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原文标题:《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众所周知,中原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必争之地,是群雄逐鹿的重中之重,可谓“得中原者得天下”。狭义的中原仅包括河南一带,而广义的中原则包括了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地处中国核心区的中原为什么会有白人呢?这其实是人类的正常迁徙造成的。世界各地的人口都是流动的,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有太多因素会导致人口的大迁徙,比如战乱、劳役、灾荒、婚嫁等。从汉代开始,就有白人不断向中原迁徙,所以中原地区曾经有不少白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大家都知道,汉族和汉文化的包容、融合能力闻名天下。匈奴、鲜卑、柔然等民族以及更早的羌、羯、敕勒、吐谷浑、氐等都在隋朝以前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隋朝一统中原结束了乱世以后,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实现了汉化。这些民族里既有非常典型的白人,比如白匈奴;也有体貌特征比较接近白人的民族,比如鲜卑的拓拔部等。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除了外观上的体貌特征,姓氏也是反映民族来源和归属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呼延、赫连、独孤等复姓,还有兰、渠、丛、金、麻、路等单姓,往往都是曾经的少数民族所用姓氏。不过这一点也不绝对,使用这些姓氏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和白人;使用其他姓氏的也不一定就全是汉族。姓氏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之一。另外,据《史记》记载,曾与汉朝大战的匈奴其实是夏朝人的一支,所以他们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现在常说的“突厥”,其实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突厥指曾建立了突厥汗国的那一支突厥族,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和北方。而广义的突厥则还要包括铁勒诸部等。突厥除包括东、西二部外,还有一部被称为后突厥。唐朝曾经征讨突厥,将其击败后,其民族诸部有的消亡,有的则融入唐朝、回鹘等。突厥人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和新疆境内。这样的民族融合是非常自然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向来都是共融、相通的。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自汉代以后每朝每代都有白人向中原迁移。据史料记载,唐都长安总人口大约10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汉人,但也有专门开辟的“外国人”区域。另外,还曾有3万人的东突厥残部归顺后迁入长安。安史之乱后,这些南迁的外族被当地汉人所不容,而他们又不愿意迁回北方的草原和荒漠,所以他们最终北迁到了现在的河北省境内。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现今的维吾尔族是回鹘人的后裔。公元840年,回鹘所建立的汗国被灭亡后,有很多回鹘人就南迁到了唐境内,数量达到30万人。回鹘的乌介可汗曾向唐朝借兵以实现复国,不过遭拒,于是恼羞成怒开始进攻唐朝,但终被唐所灭,乌介可汗本人也被杀。其部落中的大部分人也被唐朝招抚入唐。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当然,回鹘的民族构成也比较复杂,并不全是白人。另外,元朝时的“色目人”也属于白人,他们是在蒙古西征的时候被带入中国的。色目人参与了蒙元发动的征战,并在战后被统一迁徙到西北地区,或分散安置到全国各地,并最终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

汉文化的强大魅力:古代曾有白人在中原生活,最后都被汉化

总而言之,中原地区曾经有白人在此生存繁衍,并最终融入了汉文化圈。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故乡。希望各民族能和睦相处,更创美好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