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可一世的霸主,居然淪落到要靠重啓低端製造業來維持生計了,這是怎麼了?

山佳2006

霸主在開歷史的倒車。

產業根本就沒什麼高端低端,也無所謂朝陽夕陽。我們需要大數據,難道就不需要大白菜?憑什麼大數據就”高端“大白菜就”低端“?

支撐國際貿易的不是”高端低端“,而是經濟學上講的“比較優勢”。中國有8億農民,按道理應該中國向美國大量出口農產品才對,事實上正相反:中國反而從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因為美國人少地多,土地集中,機械化生產程度高,像大豆、玉米這類可以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不太依賴人工的農產品,即使加上運費,其價格仍然比我們要便宜,這就是比較優勢。

顯然,中國有大量熟練勞動力,在工業製造上對美國有比較優勢。現在特朗普要反其道而行之,在美國重啟他們已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以解決其就業問題,這既是飲鴆止渴,也是以鄰為壑,損人還不利己。

資源總是有限的,對個人是如此,對國家也是如此。如果不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競爭力就一定會下降。

對我們來說,腦子一定要清醒,不要上某些書呆子的當:中國如此之大,產業門類齊全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我們要強調產業升級,但不要盲目地去分什麼朝陽夕陽。最典型的就是瑞士的手錶:都沒什麼人戴錶了,好的瑞士表還是賣那麼貴,比表面上”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電子錶貴多了。

我們不要去嘲笑霸主用重啟低端產業來維持生計,他們不傻,這樣大張旗鼓地喊”本地化生產“,跟我們經常鼓勵”國產化“,不是一回事麼?


HR那些事兒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美國經濟過度依賴金融業、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等虛擬經濟,同時本土製造業進一步向新興工業化國家外流,GDP佔比不斷下降,“產業空心化”態勢嚴重。最終金融危機到來,萬千家庭資產清空。

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社會各界開始反思過去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帶來的弊病,並重新認識到

實體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2008 年全球範圍的金融危機中,作為引爆

危機的發源地美國經濟受到了重創,金融和房地產行業首當其衝。

反思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自2009年以來奧巴馬政府圍繞“製造業迴流”戰略推出一系列

製造業支持政策。然而美國製造業在GDP的比重始終在12.0%左右小幅波動,沒有超過危機前2007年12.8%的水平,更遠低於本世紀之初15%左右的較高水平。奧巴馬政府大力推進的美國“製造業迴流”相關政策成效有限,效果未達預期。

就在美歐日製造業GDP佔比不斷下降的同時,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位居世界第一。

近20 年來全球範圍內製造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始終保持下滑趨勢,由本世紀初的20%左右下降至現在約15%的佔比水平。

近20 年內全球製造業格局出現了巨大變遷,21世紀初,歐盟、美國、日本三大經濟體在全球製造業中佔據領導地位,三者的合計製造業增加值在全球佔比接近70%。

中國製造業以驚人的速度增長,2012 年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歐盟躍居世界首位,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制造業佔比逐年下滑至不足全球製造業的50%。2013 年全球製造業增加值比重分佈:中國第一佔23.9%,美國第二佔21.2%,歐盟第三佔21.2%,日本第四僅佔7.6%,其他國家合計佔26.5%。

但中國製造業多是中低端產品且比較分散,美國製造業主要是化學新材料、芯片、半導體等電子產品、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製造業和食品飲料、石化能源等消費相關的製造業。

因為大量的製造品需要向中國進口,中美貿易每年美國都有大量的貿易逆差。這常常是中美貿易戰的導火索。

當前雖然有部分大企業宣佈將生產工廠投放到美國,但是製造業逐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投資是本能,大企業放到整個製造業當中仍不具備說明性。之前奧巴馬的種種努力也說明製造業迴歸美國的政策收效甚微。低端製造業投資仍會向東南亞國家傾斜。


麵包財經

原因起碼有三個。

首先要講的就是就業,就業率對一個國家來講,意味深遠。

美國高科技行業非常發達。但高科技意味著高智商,這些也是少數人玩兒的行業。對於占人口絕大多數人來說,科技的進步,意味著失業。所以美國必須尋找新的就業渠道保證普通人能夠正常就業,有穩定收入。不僅高科技,即使是比較傳統的農業,在美國對就業率影響也甚微,因為它的發展格局有一定的固化。美國農業也是高度機械化,總就業人口只有300萬,只佔美國總人口的1%左右。

