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里跌的钱去哪里了?谁拿走了这些钱?

Laura-wei

跌的钱哪也没有去,跌的只是一个虚拟数字。

比如,我买了中兴公司的股票,100元/股买的,买了3股,我在股市里一共投资了300元。

后来中兴股票跌到了50元/股,这样我账户里的股票就只值150元了。那少去的150元去哪了呢?那也没去。

所以少的那150元,是表示来自投资人的评价少了150元。就像一辆二手车,A评估值1000元,后来B评估只值300元,你看直接少了700元。

那有的人说,可我实实在在的赔钱了啊,我投资300元,收回来的只是150元啊。这是因为你把股票卖了,那就不是虚拟数字了,而是真实数字了。


上丞工作室

没有人拿走,所以股市大跌的时候才说蒸发了多少多少钱。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我们还是细致分析一下吧,先从股票怎么定价开始。

比如我们20块钱每股买的1000股股票,这是我们的成本,为了方便我们就不计算什么印花税之类的了。



股市还在交易,股票价格也还在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呢?是股票当前的交易价,当前成交价就是股价,比如现在有人22块钱成交,那你手里的股票就变成22块钱一股了,相应的你盈利了10%。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时候的交易价格是19块钱,你手里的股票价格也是19块钱,相应的你就亏钱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什么也没做,但股票价格却在别人的交易中被重新定了价。

所以我们可以把股票价格理解成当前成交价,比如你是种白菜的,白菜今天8毛一斤,明天1块钱一斤,这个价格都关系到你手里的白菜能卖多少钱一斤,没有本质区别。



股市里的钱,没有卖出去落袋为安之前都不是你的钱,只能反应出这支股票当前的成交价。只有能按这个价格卖出去才是钱。

所以股票下跌的时候没有人挣钱,大家都亏钱,大家亏的钱也没有进谁兜里。如果非要说进谁兜里了,就是进了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卖掉股票的人兜里,问题是他们很可能也是亏钱卖的。除非是你买的时候成本很低。


坤鹏论

股票价格是成交价,也是账面价格。首先股票价格涨上去的过程中并不是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一个标价,要换成现金是需要出售成功才能作数的。


融资融券类似的以股票为抵押物贷款的业务并不好做,要一些门槛,要有底仓,还有抵押率一般都不高。


股市里跌的钱是标价降了的原因,这个钱并没有打到谁的账上去。只是由于股价是买卖交易成交过程中动态的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在不断上下波动,所以在价格涨跌的过程中,总市值变高,并不是谁的钱进去了,总市值变低也不是钱被谁拿走了。


总的金额是在成交的过程中慢慢变化的,由成交当时的价格和成交量来决定。如果当时市值无比大一两万亿,但是成交量非常小,就一百来万的话,这个成交价也可以说是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这个情况可以对比来看次新股,尤其是限售股比例非常高的那些。如果一个次新股离解禁期还很远,就很容易被操控股价,因为流通市值并不高,流通股占总股本10%的话,波动很大也就是成交了的那些股票和资金在玩。



大猫财经

股票价格跌的是期望,是边际价格,并不全是真金白银。

边际价格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难懂,但其实很好理解。

所谓边际价格,就是成交股的价格。像马化腾、马云等人,他们拿的股票,绝大部分是不会卖的,所以他们手里的股票对股价没有什么决定作用。

相反,比如我今天买了100股格力,成交价格是56元/股,那么,在我成交的这个时点,股价就是56元。但实际成交的,只有这100股。

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某股票昨天收盘是100元/股,这个公司的总股票是10亿股,那么,昨天收盘的时候,它的总市值是1000亿;从昨天到今天,只有我交易了100股,成交价格是110元/股,那么这个股票的总市值就变成了1100亿元。看看,这100股就拉动了100亿的市值。到了明天,假定股票又跌会了100元/股(不考虑跌停限制),那么,这个公司的总市值跌了100亿元,但,只有我赔了1000元真金白银。

所以,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人们究竟赔了多少真金白银,还得结合交易量来看。

股价体现的是人们的预期。有些上市公司老板,持有的股票市值动不动上千亿、几百亿,但他们的真金白银并没有那么多。

经济学家陈志武说:“今天有那么多亿万富翁,部分是资本市场所致,因资本市场对未来做定价而来,是资本市场量化了未来收入预期才有了那么多的亿万富翁,而不是因为企业家、资本家更贪婪或更剥削的结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股价上升时,你不卖,就说明你预期这个公司未来能带给你更多回报。那么当股价下跌时,跌的也主要是人们的预期,不是真的现金。


