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文|葉書利

央媽放水之下,

本是對樓市利好之事,

然而因棚改退出之言,

房企股被嚇成一片跌聲。

這種跌聲的背後赤祼祼地折射出這波三四五線房價上漲完全是“炒”上去的,

缺乏市場支撐。

放水之下,

房企股因何被嚇跌?

24日央媽降準放水,

當時市場普遍認為25日股市將飄紅,

尤其房企股。

然而25日、

26日,

房企股卻跌聲一片。

以三四五線樓市之王碧桂園為例:香港上市的碧桂園,

25日下跌超過4%,

26日繼續下跌6.65%,

兩天之內,

股價下跌超過10%,

可謂慘不忍睹。

為何放水利好卻換來房企股的下跌,

主要緣於市場上的一則傳言:棚改貨幣化將逐漸退出。

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高考志願填報寶典:全國大學專業排行榜(最新)

為什麼一則棚改退出傳言便可讓碧桂園們大跌?主要緣於一個原因:2016年930後,

廣大非環一線三四五線房價的上漲,

基本緣於央媽通過棚改貨幣化的定向放水給催漲的,

這種上漲是沒有人口流入、

經濟基本面等支撐的泡沫化上漲。

具體來說,

為了給廣大三四五線政府的地方債務解壓,

央媽創造了棚改貨幣化的定向放水方式,

即國開行將向地方政府放款,

地方政府拿到錢後,

通過棚改拆遷方式,

將現金補償給拆遷戶,

讓他們去市場上買房。

市場上買房的人多了,

房價便上漲了。

房價上漲了,

地方政府賣地時的地價也暴漲了,

因此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便上漲了,

待有錢後將款項還給國開行。

這是一個天才式的去庫存模式:國開行給地方政府放出一筆錢後,

最後地方政府把這筆錢還給了國開行。

但這筆錢如此一流通,

當地房價上漲了、

地價上漲了,

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便減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

為了三四五線樓市的去庫存,

央媽這波定向放水量是非常龐大的: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了樓市去庫存戰略後的2016年和2017年,

因為棚戶區改造,

大約超3.6萬億資金湧入市場,

主要是三四五線樓市;而2018年第一季度約3000億,

根據全年棚改目標,

預計全年投放不會低於1萬億。

換句話說,

2016年-2018年,

因為棚改,

央府向樓市投入了約四萬億天量資金,

這些資金投向三四五線城市樓市。

也就是說,

2016年930後,

廣大非環一線三四五線房價的暴漲,

命根子在於定向放水的棚改貨幣化安置,

並不是緣於城市基本面的支撐。

因此當25日傳出棚改退出傳言後,

相當於直接打擊到了三四五線樓市的七寸。

而2016年930後,

伴隨一線、

環一線和強二線的高壓調控,

以碧桂園為代表的房企,

此時三四五線樓市糧倉傳出棚改退出之言,

房價能不嚇跌嗎?

雖然國開行已對此傳言作了回應,

有兩點現實對三四五線樓市已形成重大事實利空:

A,鑑於棚改貨幣化安置方式催漲了房價,

貨幣安安置方式可能會變成實物化安置,

這對三四五線樓市絕對是重大利空。

B,棚改項目的審批權已從國開行支行手上拿走,

可能意味著接下來棚改規模會逐漸且溫和地萎縮,

這對於三四五線樓市也是重大利空。

鑑於上述兩點,

所以國開行25日回應傳言後的26日,

一些房企的跌幅不但未止住,

反而進一步擴大,

如碧桂園等。

三四五線房價已炒得如此扭曲

從中國人口流動規律來說,

業內不少人認為2014年已是中國三四五線樓市的頂點處,

然而後來的棚改式定向放水卻強行扭曲了這些地方的房價,

目前已扭曲到近乎變態的程度。

以5月中國樓市版圖為例:丹東新房房價環比漲幅第一,

而烏魯木齊二手房同比漲幅全國第一。

與“房價漲幅第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丹東不管是人口增長還是經濟增長,

皆處於嚴重下滑階段。

以人口來說,

目前丹東的人口在持續下降中:2017年年末的丹東總人口為235.2萬人,

人口增長率是-0.26‰。

實際上,

從2010年到2016年,

丹東人口持續減少,

流失了28%。

與人口流失相比,

更為嚴重的是丹東表現出較為嚴重的老齡化態勢。

截至2016年底,

60週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超過20%,

高於全國16.7%的平均水平。

丹東的經濟也在掙扎中:2018年的第一季度丹東的GDP增長率是1%,

全國倒數第一。

也就是說,

一個GDP全國倒數第一,

且人口嚴重流失的丹東,

5月新房房價環比漲幅卻是全國第一,

這不扭曲嗎?

烏魯木齊也是如此:烏魯木齊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官方內容顯示,

2014年末烏魯木齊人口353萬,

2017年末已下降到222萬。

換句話說,

三年間人口流失近131萬,

平均每年人口流失近44萬人口。

這樣的一個城市,

正常的話,

房價應該暴跌,

但5月烏魯木齊的二手房房價漲幅同比全國第一,

這不扭曲嗎?

不管是丹東還是烏魯木齊,

扭曲的背後皆是房炒不住的結果。

這樣的樓市的最終結局,

早已寫好:短期炒得變態,

中長期跌得慘烈。

自2016年930後至今近兩年的扭曲式發展後,

時下中國樓市接下來的兩大主題應該是這樣的:

A,三四五線樓市如何慘烈地死去。

正如業內所言,

如果今天棚改退出,

中國三四五線樓市二手房市場會一下子多出幾百萬套的拋房者,

樓市會直接掛掉。

在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

這不是央府希望的結果。

因此更可能的結果應該是,

接下來,

三四五線樓市會上演凍結流動性的大戲,

即通過限售等方式將樓市凍結,

然後關門打狗,

以實施安樂死。

一則棚改退出傳言便嚇得房企股一片綠油油,

甚至連三四五線之王的碧桂園都被嚇出超過10%的股價跌幅之下,

三四五線樓市的財富美夢該醒醒了,

因為這些樓市的盛宴是如此的脆弱和不真實,

只是一場人造的海市蜃樓,

一定是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

B,一線、

部分強二線及環京等房價已下跌過15%的價值城市,

今年國慶後,

尤其2019年後,

大概率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的上漲期。

2016年930後,

中國樓市最變態的地方在於,

非價值城市在漲,

價值城市在跌。

直到今天,

中國樓市已形成了逆板塊輪動的壓力,

即在全國200個縣城房價超過9000元的背景下,

包括一線、

環京、

部分強二線,

在已下跌15%以上的背景下,

房價顯得太便宜了。

因此接下來,

這些城市的房價會面臨市場化的向上修復壓力。

在這樣的扭曲式樓市亂世中,

勿以短期漲跌論成敗,

也許今天紙面上的財富上漲正是最大陷阱所在。

切記,

站在時下的節點處,

中國樓市的購房風景線是這樣的:有人以黃金價搶白菜,

有人以白菜價搶黃金。

待大潮過後,

有人會大笑,

有人會跳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