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搭档”黄子德(鹿钦海)

最近看奥运会的消息,就对体育有了很多回忆。年轻时候坐不住的“往事”于是也就“历历在目”,虽然啥球都没玩出个“特别”来,但经常锻炼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了。

奥运会本来是个“业余选手”竞技的舞台,于是就体育本身来说,还是世界锦标赛等专业性的赛事更显示水平。但因为体育首先是在很多时候脱离了增强全民体质这个宗旨、其次是已经“演变”成和平时期的“战争”,所以很多国家和地区,其实已经变着法子选派“专业选手”参加了这个世界性的综合赛事了。只是我最近“孤陋寡闻”,不知道现在的国际奥委会是不是已经改变了规则,可以让职业选手参加了?因为美国的篮球“梦之队”可以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了。

“黄金搭档”黄子德(鹿钦海)

不说这些无所谓的事情了,还是谈一下我跟黄子德先生“黄金搭档”乒乓球双打的事情。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并不会玩乒乓球,但闲歇之余,在看到同事们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就忍不住手痒,于是就模仿当年的国手谢赛克、陈龙灿的打法,也摸起球板扣几下,还别说,扣杀起来还真有感觉。但那个时候我们单位高手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是在部队时期的师级单位男子单打冠军、一个是刚调来的削球高手、另一个是学体育的两面攻“男子单打县级比赛前8名”。玩乒乓球只是扣杀是不行的,我居然在跟“高手”过招的时候接不了人家的发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推挡时候就更没法跟人家对抗了,球居然会转着弯儿飞出界外。后来任先生就告诉我,说人家这是玩的旋转球,要判断出人家是怎么旋转的你就要怎么回过去,要不就会下网或者出界。任先生还跟我讲,可以在球拍上下功夫,建议我用“长毛”。但我用不惯,就改为“短毛”。还真别说,一换球拍,对手发过来的球或者旋转过来的球,就很难一拍子“得分”了,甚至还可以跟他“相持”几下。最关键的是,任先生告诉我,说只要我有足够的速度和力量,其实什么他妈的旋转球都无所谓的,“露头就打”,也可以一拍子就搞定他!他这话让年轻的我增强了信心!

那个时候单位的乒乓球场地很少,大家都排着队上去玩。于是以“双打”居多,这样可以一次上4个人,还可以采取输者下台的“车轮战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跟黄子德先生就“配对”双打了。

“黄金搭档”黄子德(鹿钦海)

黄先生单打水平比我高很多的,记得他当时是进入了单位的前几名吧。但我们俩一旦配对双打,居然“单位无敌手”!黄先生基本功扎实,头脑清醒,至今记得他的半截球非常厉害,手腕一抖,球就从半台出去了,而双打的对手只好立即跑过去接,回球质量肯定不行了,这个时候我的快速跨步上台“扣杀”就来机会了,往往是可以在速度和线路上“一拍定音”!而且我们两个步伐配合非常默契,从来没有“撞车”事件发生。于是,一路打下来,居然没有遇到“对手”!

后来其中的两个高手“不服”,就配对过来挑战。我当时有点心虚,就说这回肯定输了。但黄先生并不着急,他说只要我第一板不吃对方的发球,我们就有希望。结果是,两个单打水平高我们俩“一大截”的高手,在我们的配合下输得“摧古拉朽”、“一败涂地”,一局都没有赢下来。后来还有不服的,也配对挑战我俩,也全都败下阵来。我们俩的合作,在当时的单位,可以说是没有对手了。

在配合双打的时候,黄先生总是可以在我需要进攻的时候,给我留出绝佳的位置,让我可以从容扣杀。而且在我们俩的配合中,我居然可以大胆尝试学习了王涛的反拍弹杀技术、滑拍迷糊对手球路技术……

这事我跟黄先生还是经常回忆起来,有时候见面了,甚至还会用“黄金搭档”“互相吹嘘”……

但我们其实都知道,我们俩只是偶尔胜过几场业余比赛而已,跟真正的高手那是没法比较的。只是,从我们俩的配合,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单兵能力最强的行业高手组合的团队,未必就会是最强大的!人生也是这样,知识最高的那些人,未必就是成功的一群!在某些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如果再有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特别是再有一个公平的机遇,你就可以大显身手、无往不胜!

“黄金搭档”黄子德(鹿钦海)

鹿钦海草于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于山东东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