其次,美國的財富高度集中,這種局面也需要改變。

不管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還是華爾街金融高度發達,都是有利於美國少數精英群體,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就業,並不會帶來多少現實的利益。

這時候,重啟低端製造業就成為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低端製造業可以極大的創造就業,讓普通人群可以增加收入,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低端製造業也可以極大的增加稅收。稅率低一點沒關係,只要稅源充足,就可以為美國帶來大量的稅收。這樣可以改變美國財政入不敷出的現狀,要知道,美國負債已經超過21萬億美元!這是多麼恐怖的一個數字。

第三,從經濟發展的本質來說,製造業才是一切產業的基本。

金融產業不過是服務製造業的工具而已。就像銀行業一樣,本身是不會創造社會財富的,它必須與實體制造業結合,才能為社會創造、增加新的財富。美國金融業再發達,也不過是空心的經濟。通過重整低端製造業,美國可以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總而言之,美國現在比較痛苦,高科技產業雖然發達,都受益群體有限。而且國家財政收入是入不敷出,只能挖掘新的財源,保證美國能夠繼續健康發展。重啟低端製造業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

而且,在美國重啟低端製造業之後,可以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勢頭,比如經濟增速持續保持世界大國中最快的中國。這是美國保證自己唯一超級大國的一個戰略部署。


波士財經

青春不過幾屆世界盃。【小哥哥】注意到題主說的時間,90年代至08年,要知道2008年前後,

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美聯儲開出量化寬鬆的藥方,將近10年過去了,美國經濟始見起色,尤其是2017年,穩步復甦。可以說,目前美國的經濟已經處於相對正常的軌道了。

重振美國製造業,不是說要重啟低端製造業,因為美國的製造業已經處於製造業鏈條中相對高端的位置,其國內的高端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例如航空製造、高端機械和醫療器械等等,這並不是美國的初衷。

【小哥哥】曾到美國中西部的汽車之城底特律考察過,2013年,底特律申請破產,昔日輝煌不在,完全靠三大汽車製造商在苦苦支撐,城市空心化現象嚴重,由於很多當地人口逃離導致交稅基數銳減,資不抵債,底特律只能宣佈破產。還有,例如中西部的“鐵鏽地帶”,輝煌不再,幾近一片廢墟之地。

奧巴馬當總統的時候,一直提要製造業迴歸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後,提出大規模降稅計劃,目的也是吸引企業迴流,刺激就業,尤其是美國中西部威斯康星和艾奧瓦州等“鐵鏽地帶”,這裡說的製造業,也不是低端製造業,

因為在製造業全球化的今天,美國已經不可能讓鞋帽衣襪迴歸美國生產了,也沒有這個必要。

美國宣佈製造業迴歸,是希望擺脫經濟“脫實向虛”的狀態,通過吸引製造業的迴歸,提升高端製造業,並通過製造業的迴歸,改善美國陳舊的基礎設施。

去過美國的人都深有感觸,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地鐵、拉瓜迪亞機場等,基礎設施老舊,連中國的一些縣城都不如,根本不能與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相匹配,這也是美國重提製造業迴歸的一個重要考量。


小哥哥打算盤

這個問題可能從源頭上就提錯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在次貸危機以後是沒有以前強勢了,但遠沒到淪落的地步,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外交的影響力都是無可爭議的老A。那為什麼自從特朗普上臺後,就喊出要重啟低端製造業那?個人觀點以為,這很大程度上是個藉口,在為他以後的計劃做鋪墊。

美國不具備重啟低端製造業的條件

就普通工人工資一項,就是美國無解的難題。以蘋果為例,將工廠遷回美國後,普通製造業工人平均工資為3.2萬/年,熟練工為6.4萬/年,注意是美元,以現在匯率計算是20.8萬和40.16萬人民幣每年。而在富士康代工的工人,平均工資只有3.6萬/年,這一項就是6倍以上的差距。這還是和我們國家比,要是去東南亞、印度這個差距更大,就是歐洲的普通工人的工資,都只有美國的一半多點。

成本問題上就是一個無解的存在,這還只是工人成本,再加上土地成本,稅收成本都比發展中國家高。好比在我國生產一部蘋果手機的成本,只要700美元的話,遷回美國就可能要800美元還要多,這還是附加值高的產業。如果是衣服、鞋子、日用家電等附加值低,沒有多少技術水平可言的商品,在美國生產出來的成本比進口的還要高許多,直接就沒有競爭力。

如果硬要採取關稅保護措施,重啟本國低端製造業,那結果只能是,解決了美國的就業問題,但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負擔。因為不提高這一類低附加值商品價格,在美國的工廠就要賠錢經營;提高價格,就會增加美國人的生活負擔,引發通貨膨脹的可能成倍的增加,大家感覺精明商人川普會這麼傻嗎?