邓新华全面回忆

从本质上分析,股票市场属于财富资金再度分配的过程。换言之,在每一轮牛熊市场过程中,都是一轮财富资金反复重新分配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左手换右手,A先生的钱流进了B先生的口袋中。不过,在此期间,拥有信息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的,往往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与普通股民较高的二级市场成本价相比,原始股东的持股成本可能就只有1元左右,而发行价格就是为部分幸运中签的人或部分发行机构准备的成本,但在此基础上,原始股东的获利已经有数倍以上的利润了。至于二级市场接盘的投资者,往往持股成本比发行价格高出一倍以上,而比原始股东的持股成本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由此一来,多年来股票市场大幅扩容,但大股东、原始股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因股市一夜暴富的人为数不少。由此可见,与普通投资者相比,他们确实占据了较大的投资优势,而股票市场中的钱跑到哪里去,答案也基本上比较清晰了。


郭施亮

在回答问题前,先来讲讲经典的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故事。

17世纪,郁金香在荷兰流传,投机商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


1634年,荷兰全面炒作郁金香,1000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元。


1635—1636年,荷兰郁金香合同价格的上涨幅度达到惊人的5900%。据说,一种名叫奥古斯特的名贵品种,每株价格可以换取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上的一栋豪宅。


1637年2月4日,突然经纪人喊低报价,卖方疯狂抛售郁金香球茎,价格崩盘。一周之内郁金香跌落地农贸市场上的洋葱价格。

1637年4月27日,政府宣布终止所有郁金香合同。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的故事。其实,郁金香与股票有共通之处,都是独特的“符号”,关乎金钱、操控、资本、秩序、欲望和群体狂热。差价在交易中是最惊艳的东西,击鼓传花在交易中是投机者最擅长的把戏。股票中跌的钱在高卖低买中蒸发掉了,接你盘的人在差价中获得了更低的成本,然后继续卖给下一个接盘的人,最后会落到有意囤货的人的手上,然后制造泡沫,在泡沫中完成出货,以此循环,使得交易市场生生不息!


小白读财经

你的问题要分两种情况来变相解答,其一是股票跌了你卖出股票作出止损,谁拿走了这些钱?其二是股票跌了你没有卖出股票持股未动,又是谁拿走了钱?;两种不同情况分析就知道钱去哪里了!

先分析第一种情况:股票跌了你卖出股票作出止损,谁拿走了这些钱?

股票是零和游戏,也就是要想达成交易必须是有卖和买,买卖的股份数量是相加为零,买卖变动的是股价高低而已;比如你出现金10万买了上一家股民1万股股份,10元成本,刚好值10万元,你上一家股民拿走了你现金10万元,把他手中的1万股股份卖给你;而你买股票后股价开始杀跌,你在股票8元时候卖掉手中股份,你下一家刚在8元接手1万股股份用了8万元,你拿走了8万元,把你1万股股份和8元股价卖给他了,最终你最初购买股份的10万元已经被上家股民拿走了;

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股票跌了你卖出股票作出止损,你的股票跌了亏的钱被你上一家股民拿了现金进口袋,也就是你花现金换来他手中股票市值


第二种情况:股票跌了你没有卖出股票持股未动,又是谁拿走了钱?

股票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有价值;股票仅是一个拥有某一种所有权的凭证,这个股票持有者的所有权才是有价值的,而股价是虚拟的;股价的波段涨跌就是一个虚拟数字而已,并不是代码某种价值,而是从某个价位卖出股票后变成现金这才是有体现价值;

从以上结论不难理解,就是当股票跌的时候,股价会随着走跌,而随着股价走跌代表着你市值在减少,同时代表你对这家公司的股份所有权也在逐渐的减少;市值的减少并不是谁拿走了,只是带边你的股票贬值而已,你并没有与谁做出交换,所有你这个钱并没有被谁拿走,而是随着虚拟股价下跌市值减少,钱被“蒸发”来形容,你真金白银都是在你账户内,没有谁可以拿走;

比如:

张三用当时市价3元买了10个苹果,总共花了30元;随后这种苹果供不应求,市价在走高涨到了5元一个苹果,张三如果这个时候卖出10个苹果变现,可以卖50元赚20元;但张三没有卖,想继续等涨价;结果市场大量供货,苹果供货于求,每个苹果跌到1元一个都没有人愿意买;这个时候张三如果用1元卖出苹果10个只能买10元,亏损20元钱;

张三当苹果涨到5元一个可以赚20元,当苹果跌到1元一个亏20元,而这个赚亏20元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发生金钱交易,这个赚亏20元都是一个虚拟数字而已,并没有被谁拿着这个钱


老金财经

总有人问这个问题,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得清楚股票里出现了多少钱?

就拿茅台为例,茅台的价格700元,于是大家高喊着茅台市值7000亿。问题是,是真的出现了7000亿在茅台里吗?不是!这里的市值是按照当时的成交价格计算的,哪怕700元的位置只成交了一股,市值也是按照700元来计算。

当股票下跌时,茅台从700跌到了650元,市值就减少了500亿吗?也不是,也许这里只成交了500股。这里的钱减少了吗?

