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宋代湖南人周敦颐著《爱莲说》,可谓人人皆知。但您是否知道一代名臣、明朝四川射洪人杨澄著的《爱菜说》?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第十六代孙杨白华女士,细细品读这篇冶情励志佳作。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爱菜说

〔明〕杨 澄

盈天地间者,皆物也。物各有所取,人各有所爱。古有爱莲者、爱菊者、爱牡丹者,是皆物情相类,玩之以适情焉。谓余独无爱乎?余何爱?爱菜而已。菜之为物也,不择地而生,不借人而茂,不枝不蔓,不妖以艳;其色青以白,非姚黄魏紫之可以动人;其味苦而淡,非牛羊鸡豚之可以适口。然一时王公大人,列九鼎,罗八珍,此物可有而不可无;一箪食,一豆羹,此物可多而不可少,则是一菜也。贱者爱之,贵者亦爱之;贫者爱之,富者亦爱之。

以视周之爱莲,陶之爱菊,世之爱牡丹,不亦异乎?且菊隐逸者也,陶爱之;莲称君子者也,周爱之。而爱莱者,谁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之者众,无怪其然。余非恶此而逃之,诚以菜之产也不择地,有似余之苟安不借人;有似余之寡合不枝不蔓;有若余之梗直不妖艳;有若余之朴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污,可以励余之廉隅;味苦而淡,淡而不厌,可以助余之清操。是故无贵无贱,无富无贫,食之所存,爱之所存也。非与夫倾国之色,刍豢之味,可贵而不可贱,可富而不可贫,倚于一偏,待人而有者也。故余爱之深,而嗜之笃,朝斯夕斯,接之于日,儆之于心,资之于养生延龄,清神寡欲,无他好焉。

晋王殿下,知余酷好此菜也,命画工图之以示余,余亦爱此图,不忍卷而怀之侈其说,乐与大夫同事者共噫嘻。倘爱同余爱,不可不知此味,不可使民有此色。昔汪信民曰,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旨哉斯言。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杨氏族谱(摄影:蓬州闲士)

杨澄(1433~1508),四川省射洪县人,“四世三公”杨彪第五十二代孙,与新都杨慎(杨升庵)同祖。明成化五年(1468)进士,初仕行人,两出使辽东宁夏,绰有贤能声,升迁云南道监察御史,巡盐两淮,于泰州(今属江苏)筑河堤一百二十里,铺设坦道,商舟称便,人称“杨公堤”。张瓒(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漕运总督)为“杨公堤”亲撰“江南扬州府泰州杨公堤碑记”。曰:“士君子,未尝不欲加惠于斯民也,有其心,无其位,不足以惠斯民也。有其位,无其心,亦不足以惠斯民也。然则有其心,居其位,得其时,而民被其惠者,吾于监察御史杨公见之矣。”继而巡抚云贵,秉公理政,使“土夷宾服,边方不扰”。后擢大理寺寺丞,次年迁升大理寺左少卿。时山西白草起义,杨澄奉旨征抚平定,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在山西发现唐陈伯玉(陈子昂)诗词文章华彩,但所集者无几,恐被湮没,杨澄“密访中秘,抄出板行于山西,使伯玉文章遂遍天下。”任职㕍门,䃼筑关隘口,修补偏头、宁武、雁门三关长城,政绩卓著,三府五州之地鸡犬不惊,虏人畏服,百姓赖以安。后辞官归里。杨澄历官功绩,均在《明史》《明实录》《明史列传》《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四川通志》《中华杨氏通谱》、历代射洪县志中记载。

明弘治年间,虽然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中叶唯一一个较为励精图治的皇帝,但宦官专权,党争日盛,大小官员人身依附成风,朝纲松驰,官员贪墨日盛,当时社会矛盾已日渐突出,社会思想逐渐偏离正统。在这种背景下,杨澄出任山西巡抚,到任后发现“民喜争,官玩法”,民,不以勤劳节俭为本分,而喜好攀比奢侈,投机取巧走歪道。吏,有其位,无其心,尸位素餐,一心只想着升官发大财,视朝廷律法为儿戏,随心所欲,草菅人命,胆大妄为,官场腐败严重,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杨澄一方面用儒家思想改变社会风气风俗,移风易俗使之民心向善,改变百姓的思想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对山西各级官员,罪大恶极的严惩不贷,制定出各级官员的行为准则,规范官员言行,“出抚治榜文,以惩部内奸弊。”

在这期间,杨澄写下了《爱菜说》,托物言志。全文共478个字,该文通俗易懂,文字优美,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比喻贴切,情景交融。他釆用“借影”手法,以白菜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训诫,但语气上又不乏亲切。居高位,说理娓娓道来,很接地气。通篇融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忧国忧民情怀、个人情趣爱好于一体,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格局正道思想。《爱菜说》像一面镜子,读后让人警醒、震撼、感动。