美國重啟低端製造業,很大可能只是一個藉口

先來說一下美國的貿易逆差的問題,和這個問題也有關係。美國要向國外輸出美元,保持世界貨幣的地位,如果不是貿易逆差如何把美元輸出去。現在流通在美國之外的美元,和美國國內的美元幾乎差不多。去年美國M2是13.28萬億美元,各國外匯儲備是6.28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國內的美元有7萬億美元,國外有6萬多億美元。這麼多的美元,如果不通過貿易逆差輸出怎麼能做到?靠貸款嗎,其它國家沒那麼傻,用美元要交鑄幣稅不說,還要交利息,不可能;美國白送嗎?更不可能。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美國重啟低端製造業的條件根本就不存在,美國的貿易逆差也是必然。那美國為什麼要喊出,重啟本國低端製造業,解決美國工人就業問題那?很大的可能是在為提高關稅找藉口。

那為什麼要提高關稅那?因為美國進入加息週期,美元也相應進入升值週期,美元資產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美國的貿易逆差會越來越大。加上,現在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沒有以前影響力大了,不能像前幾次加息週期一樣,能輕鬆引爆新興國家的泡沫,讓其發生經濟危機。一方面達到薅羊毛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轉嫁危機的目的,所以這次要加點料才行。要不然新興國家還沒有發生經濟危機,自己可能就先抗不住了。要知道,加息可是把雙刃劍,用的好傷人,用不好就是傷已。



淡淡禪風

事實上,美國還是那個不可一世的霸主,也不需要靠低端製造業維持生計;需要維持生計的是美國從事低端製造業的工人,而他們的選票是讓特朗普讓“製造業迴歸美國”的原因。

在美國五大湖區周圍的威斯康辛、密歇根、賓夕法尼亞、俄亥俄、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和紐約州,這裡的很多工廠被廢棄,而工廠裡的機器漸漸佈滿了鐵鏽,因此那裡被稱為“鐵鏽地帶”,可參考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

鐵鏽地帶的成因是全球化的不斷加劇。全球化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動力,美國得以將低附加值的製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集中發展高附加值的金融等產業,同時通過進口價格更低的初級工業製品,降低整個社會的物價水平。

全球化對於美國的利弊影響很難估量,但是對於鐵鏽地帶的傳統產業和工人來說,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

是美國鋼鐵業的輝煌早已不早,僅在2015年全美鋼鐵產量就減少了13%,國產鋼鐵中只有70%最終完成了銷售,30%的鋼鐵製品轉化為庫存。位於鐵鏽地帶的匹茲堡曾有“世界鋼都”之稱,在巔峰時期生產了全世界50%以上的鋼鐵,但總部位於匹茲堡的美國鋼鐵公司同年被迫裁員超過1600人。

對美國工人來說,即使幸運地保住了工作,工資水平依然沒法令人滿意。皮尤中心的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產業工人每小時平均工資為20.67美元,考慮到實際購買力,這一工資水平還不如1973年(相當於今天的22.41美元);而且自2000年以來,美國收入最少的25%的工人實際工資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4%。

從事低端製造業的美國工人並未能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反而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實際的生活體驗相比於過去反而下降了,他們迫切希望能“維持生計”。正因為 “鐵鏽地帶”藍領工人對現狀的不滿,才使得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成功逆襲,擊敗希拉里入主白宮。

然而時過境遷,這位口口聲聲要讓“製造業迴流”美國的總統,如今想兌現這一競選口號並不容易。去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內,美國有望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大國,屆時中國將屈居第二。”

是的,我們沒有看錯:中國竟然也成了那個“不可一世”的美國的追趕目標!