假如茅台从700跌到650,只是因为某个人在650元的位置卖出了500股,那么也就意味着实际上有人在这里以同样的价格买入了500股。钱并没有减少,减少的只有市值。

因此,股票的下跌并不是钱实际减少了,每一次的卖出都意味着有人买入。如果某个价格例如700元出现后,从此没有人卖出,那么,价格永远不会变,钱也不会少。

可是确实发生了亏损,什么原因?因为有人要卖出,当人们不计成本的卖出的时候,价格就会下跌,买入的人的钱来到了卖出的人口袋里。

至于买入的人是否赚钱,那是由下一次,当你决定卖出的时候,成交的价格所决定的。这个时候,你拿到的钱就是花钱买你股票的那位。

因此你的钱被买你股票的那位拿走了,而你又拿走了买入你股票的那位的钱。就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尽快扔出手中的花!


瞌睡虫的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乍一看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钱被谁拿走了呢?


咱不用股票,用瓶子来举个例子说说(原理是一样的):

甲乙两人准备做瓶子的生意,想把瓶子卖出去,并且希望能多卖一点钱;

俩人来到集市开始吆喝(上市),吆喝了半天没人买,俩人一看这不行呐!得营造热火朝天的气象!

于是,乙掏了10块钱把瓶子从甲手里买走,然后甲再掏了10块钱把瓶子从乙手中买回;

如是再三(做活成交量);

俩人合计,这不成呐?总咱俩买来买去的,还是无人问津!要换套路!

于是乙掏了11块钱把瓶子从甲手中买走,甲再掏12块把瓶子买回。。。

一来二去的,瓶子的价格到了20块!

这时,路人发现情况不对了,咋瓶子一直在涨呢?不行,我也得买!(股价上涨,观望的股民坐不住了);

于是乎,买来买去,瓶子到了50块!

这个时候可能各种亮点都出来了,什么瓶子可能是乾隆皇帝用过的、什么瓶子采用了纳米高科技技术。。。。(题材渡身)

后来,这个瓶子在路人疯抢之下,到了100块!

可是,最终买到手后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愿意以更高价格接手的人越来越少、并且瓶子好像也没那么“神奇”,于是吃点亏卖掉吧。。。。

反向的一幕上演了,瓶子的价格从100块→90块→80块。。。。。又到了1块。

问题来了!这个过程中钱去哪里了?谁得利谁受损了?

最初卖瓶子的人和在上涨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人得利了;

在下跌过程中所有参与的人受损了;

瓶子还是那个瓶子,本身的价值未变,变的只是以市场价格计价的市值而已。


大师兄股市之路

1)国家收取印花税。目前按0.1%收取,且只在卖出股票时发生。2016年股票交易印花税收了1273.84亿元,2017年收了1124.62亿元。而且国家还可以通过双向收取、调整税率来影响市场。

2)国家收取股票红利税。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目前2017年还未完成分红,2016年各上市公司累计分红9656亿,按平均10%算的话,也是965.6亿了。

3)券商的佣金。这个差别很大,一般在万分之二到万分之十,2017年各券商一共抽取佣金总计857.78亿元,大概比2016年下降了33%。

4)各种公募、私募证券基金的佣金,这个差别更大,通常会收取认购费、管理费、赎回费,因为属于间接投资股票,但是也有很多投资者用股票账户直接交易基金。一年算下来,几百亿应该也是有的。

5)上市公司原始股东。这是目前来说是获利最大的一批人,为什么好多公司对上市都是趋之若鹜?理论上,上市公司是通过到市场上让渡部分股权,变现为公司发展需要的资金,然后用于生产和经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实际上一方面,原始股东获得股票的成本特别低,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是通过包装上市的,比如乐视、保千里、蓝田这样的公司。为什么大家会把大小非解禁视作利空,就是因为他们的成本非常低,随便卖出套现,都会赚取很大的利润,

这部分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拿走离开市场,不再回到场内的。再者,A股市场特别善于炒作题材,很多股票发行的市盈率特别高(也就是说,在一级市场,他们根本不可能值这么多钱,更享受不到这么高的溢价),且不是全流通发行。不是说他们不应该拿,毕竟证券市场就是这么诞生的,但问题在发行和解禁制度上能否更完善呢。

6)股票发行费用。在上市过程中,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发行代理方等各种中介机构,国家的核准机构,这些单位都是要收取费用的,而且通常都价格不菲,这些钱都要算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成本里,是要扣除的,募集的资金扣除掉发行成本,然后才是募集资金净额,可用于公司的募投项目建设、偿还债务或者补充流动资金。另外,还有股票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各种募资,等等,总之,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这些钱哪里来?都是要通过发行股票拿来的,股票谁买的?自然是投资人!

以上这些相关方都是要从市场拿走钱的,只要市场不停摆,不管上涨还是下跌,这些钱都在源源不断的被抽离市场

蒸发只是表象,那如何才能保证市场的可持续性呢?那就是持续不断的补充钱进去了,比如通过牛市的方式吸引新投资者,比如通过相关的证券政策把其他资金引进来,总之,手段还是不少的。

全世界股票市场从制度设计上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大A股对散户更狠一些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