大庾縣城的圍攏,此時的紅四軍仍舊矇在鼓裡。直至李文彬部搶佔天柱山、惜母嶺等制高點,用機槍向城內掃射時,我軍才發現敵情,28團黨代表何挺穎深知此戰關係重大,遂與團長林彪商議,對敵進行阻擊。阻擊在金連山、東山嶺一帶展開,由於情勢危急,何挺穎親臨一線實施指揮,由於敵人搶先佔領有利地形,激戰一天,也未能擊退敵人,戰鬥中,何挺穎背部中彈,子彈擊穿胸部飛出,傷及肺部,傷情嚴重。紅軍被迫分散撤出大庾縣城,越大庾嶺南下準備在南雄烏逕集結靠攏。但部隊剛進烏逕,就得到烏逕民團和國民黨軍已追趕而至,不得不連夜再次實施突圍,向信豐方向前進。1月26日,部隊轉移至吉潭地區時再次遭敵襲擊,何挺穎終因中途失血昏倒,傷重不治,壯烈犧牲,年僅24歲。壯士英年早逝,總是令人嗟然興嘆,如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所言:在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根據地的初創時期,何挺穎和毛澤東一起戰鬥,併成為師級首長,如若不是英年早逝,該是怎樣舉足輕重的一位領導人物。

青山有幸埋忠骨,漢水蒼茫贛水碧。回首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正是從井岡山斗爭開始,我們黨開啟了由城市到農村的戰略中心的轉移,中國革命新道路的艱辛探索逐步深入,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保留和發展。歷經革命、建設、改革,今天的中國已滿懷自信地奔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但一切向前看,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不忘初心,勇毅前行,正是我們今天告慰先烈最好的方式。

◆新書推薦◆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

何挺穎:上過大學,進過黃埔,為三灣改編做出特殊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再度推出思想力作

本書是暢銷60萬冊的《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的姊妹篇,由來自北京、上海、武漢、華盛頓的六位學者聯袂創作。本書創作採用了思想共同體的方式。

作者們以貫通中西的學術視野、真摯樸實的人民情懷、強烈的問題意識,從社會主義文明的核心品質、社會主義在世界各國的探索、21世紀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國社會主義的道統與政統、社會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虛擬化和信息化條件下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等方面,探討了理論界和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展望了社會主義運動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們相信,社會主義不是無關乎現實的意識形態宣傳,而是21世紀的歷史大勢,是每個人的切身關切,舉凡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都必須讓對於社會主義的討論重新在場。

本書以正反兩面的實踐及清晰的邏輯有力地說明:社會主義不但有助於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且也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更有效率的組織方式。

!!!驚喜!!!

  • 感恩回饋
  • 黨史博採準備了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提供的
  •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一書
  • 贈予黨史博採的忠實粉絲。
  • 每天送出五本
  • 篩選五名優質留言粉絲
  • 贈送此書一冊
  • 想得到這本圖書很簡單
  • 請抓緊參與我們的活動吧。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