金十數據

美國淪落到要靠低端的製造業來維持生計,可以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形容。

美蘇二極爭霸,雖然最後以美國一極獨大勝出,前蘇聯解體落下帷幕而告終。但是,美國在與前蘇聯爭霸的過程中,以及中東石油禁運的打擊下,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是也落下了元氣大傷的病根。

八十年代初期,里根成功競選美國總統以後,面對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他推行了保守主義的里根經濟學。

其核心內容就是,"反對福利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政策,主張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允許自由競爭。"

其核心宗旨就是,“當時的里根政府認為,降低稅收會使公司賺錢,消費者手中錢多了,將會有更多的投資與就業機會,因此能解決失業問題與福利問題。

然而,里根經濟學被當時的布什副總統稱為"巫術經濟學"。

里根經濟學這一政策實施後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它引發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使美國的財政預算不能平衡,國債增加。使1981年和1982年的美國經濟陷入蕭條,產生了鉅額的財政赤字。雖然蕭條使通貨膨脹受到控制,然而失業率卻上升到10%,當時的美國失業人口有1100萬人。

里根經濟學的實行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戰後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的主要原因。減稅不但沒有使投資者增加,反而使國債增加。在5年內增加了680億美元。

由於赤字增加,銀行家和投資者擔心美國的利率將猛升,從而導致了股市的暴跌。如1982年的股市下跌,1987年10月發生"黑色星期一"的股市暴跌。里根經濟學雖然擴大了需求,但卻削弱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使脆弱的美國經濟已經承受不起大的衝擊。到20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美國己經成為主要工業國家中貿易赤字最大的國家。

美國進入90年代末期以後,華爾街投機的氛圍開始日益加重,隨著利率的不斷走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品創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再加上全社會瀰漫著的奢侈消費文化,和對未來繁榮的盲目樂觀,為普通的民眾借貸超前消費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通過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的神話,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消費者紛紛通過按揭手段,借錢湧入了住房市場。

經濟中的某個行業如果處於利潤過高的狀態,根據西方經濟學裡″市場是一隻看不見手的"原理,必然會有很多資本和投機資本湧入這個行業,其結果必然造成這個行業的過剩和其他行業的短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的話,經濟的不平衡狀態會逐步加劇到這個行業,出現因為嚴重的過剩企業大量破產的局面,最終會造成銀行大量的壞帳,從而波及到其他的行業,而使實體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害與傷害。從而造成了美國經濟的產業空心化和經濟的虛擬化。

由於衍生品的市場鏈條過長,而甚本面被忽視,也使風險不斷放大。美國次級抵押信貸本來開始於住房的實際需求,但是被層層衍生成不同等級的資金提供者的投資品種。而次級按揭客戶的償付保障與客戶的還款能力相脫節,更多的土地價格基於房價不斷上漲的假設。在房屋市場火爆時,銀行得到了高額利息收入,金融機構開始對房貸衍生品蜂擁而上。一旦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週期,則違約開始大量湧現,危機爆發,這就是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

2008年以後,美國的一批巨無霸企業,如安然,環球電訊,世界通信等等紛紛承認存在財務舞弊,因此美國資本市場出現了一系列的財務醜聞,並因此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嘯。而此次的金融海嘯,不僅對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使美國遭受到傷筋動骨式的巨大殺傷。美國以前那種憑藉貨幣霸權,"空手套白狼式的剪羊毛"遊戲已經很難持續下去,因此說,08年的金融危機,使美國的霸權受到空前的危機與打擊。

然而,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其實之前的美國政府和學術界對於房地產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危害早有共識,為何又任其地產泡沫膨脹和破滅,併產生了這個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

主要觀點如下:

一:以美元為中心的利益格局下的必然選擇。

美元做為世界的基軸貨幣,使得美國獲取了向全球收取鑄幣稅權利。因此帶著的巨大利益誘惑,使得美國長期實施赤字戰略,並以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二:是泡沫自我膨脹下調控難度大。

一般認為在泡沫膨脹時期,市場預期高度一致,從而導致預期的自我實現,從而導致泡沫自我膨脹。泡沫自我膨脹的另一個原因,是與相關經濟體的利益有關。因為只要維持泡沫膨脹,每一個市場參與者,不論是開發商,購房者,還是金融中介,似乎都能得到短期利益。因此整個社會都願意維持泡沫,而調控想法不足。這也是美國早在2003年時就有學者提出要控制房地產泡沫而得不到重視的主要原因。

