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求道是一種哲學精神,中國古代先哲在求道和問道的道路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良好範本。具體如何呢?一起跟隨哲學詩畫快速進入。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1,中國哲學的核心——道

道,是中國哲學中最核心的概念。聞道,求道,既是中國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人性修養的最高境界。

儒家對道的追求熱情,以其創始人孔子的一句話概括,“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孔子的“聞道”

孔子在晚年回顧自己一生“求道”經歷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命”指天道;“知天命”即“聞道”。孔子從十五歲“始於學”,到五十歲“知天命”,經歷了三十五年時間,求道的過程不可謂不長,“聞道”的經歷亦必艱辛。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孔子五十歲才“知天命”即“聞道”的自述並非自謙,詳細事蹟記載於《莊子·天運》篇:“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經過老子的一番點撥,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腰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孔子在三個月之內便豁然貫通而終於“聞道”,與他耗時十二年的陰陽即自然之道的研究分不開。在向老聃彙報“得道”過程時明確說,他是從鳥鵲魚蟲的風化中領悟道,只有“化為人”才能“化人”。

從孔子自敘“得道”而不離“化人”不難看出,孔子之“道”,乃是社會之“道”,政治之“道”。正是這一原因,他的學生在彙編其語錄時,將有關“道”的內容多列於“里仁”篇中,將“道”與“仁”聯在一起。這也是孔子弟子深諳孔子之“道”的具體表現。孔子告訴學生曾參:“吾道一以貫之。”曾參心領神會:“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吾道一以貫之”,表明此時的孔子已經進入“聞道”的境界;“一以貫之”,是指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的各種具體之道,都是“天道”的具體貫通。正因為五十之後的孔子明白了天道,所以凡事皆能“一以貫之”,由“耳順”進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即大自在境界。由於入世熱情所致,他與學生論道,多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為話題,迸發出的多為與道德、政治密切相關的哲學智慧。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3,孟子的“求道”

孟子對於“求道”的路徑是這樣表述的:“盡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知天也。”孟子講的“心”,是善心,是與生俱來的良智良能。這種善心,需要每一個體的人自己不斷髮掘,才能完全認識,才能應對萬事萬物。“盡其心”,就是竭盡全力、充分開發善心的各項功能。通過“盡其心”,達到“知其性”,即懂得了人所具有的善心這一本性,也就懂得了天命即自然運行規律。

孟子曾告訴學生:“我四十不動心”。他講的“不動心”,相當於孔子講的“不惑”。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時間都定在四十歲。由此推算,孟子壯言“萬物皆備於我”的時間,亦當在五十歲之後。

孔子的“聞道”,在春秋末期的儒者那裡,還是做學問的最高境界;矢志向學的儒者,往往以“朝聞夕死”作為人生追求的最終目標。到了戰國中期,儒家已然悄悄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孟子開始將儒家的“聞道”與道家的“為道”融合在一起,“知天”只是第一層面上的運作之道而非終極目的。“知天”之後還要“事天”。他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4,儒家的“求道”精神

存其心不同於盡其心,它是一種建立在已經“知其性”基礎之上的自覺行為。養其性,也是在“知其性”基礎上對善性的培育與保養。養性的目的,是為了“事天”,順應天理,按照自然規律行為做事。“知天”是認識,“事天”是實踐。知天是“聞道”,事天是“為道”。

儒家的“求道”精神,一直延續下去,到了宋代的儒學更新運動,朱熹提出了通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達到“豁然貫通”的“聞道”路徑。朱熹等宋儒所格之“物”,不僅有社會、政治、心性道德之事,還有自然物類。因此之故,在現代西方一些科學史家眼裡,他是一位中國中古時代難得一見的自然科學家。在朱熹看來,自然之物與社會之事中都蘊含著天道,都是“理一分殊”的結果。所以,無論格事還是格物,最終目的都是求天道。一旦認識到了天道,學問就可以“自上面做下來”,行為舉事皆可“一以貫之”。

老子不僅認識了天道,而且最終得道成仙。

偉大的中國哲學精神之一:求道!

結語——

孔子的“知天命”,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朱熹的“豁然貫通”,是儒家哲學之思的一種境界。正由於達到了這一境界,這三位儒家大師的哲學思想才能垂千年而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