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愛菜說》評析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宋代湖南人周敦頤著《愛蓮說》,可謂人人皆知。但您是否知道一代名臣、明朝四川射洪人楊澄著的《愛菜說》?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第十六代孫楊白華女士,細細品讀這篇冶情勵志佳作。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愛菜說

〔明〕楊 澄

盈天地間者,皆物也。物各有所取,人各有所愛。古有愛蓮者、愛菊者、愛牡丹者,是皆物情相類,玩之以適情焉。謂餘獨無愛乎?餘何愛?愛菜而已。菜之為物也,不擇地而生,不借人而茂,不枝不蔓,不妖以豔;其色青以白,非姚黃魏紫之可以動人;其味苦而淡,非牛羊雞豚之可以適口。然一時王公大人,列九鼎,羅八珍,此物可有而不可無;一簞食,一豆羹,此物可多而不可少,則是一菜也。賤者愛之,貴者亦愛之;貧者愛之,富者亦愛之。

以視周之愛蓮,陶之愛菊,世之愛牡丹,不亦異乎?且菊隱逸者也,陶愛之;蓮稱君子者也,周愛之。而愛萊者,誰與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愛之者眾,無怪其然。餘非惡此而逃之,誠以菜之產也不擇地,有似餘之苟安不借人;有似餘之寡合不枝不蔓;有若餘之梗直不妖豔;有若餘之樸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汙,可以勵餘之廉隅;味苦而淡,淡而不厭,可以助餘之清操。是故無貴無賤,無富無貧,食之所存,愛之所存也。非與夫傾國之色,芻豢之味,可貴而不可賤,可富而不可貧,倚於一偏,待人而有者也。故餘愛之深,而嗜之篤,朝斯夕斯,接之於日,儆之於心,資之於養生延齡,清神寡慾,無他好焉。

晉王殿下,知餘酷好此菜也,命畫工圖之以示餘,餘亦愛此圖,不忍卷而懷之侈其說,樂與大夫同事者共噫嘻。倘愛同餘愛,不可不知此味,不可使民有此色。昔汪信民曰,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旨哉斯言。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楊氏族譜(攝影:蓬州閒士)

楊澄(1433~1508),四川省射洪縣人,“四世三公”楊彪第五十二代孫,與新都楊慎(楊升庵)同祖。明成化五年(1468)進士,初仕行人,兩出使遼東寧夏,綽有賢能聲,升遷雲南道監察御史,巡鹽兩淮,於泰州(今屬江蘇)築河堤一百二十里,鋪設坦道,商舟稱便,人稱“楊公堤”。張瓚(明正統十三年進士,兵部尚書、左副都御史、漕運總督)為“楊公堤”親撰“江南揚州府泰州楊公堤碑記”。曰:“士君子,未嘗不欲加惠於斯民也,有其心,無其位,不足以惠斯民也。有其位,無其心,亦不足以惠斯民也。然則有其心,居其位,得其時,而民被其惠者,吾於監察御史楊公見之矣。”繼而巡撫雲貴,秉公理政,使“土夷賓服,邊方不擾”。後擢大理寺寺丞,次年遷升大理寺左少卿。時山西白草起義,楊澄奉旨徵撫平定,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在山西發現唐陳伯玉(陳子昂)詩詞文章華彩,但所集者無幾,恐被湮沒,楊澄“密訪中秘,抄出板行於山西,使伯玉文章遂遍天下。”任職㕍門,䃼築關隘口,修補偏頭、寧武、雁門三關長城,政績卓著,三府五州之地雞犬不驚,虜人畏服,百姓賴以安。後辭官歸裡。楊澄歷官功績,均在《明史》《明實錄》《明史列傳》《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四川通志》《中華楊氏通譜》、歷代射洪縣誌中記載。

明弘治年間,雖然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中葉唯一一個較為勵精圖治的皇帝,但宦官專權,黨爭日盛,大小官員人身依附成風,朝綱松馳,官員貪墨日盛,當時社會矛盾已日漸突出,社會思想逐漸偏離正統。在這種背景下,楊澄出任山西巡撫,到任後發現“民喜爭,官玩法”,民,不以勤勞節儉為本分,而喜好攀比奢侈,投機取巧走歪道。吏,有其位,無其心,尸位素餐,一心只想著升官發大財,視朝廷律法為兒戲,隨心所欲,草菅人命,膽大妄為,官場腐敗嚴重,社會秩序很不穩定。楊澄一方面用儒家思想改變社會風氣風俗,移風易俗使之民心向善,改變百姓的思想道德意識;另一方面對山西各級官員,罪大惡極的嚴懲不貸,制定出各級官員的行為準則,規範官員言行,“出撫治榜文,以懲部內奸弊。”

在這期間,楊澄寫下了《愛菜說》,託物言志。全文共478個字,該文通俗易懂,文字優美,結構嚴謹,言簡意賅,比喻貼切,情景交融。他釆用“借影”手法,以白菜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訓誡,但語氣上又不乏親切。居高位,說理娓娓道來,很接地氣。通篇融理想信念、人生價值觀、憂國憂民情懷、個人情趣愛好於一體,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安邦的大格局正道思想。《愛菜說》像一面鏡子,讀後讓人警醒、震撼、感動。