三:對房地產泡沫的認識不足。美國在經歷90年代的網絡科技破滅和911事件的打擊後,採取連續降息的政策,迅速的走出經濟衰退陰影。然而網絡科技泡沫和房地產泡沫則不同,雖然房地產經濟僅佔美國GDP的13%,但是房地產做為重要的資產,其漲跌具有巨大的財富效應,會對國民的收入和消費產生重大的影響,從而嚴重的影響到了美國的實體經濟。




特朗普競選成功,入主白宮以後,美國的相對實力已經開始下降,並且積弊很深的結構性矛盾,使美國猶如一個重症纏身的病人,已經開始從輝煌的巔峰開始滑落。並且繼續領導世界的能力,己經表現的越來越力不從心,簡直就是一副有心無力的形象。因此上臺後的特朗普開始拼命的給美國卸載與減輕負擔,並希望美國能輕裝上陣,重新站在美國第一的起跑線上。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因為美國的政體決定了美國最終走向沒落的命運!

現在美國兩黨的競選制,已經越來越淪落為相互攻訐式的黨爭,與無止境的嚴重內鬥。此種模式已經開始撕裂傳統的政治模式,並且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對立情緒。因此決定了每一個總統候選人的競選綱領都不敢得罪美國的選民,所以也就不能從根本上革除美國的結構性積弊,只能是用不能讓美國選民感覺到陣痛與巨痛的方式,採用治標不冶本的手段,維持著表面上的虛假繁榮,這也是美國經濟與金融危機發生越來越頻繁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上任以後,由於美國的經濟缺少新的增長點,通過美元霸權剪羊毛的套路己經越來越不靈驗,通過赤字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這條路已經開始行不通,因此,可供特朗普打出的牌己經不多。

所以,他只能從保護美國傳統的製造業上下手,並企圖通過貿易戰的方式,來拯救己經淪落為夕陽,黃昏產業的傳統制造業。希望重新恢復美國經濟"造血功能"的同時,使美國的經濟又一次能夠得到騰飛,以此來實現所謂的美國重新振興戰略,並企圖以此來挽救美國越來越衰弱,頹廢的現實。這也是現在急功近利的特朗普,"六親不認",對自己的傳統盟友都要痛下殺手的主要原因。


相忘江湖71941665

美國不是沒錢,而是錢不掌控在政府和大多數人手裡,聯合國發佈的最新美國人權報告顯示,10%的美國人掌控了美國38%的財富。美國至今有400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1850萬人極度貧困,500萬人絕對貧困。大學生一畢業就負債累累。

美國每年的財政收入大概8萬億美元(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合計),而福利預算達到財政支出的60%。

美國負債20萬億美國,而且債務節節攀升,沒有停滯的趨勢。你們看美國的債務、財政收入和福利支出這三者的關係就知道,美國要減少債務,就需從調整財政預算入手,而財政預算的中福利支持是個大頭,如何減少福利支出,是美國解決債務問題的重中之中。

美國雖然和其他國家有鉅額的貿易逆差,達到5660億美元,但美國公司在海外囤積的現金是2.5萬億美元。其實所謂的貿易逆差中,很多錢都是美國公司在海外設廠,再把產品返銷美國造成。只不過錢沒有回到美國,因為美國的企業所得稅是35%,如果把這些錢轉回到美國公司總部,那麼馬上要把這筆錢的35%上繳。

總的來講,美國人並不是沒錢,重啟製造業也並不是為了生計,準確的說是讓製造業迴歸。不但可以減少貿易逆差,增加稅收,還可以說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解決就業率,減少福利開支,從而達到降低美國的債務。

美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資本分配不合理,美國足夠的分配途徑,而通過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來進行分配,無疑是個好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控貧富差距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穩定人心。

特朗普為美國製造業迴歸開了很多綠燈,連環境汙染指標都下調了。很明顯的就是降低汽車排放標準。



一號風手

其實美國關於低端製造業迴流美國的提案在奧巴馬時期就已經討論過,雖然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是美國製造業佔GDP的比例始終沒有增長,一直在12%左右,相對於美國的服務業,尤其是金融和房地產,差距很大。

特朗普上臺之後,提出振興美國的製造業,讓絕大多數美國製造業迴流美國,改變“產業空心化”的嚴重態勢。

我們都知道,自從二戰之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美元取代英鎊的金本位地位,成為了國際貨幣,美國的軍事、高科技、金融業高速發展,把國內的低端製造產業轉移國外,僅僅保留了核心的研發和技術,通過壟斷技術還賺取高額的專利費用,一直到特朗普,美國的GDP支撐一直不是製造產業,但是為什麼美國還要讓製造業迴流呢。