杨澄不爱莲、不爱菊、不爱牡丹,并非“恶此而逃之”,是因为“菊隐逸者也,”故陶渊明爱之,“莲称君子者也”,故周敦颐喜欢,“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之者众,无怪其然。”“古有爱莲者、爱菊者、爱牡丹者,是皆物情相类,玩之以适情焉。”因为莲,由于长在泥塘里,只可远观而不可亲近,菊莲自视清高,不随俗从众,不愿与世俗人同列,不愿与平凡庸常之辈为伍,这种性格是与为官者应有的精忠报国、为民做主、为民造福的宗旨不相符的。而且菊、莲、牡丹,对生长地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条件,而且为保全自己而冬藏,这些习性都与杨澄的情怀和价值观相违背,故而他不喜欢。

杨澄爱菜,是因为“诚以菜之产也不择地,有似余之苟安不借人,有似余之寡合不枝不蔓,有若余之梗直不妖艳,有若余之朴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污,可以励余之廉隅,味苦而淡,淡而不厌,可以助余之清操。”杨澄认为,为官者,应该服从朝廷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应该讲条件。在其位,应有为国为民之心,应履行和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以政绩和百姓口碑来达到升迁,而不应该靠行贿受贿,攀龙附凤,搞人身依附,结党营私,来谋求升官发财。为官者应做中直良臣,秉公办事,直谏时弊,而不应该只考虑个人得失。清廉公允,清白廉政是为官者的必须和本分,应常记民苦,保持清操。

杨澄在《爱菜说》中阐明了自己一个观点,他认为,在天下安定以后,君、臣、民三者的目标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没有分歧。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冲突的,对立的。为什么会不一致,会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完全是为臣者在具体执行中发生了偏差、失误、乃至贪腐所至。社稷、民、君,不应该分轻重,没有国哪有家,没有民哪有君,没有君哪有国!国家、国家,应先有国才有家,没有贤明的君主,就没有强盛的国家,没有强盛的国家,民怎么可能“贵”,民哪来的家!所以,君需体恤民,民要为国担责,臣要做到“贱者爱之,贵者亦爱之,贫者爱之,富者亦爱之。”臣是君和民之间的纽带,臣者,“践土食毛”,蒙受君恩,就应该精忠报国,忠君爱国,为国为君分忧担责。分忧担责的具体表现,就是造福一方,保一方平,而不是坐而论道,无病呻吟,而缺乏“知行合一”。我们的《家规明训》第一条就是“训宜忠顺”:“天下之定由一尊,天子之尊无二。上故践土食毛,莫非臣也,尚二其心,可谓忠乎?居官者,最上以道事君,次则官守言责之必尽。………故臣有殊分,而忠无二心。”我们家规排序是:“国、君”是第一位,“民”是第二位,第三位才是“孝”。

杨澄爱莱,物我两忘。他以白菜喻人品,喻官德,以菜喻自己的抱负、本心和“三观”。他一生“不为斗米折腰,不为金钱媚骨,不为女色动容。”遵从本心,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就是“寡合”也“不枝不蔓,不借人而茂”,不哗众取宠,像白菜一样“梗直不妖艳。”即使身处艰难困苦的境地,也“不择地而生”。以白菜自喻杨氏“清白传家”家风,“朝斯夕斯,接之于日,儆之于心。”他认为,为官者,必须廉洁清白,应“朴素色青以白,白而不污。他认为”为官者“清神寡欲,”可以“养生延龄”。他把为官清廉与本人的身体健康连在了一起,应该是历史上官场第一人吧。

“不可使民有菜色”,是杨澄为官的底线和原则,是他作为主政一方的执政纲领,也是他对山西各级官僚的要求和考核标准。他希望同朝官员和属下一样“爱菜”,“乐与大夫同事者共噫嘻”。如果你也是精忠报国之臣,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忧国忧民,就会“倘爱同余爱”,永远不忘初心,即使寒风凛冽,也要献身社稷百姓,即使孤独寂寞,也不同流合污。杨澄把民情民苦比喻成“味苦而淡”,要求官员要“淡而不厌”,因为这是为官者的职责所在。“人常咬得菜根”,才能不忘百姓之清苦。为官者不可不知民情民苦,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不可不知此(菜)味,不可使民有此(菜)色。”

反复多次细读《爱菜说》,每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不由我又想起1947年毛泽东主席回答黄炎培先生的“历史周期率”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爱莱说》,具有多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官者需要有“白菜”的品质、情怀和清操,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才不会“人亡政息。”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爱菜说》评析

杨白华,女,东汉名臣杨震第六十九代孙,“四世三公”后裔,与新都杨慎(杨升庵)同祖,杨澄第十六代孙,射洪杨氏家谱编纂委员会主任,巴中市政协原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