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律师需要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框架

基于这个框架决定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行动

我想先问两个问题——

1.现在,你手上已经有哪些客户?

2.接下来,你又会新增哪些客户?

我问过一些律师,所有人都能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是,极少有人能回答出第二个问题。

有些律师会反问我——我怎么知道接下来会有哪些客户?

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长期以来,律师面向客户的思维都是:别人来找我,我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如果能做,这个人就是我的客户。而这背后的假设是,当我服务好这个客户,他就『有可能』把我介绍给其他的客户。只有等别人介绍了,我才知道接下来会有哪些客户来找我。

这个想法没有错,只是它不可控。说到底,就是『看天吃饭』。

大部分律师没有『客户管理』的概念,或者说对于『客户管理』这件事,大部分律师的理解都是『客户来了之后,我如何维系和他的关系』。事实上,真正的客户管理不是在『服务客户』之后,而是从你『接触客户』时,就已经开始了。

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客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业务情况。

所以今天,我想围绕『客户管理』这件事情,和你聊聊我的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批发or成套,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基本就这两条》,类比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式,希望帮助律师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而在『客户管理』这件事上,其实也有类似的经验。

我家是做正泰低压电器的经销商的,每年年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会去温州总部,明确明年的发展方向。我们会围绕总公司的战略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目标。

一旦目标定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目标进行拆解,拆解到每一个季度,每一个月份,拆解到不同的产品,销售思路……最终,决定自己接下来一年要做的事情。

它们通常都会变成类似下面的内容——

今年的目标是5000W,其中成套占1000W,批发占4000W。成套的老客户预计能有700W,所以,今年还要新增10个成套客户,每个客户30W的单子。批发的老客户预计能有3000W,所以还得新增5个批发客户,每个客户要成200W的单子……

然后再把这些目标,拆解成每个销售,每个月要达到的目标。之后每个月再进行分析、评估、调整,最终确定目标的达成。

事实上,回到文章最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你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任何一个有经验的销售,他一定能清楚地告诉你——

  • 我现在手上已经有 XX 个客户,他们这个月会签单,预计回款 XXX。

  • 现在还有 XX 个意向客户,其中 X 个意向很明确,但是还处于 XX 阶段,有几个还在确认需求中,目前能明确的单子估计有 XXX。

  • 所以下个月我还得新增 XX 个意向客户,不然下下个月可能就不够了。

优秀的销售都有一套很成熟的管理客户方法,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他们『很努力』,而是他们基本都会使用一个工具来管理自己的销售行为。

这个工具就叫『销售漏斗』。

销售漏斗,是一种管理销售行为,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工具。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它把每个客户,都按照交易的进度划分出来,形成漏斗,从而决定自己下一步的动作。

举个例子——

有买车经历的朋友,可以回忆下你是怎么样被4S店的顾问一步步推进到成交的。基本上都应该是这么个套路:

  • 需求确认:电话确认购车需求,一般会邀约你进店看车

  • 汽车介绍:进店之后,会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来给你推荐汽车

  • 试乘试驾:在销售顾问介绍完后,会安排你进行试驾,亲身驾驶体验下

  • 草签:如果前面几步进展都比较顺利,就进入草签付定金阶段

  • 成交:拿车付款(基本都会推荐你分期)

你发现没有,根据不同的阶段,销售人员都会做出不同的动作,来努力把交易进程推进到下一步——

在第一个阶段,不论销售做什么,他最重要的目的一定是让客户『邀约进店』;在第二个阶段,他一定会努力『获取你的预算』;第三个阶段,他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亲身试驾』……

你如果多和做销售的人聊聊,会发现几乎所有行业的销售都在使用类似的方法。用销售漏斗来做销售管理,最大的价值不光是有效,更在于可控。

而这还只是销售漏斗的第一个维度——面向单个客户,你可以根据他的阶段,对他做出不同的下一步行动。

当你开始使用销售漏斗这个工具之后,更大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基于这个框架对自己做任务拆解,通过管理自己不同阶段的客户数量,从而确定目标是否能够达成。

我们可以基于销售漏斗,做出第二张图。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在这张图里,我们可以定义出针对每个阶段的客户,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并基于数据的积累,明确各个漏斗之间的转化率。

比如,你给自己每个月的目标是新增2个成交客户,那么按照这个漏斗的转化率,你就需要至少有4个客户可以当面提交方案,10个客户可以面谈拜访,至少20个客户要进入潜在客户名单……

相应的,你就能够明确出类似下面的行动——

  • 我需要至少参加1次面向客户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的任务是要有20个客户进入潜在客户名单

  • 我需要至少拜访10个过去的潜在客户,通过和他们面谈,了解他们的需求,看有没有机会合作

  • 我要至少和4个客户谈方案,为此,我要定制4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方案

  • 这样最终,我才有机会成交2个客户

讲到这里,我想你应该慢慢有点感觉了。

我之前写过另一篇文章叫《律师做好业务的关键,在于筛选出有价值的目标客户》,说的是类似的道理——

就是律师需要『明确目标客户』,并且要『主动获取』。而销售漏斗,就是一种帮助你建立框架,从而管理自己主动获取客户的行为的方法。

在这件事上,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建立属于自己的『客户管理标准流程』

不同的律师,不同的业务,客户管理的流程都不太可能一样,但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四个维度来建立标准。它们分别是——阶段,技巧,工具和跟进。

简单来说,就是确定每个阶段『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干』,『干得怎么样』。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比如我就见过有的律师,在约面阶段,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流程清单——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这些话术从来不是什么『秘籍』,大部分律师其实都会,但核心在于,你需要通过提炼形成『标准化流程』。围绕每个阶段的目标,从『流程』和『内容』两个层面沉淀下来。

第二,根据不同阶段,打造自己法律服务产品

法律服务的需求虽然偶发,但并不意味着律师只能通过『给客户做案子』才能提供价值。

即使是同样的法律服务需求,处于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

以股权这个最近律师们都很关注的服务类型为例,可以打造不同维度的法律服务产品,满足不同阶段客户的阶段性需求。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以上内容只作为参考。只是为了说明,即使法律服务这样的虚拟服务,依然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情况,把服务内容进行拆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客户。

而你通过提供不同阶段的内容、产品,就建立了一个有效地维系住自己目标客户的『体系』。

沿着销售漏斗的逻辑,每一个阶段,你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行为,从而促进最终目标地达成。

以上,即是我对『客户管理』的一些思考。

核心意思是,律师需要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框架,基于这个框架决定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行动。

而为了做好这一点,你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标准流程,并根据客户所处的不同阶段,打造自己的法律服务产品。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大鱼说|律师想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关键是做好「客户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