其一,特朗普奉行美國利益優先政策,我們知道,美國是歐洲國家的出口大國,也是中國的第一齣口大國,其中中國向美國出口最多的就是製造業產品,美國想改變這種貿易逆差的情況,讓製造業迴流是一種方法,但是美國的投資成本過高,尤其是人工成本,如果沒有優惠的投資環境,我不認為大多數製造業願意迴流本土。

其二,製造業的迴流會給美國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助於提高就業率。雖然說美國的人均收入很高,但是美國的貧富差距在發達國家中還是比較高的,製造業的迴流,有助於緩解貧富差距的增加,對於普通的美國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

其三,我認為這是美國長期戰略部署的關鍵一步。實業才能興邦,美國未來的重點會向製造業傾斜,不能僅僅依靠金融和房地產,更多的還是應該發展製造業和農業,當然美國的農業已經相當發達了,雖然僅僅佔GDP的1.2%左右,但是美國的農民較少,基本上一個美國農民,就能養活100個美國人了,這是很了不起的。

這些年,我們中國的製造業越來越好,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但是我們不能驕傲,我們現在的水平還需要再接再厲,實業興邦,我們還需努力!


椰子熟了

走在歐美街頭,經常看見扎著舌釘、目光迷離、無所事事的肥胖身軀晃來晃去。這類人怎麼可能有嚴謹的組織性、紀律性,怎麼能勤奮工作,他們一分錢也不儲蓄,透支消費,偏偏還要過好日子,看到中國靠智慧勤奮過的越來越好,就覺得對自己不公。

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經常講:歐美人頭腦簡單,他們看問題只有兩面,而中國人看問題有三個面,他們直線思維,不懂陰陽,只講力量,沒有道德,看來真是這樣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最勤勞的民族,不是之一而是唯一。也是智商、情商最高的民族,中國人思維進化的智慧、精妙程度是他們永遠不及的。文化學者高曉松也經常調侃說:看他們身上還有殘存有毛,根本沒進化好。

真理不在他們手上。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我們本來就是世界文化、經濟的中心,其實歐美的社會體制其實是有致命缺點,選舉更像鬧劇,看似公平,實則不公不科學,爸爸卸任總統,兒子又競選總統,丈夫卸任總統,老婆競選總統。因為每一個人是一個矢量,矢量1+1可以等於2也可以等於零,歐美那種制度等容易等於零。每個人的價值觀、權重和媒體影響力不一樣,一個講詩經古文學教授的一票能和一個目不識丁的搶劫犯的一票一樣嗎?為了選票經常做出匪夷所思的怪誕事情。例如美國的控搶問題,如果在中國,發生那麼多校園槍擊事件,早就解決控搶問題了,但是在美國,涉及到利益,在所謂公平的環境下,在一片七嘴八舌的吵鬧中就是解決不了校園學生持槍。從科學上講他們的社會體制不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也不符合矢量的累計最大化原則,熵只會越來越多。按照哲學學者吳伯凡的說法,如果一個社會組織熵越來越多,社會組織只會越來越混亂以至於解體。

目前看來美國最高決策者的水平實在不怎麼樣!根本沒有嚴謹性太隨意、兒戲化了。水平大約只相當於中國7人小公司經理水平而已。

中國一直是講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前幾十年的封鎖,中國只是越來越強大,根本就不怕什麼封鎖等等,中國只能會越來越強好。

沒想到他們那麼高大的人,竟然長著一顆嫉妒頻率很高的酸性小玻璃心,不論找什麼藉口加稅,樓下掃地大媽都看得出,本質就是他們不想看到我們越來越好!

講求大一統的華夏文明,儒家思想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讓大家都好,而不是我過得好讓你不好,我們站在道德高地,我們迴歸世界第一隻是早晚的理所當然的事情。

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出,無端經濟挑釁這件事是美國力不從心、衰退的徵兆和開始,就像一個病人,身體不行了難受痛苦才會這樣鬧和掙扎,這將是中美力量對比的分水嶺。

樓繼偉理事長講的好:對不懂孔子的人不必講仁義道德!用東北人的話說就是:不慣他毛病,他們想立棍,我們就把它撅了,用他能聽懂的語言教訓他,讓他灰頭土臉,從此全世界以後就知道,誰對誰錯誰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