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純料與拼配之經驗談

目前,普洱茶市場不斷為“名山大樹”“拼配與純料”爭論得喋喋不休,當中有很多寶貴知識,但百家爭鳴的背後更多的是利益驅使。看茶底判斷茶料,不會完全準確無誤,只是“儘可能的估計”。大多數的情況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數的情況下,有可能因為看不見的製程或者是倉儲錯誤,導致好料沒能成為好茶。

普洱茶純料與拼配之經驗談

一、春料的主要特徵:

芽至初葉的距離很短,這是和秋茶、夏茶來比。

另外有四個輔助特徵﹝輔助意謂非必然﹞:

1、葉接梗處明顯變粗,有人稱為馬蹄。

2、梗較粗壯﹝【葉厚梗粗與熟茶的關係】厚的葉及粗的梗裡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澱粉,陳化後澱粉經過水解作用產生醣類,可以增加茶湯甜味,所以適當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釋放更多含澱粉汁液。另外葉與梗的澱粉量多於芽,所以茶菁等級低作出來的熟茶更甜。﹞

3、葉較豐厚

4、白毫密多

普洱茶純料與拼配之經驗談

二、何謂“名山茶”呢?

其實各茶區都有“名山”,各“名山”都有各“名山”與別不同的風格,班章布朗山的釅味霸氣、易武茶的甜潤柔順、臨滄茶的柔綿香甜。

決定普洱茶陳化後品質的三大要素是:

1、毛茶的品質。選用有良心有衛生設備,加工規模的廠家製成的成品。

2、有衛生及符合普洱茶陳放的倉庫儲存。

3、陳化的年份越長越好。能夠陳化出一片包含“滑、化、活、砂、厚、甘、潤”的茶方為上品。

普洱茶純料與拼配之經驗談

三、“純料”“拼配”哪樣好?

其實兩樣都要。試問沒有名山純料,何來毛茶品質?沒有拼配,何來適合自己口味的風格?普洱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