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泉清竹翠古園林,北國江南老龍灣

與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緊密相連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一代田園主人馮惟敏

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卓越人物

每一位走進老龍灣的遊客

都被這裡濃郁的文化氣息所吸引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走進馮惟敏

馮惟敏(1511——1578)

字汝行,號石門,又號海浮

往上推五代先祖原居臨朐盤陽

先祖馮才興為元代萬戶侯

馮惟敏於1511年夏出生於晉州官邸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馮惟敏幼時就聰穎異常

少年便足跡踏遍五嶽

南入黔,北渡遼,廣見多識,博學多才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會試落第,定居老龍灣

27歲那年,馮惟敏鄉試中舉

第二年,他同二哥和五弟一同進京會試

唯有馮惟敏落第,他心灰意冷,無限惆悵

決心不再走仕途之路,而專事於著書立作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馮惟敏落第時

父親馮裕已經致仕返回故里住在青州

考中進士赴任江蘇的五弟去京都時途經冶源

見此處泉清竹翠,風光旖旎

就此置辦莊園,修蓋房舍

以使鬱鬱寡歡的馮惟敏

居住在這一山水勝境中專心寫作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青山綠水伴其著書立作

馮惟敏於1538年冬遷居冶源

成了老龍灣的一代主人,並在此定居24年

在此期間結識了王世貞、雪蓑等許多文學家

天丁呵護陰陽劍,鬼斧鑿開混沌池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針砭時事,政治所迫暫離龍灣

42歲那年,馮惟敏應臨朐縣知事王家士之聘

合作修撰了臨朐縣第一部縣誌《嘉靖臨朐縣誌》

後因對當時山東巡按的貪婪行為不滿

寫散曲《戊午感事》和《骷髏訴冤》進行諷刺

致身陷囹圄達兩月之久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殘酷的現實生活激起他想做愛民清官的慾望

52歲那年,他進京謁選,以博學深得朝廷賞鑑

授官淶水(今河北)知縣

於是暫時離開他已居住了24年的老龍灣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十年坎坷仕途,解甲重隱龍灣

馮惟敏上任淶水知縣後,為官清廉

每次出行,必自帶飲食,從不擾民

他將淶水縣境內的道路依次修治

多植榆柳,繁茂成蔭,行走的路人都讚揚不已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但是淶水靠近京城,豪門貴族雜處其中

他們兼併土地,拖欠租稅

馮惟敏對為首者嚴懲,權貴們誹謗騰起

僅當了一年縣令就被解官回到老龍灣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他在散曲中寫道:“俺也曾宰制專城壓勢豪

一心待鋤奸剔蠹惜民膏

誰承望忘身許國非時調,奉公守法成虛套

沒天兒惹了一場,平地裡閃了一跤。。。”

藉此抒發他的委屈憤懣之情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事得平反,鎮江上任,再別龍灣

直到兩年後,這件事才被平反

並於當年冬天改任鎮江府學教授

馮惟敏了有前車之鑑,越發致力於散曲創作

到鎮江上任的第二年

便輯刻《山堂輯稿》、《山堂詞稿》出版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再次遭遇政治危機 ,終回老龍灣

1569年春,59歲的馮惟敏升任保定府通判

奉命修改《保定府志》

因秉筆直書先王的過錯而犯了皇家大忌

於是又一場政治危機席捲而來

朝廷將馮惟敏明升暗降,委任魯王府審理

馮惟敏怒不赴任

於1572年春棄官迴歸冶源

此時,他已經62歲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10年的宦海搏擊,讓馮惟敏在散曲中感嘆道:

"喜朝中一旦除名,俺才是散淡山人、自在先生

笑吾生天地之間,半紙功名,六品王官

從今後雲水青山、竹杖黃冠

遠離了世路風塵,跳出了宦海波瀾。。。“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馮惟敏歸隱老龍灣後的當年春天

就著手營造了“即江南”

並在鑄劍池南面的磐石上建造了一座戲樓

每當節日,便約一幫戲友在戲樓上演唱雜劇

以圖萬民之樂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月光竹影中

馮惟敏常與朋輩歌詩觴詠於湖面小舟

不知者疑為神仙

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詩情畫意圖

臨朐老龍灣,曾是明代著名散曲家馮惟敏的故居

臨朐馮氏,自馮惟敏的父親起

先是父子3進士2舉人,後達7代13名進士

其中,作品選入《四庫全書》者有5人

但名載《中國文學史》者卻只有馮惟敏一人

馮惟敏在老龍灣畔留下的不僅僅是亭臺樓榭

更為後人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識得馮老,才能真正領略老龍灣的文化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