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說幾個中國歷史上有趣的巧合事件和人物!

一、李靖和粟裕

唐朝李靖平定蕭銑、輔公祏時,當時的主帥是河間王李孝恭,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李靖為行軍總管,但唐高祖李淵以李孝恭沒有經歷過太多軍旅戰事,三軍戰役指揮,一律由李靖代之統領。 這種關係和狀況就有點像中國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粟裕的情況:陳毅不擅長指揮打仗,軍事戰役指揮都交由粟裕統攝,所以才有了華東野戰軍的赫赫戰功!

更巧的是,當年李孝恭、李靖率軍戰鬥的地方也和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軍的活動區域大都重合!也就是說,軍神李靖和戰神粟裕曾經都以副職身份總攝正職軍事指揮大權,在相同的地方戰鬥並且立下赫赫戰功!如果二公英靈跨越千載相遇,豈不惺惺相惜哉!穿越千年的巧合,歷史真是很有趣!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二、歷史上三位平陽公主和她們赫赫有名的家奴

中國史書記載,被封為平陽公主的一共有八位,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位。一位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西漢平陽公主;一位是漢成帝劉驁的姐姐,西漢後期的平陽公主;最有名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唐朝平陽昭公主。這三位平陽公主雖然都不十分有名,但巧合的是,她們家中的家奴卻個個了不起!這在古代歷史之中,十分巧合且罕見。

1、西漢平陽公主,家奴皇后衛子夫和大將軍衛青

這位平陽公主命硬,接連“克”死了兩任丈夫。雖然平陽公主婚姻不幸,但在她的家奴之中卻出了兩位中國歷史上兩個了不起的人物:歌伎衛子夫,以後成了有名的衛皇后。騎奴衛青即衛子夫的弟弟,以後成為鼎鼎大名的大將軍—衛青。他數次率領漢騎兵千里襲龍城、復河朔,徹底擊垮了當時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一舉洗刷大漢王朝數十年的屈辱,立下不世之功!衛青後來娶了平陽公主,成為了她的丈夫。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2、唐朝平陽公主,家僮開國大將馬三寶

唐朝的平陽公主是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她的丈夫是柴紹。這位卻屬於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真正的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的女中豪傑!最主要的是,能叫平陽公主的,好像家裡的奴婢就是神奇,都出人才。這個平陽公主的一位家僮叫馬三寶,機敏異常,能言善道。

馬三寶隨平陽公主起兵,隻身說降起義軍何潘仁、收編了李仲文、丘師立!後來,馬三寶,跟隨李世民戰長安、攻叛胡、平薛仁杲,東征西討。後隨柴紹敗吐谷渾。每陷陣必率先衝鋒。貞觀初年,論功行賞,家僮馬三寶被封為左曉衛大將軍,進爵為公,成為大唐王朝開國名將!

3、西漢後期平陽公主,家奴皇后趙飛燕

這位平陽公主的兄弟是漢成帝劉婺。她在歷史上其實並不為人所知,她之所以有名實在是因為她原原本本玩了一次和他的遠曾姑奶奶—上一任平陽公主—漢武帝的姐姐一模一樣的把戲。收養美女在家,培養成歌舞伎;一日她的兄弟漢成帝劉婺來家做客,家伎出來歌舞以助酒興,皇帝又喝高了,獨獨看上一個歌伎,臨幸了她。 歷史就是如此驚人的巧合,同樣叫平陽公主,又幹出了如出一轍的事情!相隔一百多年,她們是商量好了嗎?不對,就算是商量好故事情節,也不能決定故事的結果。可就是那麼巧!就連結果都如此相像!這次的這個歌伎後來同樣成了皇后,同樣是鼎鼎有名,她就是能為掌上舞的趙飛燕。她和唐朝的楊貴妃楊玉環在歷史上並稱“環肥燕瘦”,但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紅顏禍水的典型。順便說一下,她的妹妹趙合德更是美豔無雙!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同樣是平陽公主,一位生於大漢,一位活在初唐,家奴卻都成為一代名將,留名青史。這不是巧合?同樣是平陽公主,同屬大漢王朝,卻遠隔一百多年,家伎卻用同樣的方法被皇帝看中,併成為皇后。這還不是巧合?歷史有時真是有趣,不是嗎?

三、韓信和李靖

韓信和李靖,一位是大漢兵仙;一位是大唐軍神。兩人雖然異代而立,家世背景不同,但卻有著兩處驚人巧合的相似經歷。

臨刑大呼 刀下逃生

韓信以前是跟項羽混的,混了三年而不見重用,垂頭喪氣改投劉邦去了。然而劉邦也沒正眼瞧他,安排他一個後勤糧草小官。沒想到就這樣,還一不小心犯了軍法,以律要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韓信喊了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劉邦的貼身好“司機”夏侯嬰當時在場,“壯其言”且看其相貌不凡,免其一死。韓信得以刀下逃生。

這樣的故事到了隋唐,在李靖身上同樣上演,只不過情節略有不同。隋末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暗中招兵買馬、陰結豪傑。李靖當時為隋朝的馬邑郡丞,感覺李淵這老小子是要造反啊!於是,把自己喬裝打扮囚徒,一路向江都進發,準備向隋煬帝楊廣檢舉揭發李淵反叛。沒想到,李靖剛走到長安,李淵就一路打到長安城了。城陷,李靖被抓,被李淵定罪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注意,又來詞了!李靖大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這臨死之詞,幾乎和韓信一模一樣。當然結果也是李淵“壯其言”,李世民為之求情,免其一死。李靖得以刀下逃生。

共同點:都是臨死一呼,其言神似,得以死裡逃生。歷史就是如此巧合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不受敵降 只求滅國

韓信破趙之後,引兵東向,準備削齊國。還沒走到平原,就傳來說客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已經勸服齊國投降的消息。在辯士蒯通的鼓動之下,依然決定進攻齊國。齊國此時已打算投降了,沒有任何防備,韓信乘機直入,打到齊國都城臨淄,繼而襲破齊楚聯軍,殺龍且,攻滅了齊國!

無獨有偶,唐朝李靖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貞觀四年,李靖率騎兵三千攻破定襄,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有點發蒙害怕,派遣使者入朝謝罪,請求投降,內附於唐。唐太宗於是接受其降,派唐儉、安修仁去安撫慰諭東突厥。李靖卻在此時挑選精騎一萬,準備偷襲東突厥國。將軍張公瑾說:“皇上已允許其投降,現在還有朝廷使者在那裡,此時進攻不太好吧?”李靖說:“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大意是“良機不容錯過!這正是韓信當年一舉破齊的路子!像唐儉、安修仁等輩,死就死唄!又有何惜!”於是,乘機急速進發,攻破東突厥,繼而擒獲突厥頡利可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