楊澄不愛蓮、不愛菊、不愛牡丹,並非“惡此而逃之”,是因為“菊隱逸者也,”故陶淵明愛之,“蓮稱君子者也”,故周敦頤喜歡,“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愛之者眾,無怪其然。”“古有愛蓮者、愛菊者、愛牡丹者,是皆物情相類,玩之以適情焉。”因為蓮,由於長在泥塘裡,只可遠觀而不可親近,菊蓮自視清高,不隨俗從眾,不願與世俗人同列,不願與平凡庸常之輩為伍,這種性格是與為官者應有的精忠報國、為民做主、為民造福的宗旨不相符的。而且菊、蓮、牡丹,對生長地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條件,而且為保全自己而冬藏,這些習性都與楊澄的情懷和價值觀相違背,故而他不喜歡。

楊澄愛菜,是因為“誠以菜之產也不擇地,有似餘之苟安不借人,有似餘之寡合不枝不蔓,有若餘之梗直不妖豔,有若餘之樸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汙,可以勵餘之廉隅,味苦而淡,淡而不厭,可以助餘之清操。”楊澄認為,為官者,應該服從朝廷安排,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不應該講條件。在其位,應有為國為民之心,應履行和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以政績和百姓口碑來達到升遷,而不應該靠行賄受賄,攀龍附鳳,搞人身依附,結黨營私,來謀求升官發財。為官者應做中直良臣,秉公辦事,直諫時弊,而不應該只考慮個人得失。清廉公允,清白廉政是為官者的必須和本分,應常記民苦,保持清操。

楊澄在《愛菜說》中闡明瞭自己一個觀點,他認為,在天下安定以後,君、臣、民三者的目標訴求和價值取向是一致的,沒有分歧。三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和諧的,而不是衝突的,對立的。為什麼會不一致,會不和諧甚至發生衝突?完全是為臣者在具體執行中發生了偏差、失誤、乃至貪腐所至。社稷、民、君,不應該分輕重,沒有國哪有家,沒有民哪有君,沒有君哪有國!國家、國家,應先有國才有家,沒有賢明的君主,就沒有強盛的國家,沒有強盛的國家,民怎麼可能“貴”,民哪來的家!所以,君需體恤民,民要為國擔責,臣要做到“賤者愛之,貴者亦愛之,貧者愛之,富者亦愛之。”臣是君和民之間的紐帶,臣者,“踐土食毛”,蒙受君恩,就應該精忠報國,忠君愛國,為國為君分憂擔責。分憂擔責的具體表現,就是造福一方,保一方平,而不是坐而論道,無病呻吟,而缺乏“知行合一”。我們的《家規明訓》第一條就是“訓宜忠順”:“天下之定由一尊,天子之尊無二。上故踐土食毛,莫非臣也,尚二其心,可謂忠乎?居官者,最上以道事君,次則官守言責之必盡。………故臣有殊分,而忠無二心。”我們家規排序是:“國、君”是第一位,“民”是第二位,第三位才是“孝”。

楊澄愛萊,物我兩忘。他以白菜喻人品,喻官德,以菜喻自己的抱負、本心和“三觀”。他一生“不為鬥米折腰,不為金錢媚骨,不為女色動容。”遵從本心,堅守自己獨立的人格,就是“寡合”也“不枝不蔓,不借人而茂”,不譁眾取寵,像白菜一樣“梗直不妖豔。”即使身處艱難困苦的境地,也“不擇地而生”。以白菜自喻楊氏“清白傳家”家風,“朝斯夕斯,接之於日,儆之於心。”他認為,為官者,必須廉潔清白,應“樸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汙。他認為”為官者“清神寡慾,”可以“養生延齡”。他把為官清廉與本人的身體健康連在了一起,應該是歷史上官場第一人吧。

“不可使民有菜色”,是楊澄為官的底線和原則,是他作為主政一方的執政綱領,也是他對山西各級官僚的要求和考核標準。他希望同朝官員和屬下一樣“愛菜”,“樂與大夫同事者共噫嘻”。如果你也是精忠報國之臣,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憂國憂民,就會“倘愛同餘愛”,永遠不忘初心,即使寒風凜冽,也要獻身社稷百姓,即使孤獨寂寞,也不同流合汙。楊澄把民情民苦比喻成“味苦而淡”,要求官員要“淡而不厭”,因為這是為官者的職責所在。“人常咬得菜根”,才能不忘百姓之清苦。為官者不可不知民情民苦,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不可不知此(菜)味,不可使民有此(菜)色。”

反覆多次細讀《愛菜說》,每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收穫。不由我又想起1947年毛澤東主席回答黃炎培先生的“歷史週期率”時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愛萊說》,具有多麼偉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官者需要有“白菜”的品質、情懷和清操,勤政為民,廉潔奉公,才不會“人亡政息。”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楊白華,女,東漢名臣楊震第六十九代孫,“四世三公”後裔,與新都楊慎(楊升庵)同祖,楊澄第十六代孫,射洪楊氏家譜編纂委員會主任,巴中市政協原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